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觀音像是漳州唯一軟身坐像
(本網記者 蕭鎮平 文/圖)
許多人都聽過花蕊夫人,這位後蜀皇帝孟昶的貴妃,五代十國的女詩人,以一首《述國亡詩》,道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
在漳州市區南郊的蜈蚣山路上,有一座名為“布觀音庵”的小廟,廟裡的“觀音坐像”,是漳州唯一的“軟身觀音像”,她四肢可活動,著宮廷服飾並裹足。已故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語言學家黃典誠曾考證說,這座“布觀音”,原型或許就是花蕊夫人。布觀音庵不大,但香火很旺
女詩人,布觀音,她們真的是同一個人嗎?
布觀音像:漳州唯一軟身坐像
“布觀音庵”是漳州市文物點,位於蜈蚣山路中段,廟門上掛著“布觀音”的廟匾。廟不大,為一進式,中央為天井,但香火鼎盛。
廟裡很熱鬧,因為新一年的“頭家”(即主持廟裡活動),剛拋壽杯選出來,大家正坐在一起商量著,新一年要如何辦好廟裡的活動。
“為什麼叫‘布觀音’,我們也不清楚。”廟裡工作人員陳先生說,布觀音很靈的,所以他常來祭拜。
“布觀音廟有很久歷史了,至少在宋朝以前,因為布觀音像的背部,還刻有‘大宋’兩個字。”另一名工作人員藍先生說,其他廟的觀音或神像,都是整尊一體式的,而這尊布觀音像,四肢是可以活動的,“像有關節一樣,可以彎腳彎手”,這也是全漳州市唯一的軟身坐像。
黃典誠題寫碑記時猜想,布觀音原型或許是花蕊夫人
觀音換裝:婦女幫換男士回避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二,都要為布觀音換裝。”廟裡的黃阿姨說,布觀音像的衣裝每年換一次,而且都定在“諸神上天開會”的農歷十二月廿四之前。
“換衣裝只能由婦女進行,一般每年這個時候會選一些婦女出來,這些人都要是德行較好的。”黃阿姨說,為布觀音換裝時,所有男的都要回避,而且各大門要緊閉才能進行,“衣衫都是一套一套的,和真人的一樣,要穿襪子,並有底衣、馬甲、外套,然後外面是披風。”
黃阿姨說,其他廟的神像都是一體式的,手足不能動,所以無法和真人一樣穿衣服,因此衣裝一般都只是包個外形而已,“布觀音像手足關節都會動,因此可以像真人一樣,將她全身擦洗干淨後,一件一件幫她穿上衣服”。
專家猜想:原型是花蕊夫人?
這裡祭祀的神為何叫布觀音,她到底是通常意義上的“觀音菩薩”,還是“另有其神”?問遍廟裡的多位人士,都沒人知道。或許對於他們而言,能保佑他們安居樂業,能求個心安理得就是,至於是什麼神,並不在意。
在廟裡人士黃聯鈐老先生的指引下,記者在廟右牆上,看到《重修布觀音庵碑記》,碑記是由已故著名學者、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語言學家黃典誠撰文的。
黃典誠在碑記中說道:“余世家在此居焉,幼時嬉戲其間,親見所謂‘布觀音’者,背刊‘大宋’二字,裹足而坐,蓋婦女宮裝,不類彼教大士,心竊疑焉。因思五代為裹足之始,故蜀孟昶妻花蕊夫人,國破至汴,趙主心存覬覦,卒不得逞,夫人讖降將名句有雲:蜀朝文武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所謂布觀音者,其花蕊夫人之訛跡耶?!以夫人之情懷,故至死矢靡他,其廟祀人間宜也”。
黃聯鈐說:“裹足而坐,蓋婦女宮裝,不類彼教大士”,是指神像有裹腳,穿著古代宮廷服裝,和佛教的觀音大士不大一樣。碑記大致說,宋太祖趙匡胤覬覦後蜀皇帝孟昶之妻花蕊夫人,但花蕊夫人至死也不變心,因此以她的情懷,民間有人建廟紀念她也是順理成章,布觀音原型或許就是花蕊夫人,因流傳許久而被錯傳了。
“那座廟是文物點,但供奉的神像是誰,不屬文管範疇,而是屬於學術問題,這需要嚴謹的考證。”對於黃典誠的猜想,漳州市文管辦負責人表示,他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改天將過去查看考證一下。
“頭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不過,我認識黃典誠,他家世代就居住在‘布觀音廟’邊上,而且他學術一貫嚴謹,既然提出這種觀點,肯定有他的道理。”漳州知名文史學者莊宗沛說,他與黃典誠相交數十年,他父親與黃典誠之父就是好友,算是世交,而黃典誠從小就在“布觀音廟”邊長大,看到這麼奇怪的廟名,做過考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他改天也要親自過去看一看,考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