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歲“格林尼治時間”或將退休

歷史

導讀 地球自轉變慢導致“世界時”不准,比“原子時”慢了34秒;明年全球將投票表決 “格林尼治時間”是否應該被“原子時”替代,明年全球將作出投票,極有可能被廢除。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准,格林尼治時間已經使用120多年。自1958年人類啟動原子時以來,兩種時間以各自的速率向前奔跑,兩者的偏差也在不斷加大。從1958年至今,“世界時”和“原子時”一直在賽� ...

地球自轉變慢導致“世界時”不准,比“原子時”慢了34秒;明年全球將投票表決

“格林尼治時間”是否應該被“原子時”替代,明年全球將作出投票,極有可能被廢除。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准,格林尼治時間已經使用120多年。自1958年人類啟動原子時以來,兩種時間以各自的速率向前奔跑,兩者的偏差也在不斷加大。從1958年至今,“世界時”和“原子時”一直在賽跑,“世界時”已經慢了34秒。

11月3日,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聚集倫敦探討認為,應該用“原子時”取代“格林尼治時間”,也被叫做“世界時”。據國際電信聯盟網站消息,國際電信聯盟定於明年1月在瑞士日內瓦表決是否以“原子時”替代“世界時”。

原因

“格林尼治時間”不准確

昨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教授劉次沅接受采訪時表示,“因受地球自轉速度減緩影響,格林尼治時間存在一定誤差。”他說,20年前,我們的時間是由天文觀測得到的,最准確的是子午環或叫大中心儀這樣的儀器。但如今,“格林尼治時間”現在受到了挑戰。“現在爭議很大,格林尼治時間也極有可能被廢除。”劉次沅稱。

他解釋說,由於海洋和海床之間的摩擦以及其他種種因素,消耗了地球自轉的能量,所以地球自轉會有變慢的趨勢。

現狀

晝夜協調依靠“閏秒”

“世界時”與“原子時”用哪個作為通用的時間標准,已經爭議了10多年。“原子時”用原子能級躍遷振動頻率計時,1000萬年誤差1秒,相對精准。

上世紀70年代一項國際協議,確定“世界時”和“原子時”兩種時間計量系統。

為協調兩種標准,格林尼治天文台1972年引入“閏秒”概念。利用“閏秒”強行使兩套時間的時刻保持一致。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准實驗室主任董紹武介紹說,人們日常生活用時,是與地球自轉保持一致的,地球自轉慢了,就要調整“世界時”,隔幾年要把“世界時”推遲一秒,也就是“閏上一秒”與晝夜協調一致。

“如果不推遲1秒的話,積累的時間長了,會出現混亂的情況,極端的情況是,大約在七八千年後,鐘表上顯示白天中午12點,但事實上已經是黑天了。”董紹武說。

爭議

科研需時間連續

據董紹武介紹,“世界時”與“原子時”之爭,其實是“人們日常生活”用時與“科學研究”用時之間的矛盾。

他說,對於授時機構、通信、航天、電子等時間精度要求較高的領域而言需要時間的連續性。“有些領域的科研需要‘原子時’,全球衛星導航精確到納秒,衛星發射需要精確到微妙以上。”董紹武主任如是說,現在的導航系統就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據悉,美、日、法等部分國家則認為應該讓“世界時”退出歷史舞台,理由是,時間作為一個系統內部參數要求盡可能連續,如美國GPS系統。

中國、英國很多科學家是反對修改“世界時”的,畢竟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

針對此爭議,我國曾於2008年和2009年在國際電信聯盟會議上,兩次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過書面建議書,並口頭發言,表示我國的態度是希望保持現有國際標准時間的定義不變,即繼續保留“世界時”。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