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9級大地震襲擊日本,震撼世界。日本抗震技術世界第一,但在自然的咆哮面前,先進的技術,依然沒能挽救至少1.3萬國民的生命。在大多數人看來,地震並非人力所能影響或控制,但是,最近的報告卻顯示,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行為,也可能加劇地震發生的可能性。這對因利益之爭而進展艱難的聯合國氣候談判,能否敲響警鐘?
氣候談判的新“黑色注解”
如果說地震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可能很多人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最近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可能引起板塊運動,進而增大產生地震的可能性。
這一研究報告13日經媒體披露,三國科學家稱,長期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引起地球板塊運動,從而刺激地震的發生。媒體稱,這是科學研究第一次將氣候變化與地殼運動相聯系。之前科學界公認的模式是,地震引發的地殼運動會對氣候變化帶來影響。
三國科學家認為,地殼活動和氣候變化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人類長期持續的氣候活動也可能誘發地殼變動,帶來能給人類以重創的大地震。
三國科學家主要是以印度洋季風對印度洋板塊的影響為例,來解釋地震和氣候變化的關系。根據他們制作電腦模型分析的結果,印度洋季風在1000多萬年的時間裡,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地殼印度洋板塊的活動。季風使得該板塊活動加速大約20%,每年多移動約1釐米左右的距離。
但科學家們也強調,雖然板塊運動可能會導致地震出現,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非突發性的事件。目前的全球氣候變暖是否會導致更大規模地震的發生,還沒有得到相關證據的證實。
盡管如此,這一研究報告依然引發國際主流媒體的關注,它也給目前進展並不樂觀的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增添了又一個“黑色的注解”。
成果寥寥的“曼谷長談”
就在澳法德三國科學家有關“氣候變化與地震關系”研究報告出台的同月,4月3日至4月8日,聯合國也再次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氣候變化會議,但結果並不令人樂觀。
“失敗的曼谷會議”
這是4年來在曼谷舉行的第三次有關氣候變化的會議,這次會議需要將去年墨西哥坎昆氣候變化大會的成果細化,同時為今年年底在南非德班舉行的新一屆氣候變化大會提供議題。
坎昆氣候大會通過兩份決議,敦促發達國家提高減排決心,要求它們向發展中國家減排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決議還決定成立綠色氣候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但此次大會只是就這些問題達成原則共識,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進一步磋商。這也是作為氣候大會“附屬會議”的曼谷氣候會議的主要目標。
曼谷氣候變化會議的主要議程有二:一是有關氣候變化的長期合作行動工作組的議程重置;二是對《京都議定書》是否延長問題進行討論。但是,馬拉松般開了6天的會議後,與會各國代表幾乎沒有達成任何具有實質性的合作協議。
“與其說這次會議失敗,倒不如說看好這次會議的人從一開始就不多。”英國《每日電訊報》說。
聯合國方面也承認,此次會議“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討論《京都議定書》之後的各國減排目標,但會議沒有就此問題進行有效安排。”
爭論的依舊是責任
作為國際社會最重要減排協議的《京都議定書》即將在2012年底失效。圍繞該議定書是否該繼續的問題,也成了曼谷氣候會議的焦點。實際上,這也是此前所有氣候會議的焦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此問題的分歧和爭論,占據了曼谷會議的大部分議程。
發達國家認為,《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的減排規定嚴格,而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卻沒有那麼嚴格,所以需要對《京都議定書》進行修改,反對原封不動地延長《京都議定書》的減排條款。不少發展中國家則認為,《京都議定書》經過全球討論,且被實踐證明有效,因此應該繼續在2013年之後延長。
對於目前的僵局,聯合國方面憂心忡忡,“如果《京都議定書》失效,又沒有達成新的全球協議,那國際減排領域有可能出現真空。”
現實利益與未來危機,孰重
人類過多地排放溫室氣體,將引發人類自身的危機。這在數十年前,便已成為共識。為此,各種國際會議在最近幾年也十分頻繁。
“協商多,協議少”
從2009年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至今,國際社會召開了兩次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全會”,今年年底在南非德班則將舉行第三次氣候變化大會。
在三次氣候大會期間,通常都會有3-4次小規模的附屬會議,曼谷會議正是如此。因為涉及具體的減排內容談判,這些小會議,實際上比“全會“更為激烈,成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代表的“舌戰潮。
對於氣候變化,不能說各國政府不予重視,數年來前前後後進行了十多輪會談。但關注多,分歧也多,大大小小的會議,真正有實質意義的並不多,大部分的會談都以“共識”、“聲明”等形式結束。結束之後又開始下一輪討論,主題幾乎相似,長期的馬拉松式討論令國際媒體也疲憊不堪。
英國媒體認為,國際氣候談判之所以陷入“協商多,協議少”的困境,最重要原因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
兩者核心的爭議之一,是《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認為,與制定《京都議定書》的1997年相比,國際經濟形勢已經出現了很大變化,發達國家已經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勁力量,一些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因此在減排方面,就不能按照15年前的模式。而發展中國家則認為發達國家在溫室氣體排放上負有“歷史責任”,因此應該更多履行減排任務,並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
談減排,更是談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無論強調“現實”還是強調“歷史”,核心就在於減排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氣候談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次利益的談判。此外,對“看得見的發展利益”與“看不見的未來危機”,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無疑“頗費思量”。
面對氣候談判背後的利益訴求衝突,有觀察人士預言,國際氣候談判今後的路會越來越難走。上月震撼世界的日本大地震,以及科學界“地震與氣候變化關系”的研究,能否給“執著”於現實利益的各國真正敲響警鐘,從而推動德班氣候大會取得實質性成果?對此,我們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