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藏羚羊提前遷徙可能與氣候變暖有關

氣候

導讀新華網西寧5月13日電 (記者 陳國洲 姬少亭 胡星)位於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中國青藏高原的“動物天堂”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未來將加大力度開展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研究。 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是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動物的 ...

新華網西寧5月13日電 (記者 陳國洲 姬少亭 胡星)位於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中國青藏高原的“動物天堂”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未來將加大力度開展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研究。

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是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科學研究表明,過去幾十年裡,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尤其是全球範圍內的氣溫升高,造成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發生很大變化,給這一地區生活的野生動物帶來巨大影響。

來自青海省氣候資料中心和青海省氣像科學研究所的資料顯示,青藏高原長江源區,年平均氣溫每10年就會升高0.24攝氏度。而另一項關於冰川的調查顯示,從2002年至2008年短短6年多時間裡,青藏高原長江源區冰川面積急劇退縮了約164平方公裡。

氣候變化已經給青藏高原野生動物造成重大影響,懷胎藏羚羊提前向可可西裡腹地遷徙成為最新證據。據可可西裡五道梁保護站監測報告,5月3日下午 5時許,有48只懷胎藏羚羊穿越青藏鐵路五北大橋和青藏公路路基,向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太陽湖等集中產仔區遷徙,遷徙時間明顯提前。

可可西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肖鵬虎介紹說,以往懷胎藏羚羊向保護區腹地遷徙多在6月中旬,2006年以後逐年提前,至2010年提前至5月中旬, 而今年懷胎藏羚羊提前到5月初即開始遷徙。這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尤其是近幾年青藏高原氣候明顯變暖有關,而提前遷徙對於藏羚羊繁衍意味著什麼,還需進一步 研究。

“可可西裡保護區成立13年來,我們的精力大多都放在打擊盜獵活動、保護野生動物上。隨著保護行動取得重大成果,可可西裡已經5年沒有發現武裝盜獵案件,為我們下一步研究野生動物在氣候變化條件下的適應性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條件。”可可西裡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才達說。

可可西裡廣為世人所知,是因為曾經瘋狂的盜獵藏羚羊活動。由於藏羚羊皮毛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上世紀80年代,可可西裡槍聲不斷,藏羚羊遭到 毀滅性捕殺。數量從原來的20萬只銳減到不足2萬只,成為國際瀕危物種。直到1998年中國政府成立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這一地區的藏羚羊數量才得到逐步 恢復。

才達說,在打擊盜獵的威懾下,可可西裡再未發現武裝盜獵案件,藏羚羊的數量已經恢復到目前的近6萬只。

如今,在青藏公路兩旁,成群結隊的藏羚羊互相追逐嬉戲,藏野驢在悠閑踱步,如果運氣好,就連很難“謀面”的龐然大物野犛牛也可一見。

“隨著盜獵活動逐步遏止,可可西裡保護區的工作在繼續采取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盜獵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向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保護、生態監測和科研宣教轉變。”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才旦周說,“這項工作或許也能為人類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一些幫助。”

為了開展研究工作,中國政府已在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先後建成了索南達傑等5個自然保護站、1個藏羚羊救護中心、1個生態保護展覽館,依托這些站點建立了大量觀測點,並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展開多種形式的生態科研項目。

資深保護隊員王周太說,從2010年開始,可可西裡管理局在藏羚羊集中產仔的卓乃湖、太陽湖濕地分布區,建設起綠色環保的卓乃湖自然保護站,實施濕地監測、氣像監測、樣地監測、生物監測等項目。

“保護可可西裡和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行動還將進一步擴大。”才達說,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在2010年與臨近的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三 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簽訂了聯合保護備忘錄,四個保護區將每年開展聯合巡山巡護、棲息地保護、科學研究、人員交流、 信息互通、協同辦案、生態教育等活動。

據介紹,根據這一聯合協議,可可西裡將得到在更大空間範圍內的聯合保護支持,並在研究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及保護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條件。

才旦周說,在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研究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是人類無奈的選擇。但這同時也表明人們正越來越重視全球氣候變化這一現實問題,並對這一變化下生物的生存適應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希望國內外更多的研究機構、動物學家、科研人員來可可西裡這片野生動物最後的王國開展科學研究。”才旦周說。


精選文章: 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