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發現新物種化石 頭顱像狗或以恐龍為食

考古

導讀恐龍殺手畫像曾經以為恐龍是世界上巨無霸的人看來現在要改變想法了,真正的恐龍殺手已經被考古學家們發現。巴西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巴西一處小鎮米納斯(Minas)發現了一種新活躍在7000萬年前的新物種頭骨化石,並且將它命名為Pissarrachampsa sera。它屬於波羅鱷新物種的化石。該物種有著像狗一樣的頭顱,巨大的犬齒,和適合在陸地行走的四肢。據 ...


恐龍殺手畫像

曾經以為恐龍是世界上巨無霸的人看來現在要改變想法了,真正的恐龍殺手已經被考古學家們發現。

巴西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巴西一處小鎮米納斯(Minas)發現了一種新活躍在7000萬年前的新物種頭骨化石,並且將它命名為Pissarrachampsa sera。

它屬於波羅鱷新物種的化石。該物種有著像狗一樣的頭顱,巨大的犬齒,和適合在陸地行走的四肢。據信活躍於於恐龍年代的末期,獵食對像包括恐龍等大型動物,因此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恐龍殺手。

波羅鱷屬於鱷形動物裡的中真鱷家族(Mesoeucrocodylia)。中真鱷家族是鱷形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物地理學研究有很大價值。

鱷形動物的許多物種在近幾年才逐漸浮出水面。中真鱷一族當前僅有帕切克波羅鱷(Baurusuchus pachecoi)為代表,學界尚無這一族群內部成員關系數據。發現上述新物種的頭骨化石,對了解巳滅絕的帕切克波羅鱷有很大的幫助。

上述發現的波羅鱷化石,包括一具將近完整的頭骨和一具殘破的頭骨與下頜。古生物學家們是在巴西晚白堊世的沉積層中發現了上述的新個體,並對這一族群內部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研究者們認為,波羅鱷分出了兩個線系,其一有著廣泛的地理分布區,生活量程復蓋阿根廷和巴西;另外一支成為了地方特有種,僅在巴西晚白堊世的波羅組(Bauru Group)地層中有發現。(作者:科學網)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