大梁江314座古民居保存完好 武舉人府一宅九院

文化

導讀 俯瞰大梁江古村落 白 英 文/圖 大梁江位於河北井陘縣城西南約30公裡處。因其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314座,是一個完整的山區古村落。大梁江雖然叫“江”,因地處山區非常缺水,猶如古時的人五行缺土所以起名“閏土”,水源彌足珍貴的村莊便喚作“大梁江”。 村落:風格樸拙 古韻天成 大梁江依山就勢而建,房屋層層疊疊,錯落 ...

俯瞰大梁江古村落

白 英 文/圖

大梁江位於河北井陘縣城西南約30公裡處。因其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314座,是一個完整的山區古村落。大梁江雖然叫“江”,因地處山區非常缺水,猶如古時的人五行缺土所以起名“閏土”,水源彌足珍貴的村莊便喚作“大梁江”。

村落:風格樸拙 古韻天成

大梁江依山就勢而建,房屋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精美雅致,構建了古村落的基礎風貌。乍一看,不像個村落,倒像個大宅子。進入村口,放眼望去,路北的山坡上,青灰色的石牆掩映中,一座座高聳的屋脊鱗次櫛比,恢弘博大的氣勢撲面而來。不寬的街道都是青青的卵石鋪就,經過幾百年的踩踏,烏黑發亮,昭示著大梁江的悠久歷史。

民宅建在兩座山梁中間,兩面是坡地,中間是山溝。這兩座山梁一南一北,左右環抱,兩個山腳形成僅有數丈寬的山口。大梁江人在這山口上,建了一座類似於閣樓的建築,就像個城樓一樣。城樓裡面門洞正面上方寫有“接脈通全”四個字,寓意這城門恰恰把兩座山梁接起來了,也是吉祥發達之意。而城樓裡面門洞反面上方“襟山帶河”四個字,則代表大梁江山河壯美,大梁江人胸襟開闊。城門之上有閣樓一座,既是燒香朝拜之地,又有抵御防護功能。閣樓的照壁以浮雕鑲嵌而成,幾何圖案的中心是一個威風凜凜的麒麟。門下石塊鋪路,因年代久遠堅硬的花崗石已經被車輪碾壓得凹凸不平。

走進在歷史的風雨中靜立了幾百年的大梁江,像是進入一個石頭砌成的童話世界,石頭鋪在地上,還制成石碾、石碑、石刻,蓋成石頭四合院,形成獨具特色的石頭村落群。大梁江有三條主要街道,按照處於山坡的高低位置分為下街、中街和上街,下街的大部分房屋都人去屋空,但都基本保存完好。中街和上街狀況更好些,居住的村民也多一些,兩米多寬的小街青石鋪路,蜿蜒曲折,縱橫交織。

建築:晉冀合璧 巧采京華

大梁江古屬山西,因此民居具有山西建築的特點,外牆高,有很強的防御性。房屋都是單坡頂,雨水都向院子裡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由於當時大梁江村的晉商在北京經商,晉商生意發達以後回到家鄉買房置地,受北京四合院影響和山地地形限制,院落多為東西窄、南北長的縱長方形,院門多開在東南角。所以建築又似北京四合院。

街道兩側院門各自不同,北京味兒的垂花門,精雕細刻的抱鼓石(門墩)、栓馬石等等都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許多老屋的門板上還貼著對聯或門神。推門入戶,看到的是“住著明清時代的老屋,喝著老天爺的無根水”的梁氏後裔。石券洞室的臥房、黃泥抹就的灶台、古老的排水系統……農家屋裡陳設雖然簡樸簡單,但干淨整潔,灶台一塵不染。生活雖然清貧,但人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門窗的雕花、院子裡隨意綻放的野花及門前的石碾、石磨都散發著山溝溝生活的的靜謐和隨意。我想生活在這裡的古人應該是恬淡自如、田園牧歌式的。

武魁府:一宅九院 威嚴尚存

大梁江建築風格特點在一宅九院的武舉人府第中體現得一覽無余。走進這個占地兩畝、房屋百間的四合院,裡面有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裡有樓,樓上有樓,樓頂有院,樓能通樓,院能通院,可以說是深山裡的大宅門。

且不說其整體的氣勢與特點,單看那體現精致和地位的建築局部,就足夠讓人嘆為觀止。層層疊疊的瓦片,將屋頂遮蓋得嚴嚴實實。瓦口處是雕刻精美的獸頭,樸拙古勁,滲透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不知名的石雕古獸,蹲踞在屋脊上,仰首怒目,巨口大張,造型粗獷,面目生動,仿佛在俯視下方穿梭往來的芸芸眾生。格子窗上細密的雕花和門前石礅上繁復的花紋,我們能從武舉人的後世子孫自豪的回憶,感受到武舉人當年的春風得意與富貴過人。至今兩層樓的四合院高大的石牆巍然挺立,數百年的風雨剝蝕使得屋頂幾近坍塌,但依然一副不可小覷的模樣,武舉人宅邸的威嚴依稀尚存。

從武舉人大院的後門出來就是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古戲台,戲台前面的場子不大,只能容納幾十個人看戲。戲樓坐南朝北,建得細致精道,青石發圈,中間有兩米寬半人高的拱門,南北貫通,戲台四根方形石柱支撐,四根石柱,兩副對聯。這對聯寫得耐人尋味,一聯曰:“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鏡中花,可刪可存格外文章圈外注。”另一聯曰:“虎節龍旌喜看蜃樓景色,鶯歌鳳管欣聽月窟音聲。”兩副對聯把一個戲裡戲外、台上台下、人間仙境、世俗風塵景色描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大梁江自古就遠離兵連禍結,梁氏祖先依靠經商的原始積累,為後代留下了一座世外桃源式的“石頭城”。梁氏歷代以農為本,不輟筆耕,代出才人,古代的文武舉人和秀才自不必說,自從上世紀70年代恢復高考後,大梁江已經走出專科以上的大學生400多人。近年來,深厚悠久的文化民俗,雄渾壯美的山川景色,幽靜深沉的大院小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踏訪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