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裡·哈姆丹的清真寺
在斯利那加老城,有一座名叫沙裡·哈姆丹(SHANI HAMDAN)的清真寺,該寺距今已有700余年歷史。

該城穆斯林占了99%
700年前,有一個叫沙裡的穆斯林來到斯利那加小鎮,修建了這座純木頭清真寺,從此,斯利那加逐步發展起來,擴大成為克什米爾最大的城市,該城穆斯林占了99%,其中絕大部分是沙裡的後代。

它是用檀木所建

上世紀50年代才裝上吊燈
由於它是用檀木所建,700年來從未修過,室內雖黑,是古時蠟燭煙熏黑的,木頭不被蟲蛀,它比鋼鐵還結實,只是在上世紀50年代才裝上吊燈,四 周牆上繪有伊斯蘭壁畫,這些畫被熏的發暗,那可是伊斯蘭教的寶貝,據介紹,每年只開放四次,供世界伊斯蘭專家來研究,就連伊朗人的專家也來沙裡哈姆丹寺。 寺裡一個沙裡的後人講:沙裡·哈姆丹清真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
.blkContainerSblkCon img {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193, 217, 244); }

從窗子窺探寺廟內景
整個清真寺主體由堅固的檀木組成,回廊頂部像是一個微縮的漆器藝術品。非穆斯林人不得入內,只給我們開了個小窗戶看看。

清真寺門
一種一塵不染、能讓人安靜的力量瞬間凝固,極致純淨。此刻,仿佛天空中有一種聲音,劃過克什米爾的上空,時而高亢宏亮,時而綿長悠揚。

克什米爾居民
其實,每一次的拍攝我都鼓足勇氣,內心總有一絲不安,生怕打擾對方,我盡量輕一點,再輕一點……

長者
後經證實,在斯利那加,大多數穆斯林人非常友善,也樂於拍照。他們喜歡在鏡頭面前表現自己,也以此向更多的人展現他們的生活吧。
.blkContainerSblkCon img {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193, 217, 244); }

義工夫婦來向寺裡的禱告者布施

小姑娘得到布施
當我們將要離開時,一對義工夫婦來向寺裡的禱告者布施。小姑娘得到布施,手裡攥著10盧比走向捐款箱……

清真寺藝術感強烈
在這個兵臨城下的斯利那加,當這樣的聲音劃過上空,看著純淨善良的人們,我難以想像,這裡就是與爆炸相關、被人們看做“恐怖襲擊”的克什米爾。
(來源:獨臂老宋的博客)
關於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位於印度河支流傑赫勒姆河畔,是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夏季首府,歷史上是中國西藏屬地,巴基斯坦與印度對該地歸屬有爭議。
斯利那加位於印度河支流傑赫勒姆河畔,是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夏季首府。斯利那加工業以毛氈、地毯、絲織、制革和造紙等為主。木、金、銀、銅雕刻和繡花圍巾著名。有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大學和醫學院,還有莫臥兒時代建的花園和八世紀的清真寺。
斯裡那加的含意是“太陽城”,當地氣候涼爽,經常是麗日當空。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而且民族特性自成一格。這個素有“東方瑞士”之稱的美麗城市,有迷人的湖泊、白雪覆頂的山峰,以及蒼翠的樹木、草原上徜徉著的羊群,萬般美景,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
到這裡來購物也是一件很有樂趣的活動,商店裡各種精巧的克什米爾民間手工藝品,如圖案鮮艷醒目的手織地毯、手織品、混凝紙做的煙灰盒、精巧的針 線盒、美麗的燈座、披肩、半寶石,以及有手繡圖案、腰系束帶名叫“卡夫坦裝”的土耳其長衫等。當地由印度政府經營的百貨商場,建築格式都呈“U”字形排 列,占地很大,兩旁為商店門面,中間是小公園,供顧客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