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環境保護

導讀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早報記者 龍毅 雲南昆明,一條被水葫蘆堵塞的河道,水葫蘆成了當地的“綠色污染物”。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 ...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早報記者 龍毅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最近一次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王捷說,這個數字顯然是保守的,因為“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建預警機制暫無時間表

東方早報:目前國內外來入侵物種的形勢怎麼樣?

王捷:全國外來入侵物種整體形勢非常嚴重,特別是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互花米草當年引進時,是為了護堤岸的,但是現在已經被引種到其他的地區,包括廣西的北海等,互花米草泛濫成災,影響了當地生活生產,包括影響環境非常嚴重。

水葫蘆也是作為飼料引進,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它做飼料,但是它現在又到處生長,在南方地區長勢非常迅猛,成為了一種“綠色的污染”。此外還有水花生,也是大面積爆發,已經影響當地漁業生產、堵塞水面交通。

東方早報:入侵物種的主要危害在哪裡?

王捷:入侵物種的主要侵害是對於自然生態系統,因為入侵以後,會把其他本土的生物多樣性破壞,把別的物種生存空間擠壓,消滅其他物種。這樣使得生態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失去了平衡,這是最大的危害!

第二個危害主要是對農業生產。像紫莖澤蘭到處瘋長,尤其在農田、房前屋後,特別是在西南地區,它什麼地方都可以長,不怕澇旱。咱們西南地區大旱的時候,它依然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它的種子隨風飄,到處傳播,非常容易擴散。所以它對人們的危害比較大。

另外還有對養殖業、交通的影響也很大。

歸根結底最厲害的,就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而且一旦破壞,難以恢復,甚至無法恢復。自然系統生態遭受破壞後,真正是無法恢復。有些地方遭受入侵後,毫無辦法,也只能聽之任之。

舉個例子,紫莖澤蘭在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那裡人都爬不上去。你要把它滅除掉,人是很難做到的。

東方早報:目前入侵物種數量具體有多少?

王捷:現在數據不是特別准確統一,最近一次調查統計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其中植物265種,動物171種,菌類微生物26種。因為沒有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面積外來物種調查,只有大部分地區的調查。第二,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東方早報:潛伏期會有多長呢?

王捷:不同的種類,它的潛伏期不一樣。比如像薇甘菊,在國內已經潛伏了20年才爆發,爆發後很厲害,鋪天蓋地,哪裡都是。尤其在廣東一帶,把整個保護區環境破壞得非常嚴重。這種藤類對樹木的絞殺非常厲害。

東方早報:入侵的途徑有哪些?

王捷:主要是三種途徑:一種是人為引進,有意引入;一種是無意引入,常見於旅游者身上沾粘的,傳播到另外一個區域落種;還有就是自然傳播,像風把種子吹福主要是這三種途徑。

東方早報:目前全國有無建立一個預警機制?

王捷:這類預警機制工作正進行建設,肯定需要法律手段,經過法律途徑。現在還沒有完整的時間表。

可把入侵物種變成資源

東方早報: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困難,是否有防治比較好的案例?

王捷:我們知道的小龍蝦,也是外來入侵物種,現在大家都喜歡吃,而且抓都抓不著,主要是它有利用價值。還有福壽螺也是特殊案例,福壽螺原來也有食用價值,但大家吃後發現會產生其他病,所以也不能吃了,福壽螺又到處開始生長。所以要利用在於它本身經濟價值,關鍵要能利用好。所以如果從經濟利用這方面突破,如果能利用,對人就有價值,防治就比較方便。

東方早報:目前這樣有經濟價值的突破點是不是比較難找?

王捷:突破點就是這樣的。像雲南生態農業研究所就利用水葫蘆,經過生物誘導後變成另外一種水葫蘆,紫根水葫蘆。這種植物,在藍藻水域生長,根分泌化感物質可以分解藍藻,它長大了再把藍藻分解了,最後再做成有機肥,像這樣的案例就非常典型,非常好。

東方早報:水葫蘆方面,滇池目前也在用水葫蘆來治理污染,大規模開展,從防治角度是否合理?

王捷:我覺得紫根水葫蘆也許有望成為一種方法。滇池的治理非常難,水六年才循環一次,幾乎不動。不流動的水污染以後,再想把它變成清水,是非常困難的。

應該是這樣的,這個事必須得資源化。如果能資源化就沒有太大的問題。在這個治理的過程中,也必須隨時注意這個方面。把水葫蘆控制在一定區域內,撈出後把它立刻變成有機肥。

東方早報:資源化的含義?

王捷:就是把這些物種變成資源,比如小龍蝦可以做成食品,就成食品資源。水葫蘆可以做成肥料資源,還是要形成利用價值。

東方早報:近幾年物種入侵的頻率是怎麼樣的?

王捷:這幾年入侵的頻率是加大!為什麼呢?隨著經濟一體化,交通又非常便利,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物種的遷移比以往要快得多。入侵物種主要靠人類遷移,人類帶來的傳播要遠大於自然的傳播。這裡有無意識也有有意識的。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之前,最頭疼的就是美國白蛾。這種昆蟲如果不把它消滅,會影響運動員發揮,因為它有驅光性,當時美國白蛾也是泛濫成災,這個物種就是無意引入的,通過包裝材料,以蟲卵帶進國內的。

東方早報:國內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生物入侵的問題?

王捷:從歷史沿革來看,解放初期、改革開放之前,外來入侵物種不是特別明顯,危害不是特別大。因為當時,我們情況比較封閉,對外交流較少,幾乎都是本地種為主,但也有外來物種。比如當時的金雞菊,這種物種在河南信陽比較多,這是當時法國傳教士帶進來的,過了40年漫山遍野都是,但只是限於這個局部。改革開放以前,入侵物種相對比較少。

改革開放以後,就特別多了。因為我們開放的力度大,包括自然保護區的力度,開發以後打破了自然的生態,外來入侵物種很容易長驅直入。經貿交流、全球一體化、交通的便利,這些都是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的條件。

外來入侵有些是相互引種帶來的問題,准確地說應該是相互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的入侵,和國界都沒有關系。

游客別帶外來物種入境

東方早報:目前影響、危害比較大的入侵物種有哪些?

王捷:危害大的有35種,主要是國家2003年發布的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和2010年發布的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都是危害最嚴重的。

東方早報:應以什麼樣的科學態度對待外來物種入侵,民眾怎麼辦?

王捷:因為目前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宣傳還不夠,大家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概念還不是很了解,生活中沒有意識。包括很多人沒意識到,家裡的蟑螂也是入侵的危險物種。有些種植園遠距離引入一些觀賞植物,實際上可能都是不科學、不合時宜的。

第二點,我們很多政府層面還沒有意識到生物入侵可能是未來的第一殺手,而且造成的入侵可能是無法滅除的。

現在有的地方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上次西南大旱,大部分草都枯死了,只有紫莖澤蘭還活著,農民養的羊沒有東西吃,只有吃紫莖澤蘭。紫莖澤蘭有毒,吃了後要喝水,結果一天死了3萬頭。

最後,希望旅游者不要有意把外來物種帶入,平時百姓也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