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武威:賞盡涼州城下的前世今生

景點

導讀這不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它是“中國旅游標志”的故鄉;今天的這裡不是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但歷史上的它是“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我從未來過這裡,但因為那本陪伴我長大的三國,我早已無數次來過這裡。 馬踏飛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

這不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它是“中國旅游標志”的故鄉;今天的這裡不是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但歷史上的它是“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我從未來過這裡,但因為那本陪伴我長大的三國,我早已無數次來過這裡。

馬踏飛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兩首盡人皆知的唐詩,王之渙和王翰這“二王”都因為各自氣勢磅礡的邊塞唱響而留名詩史。同時,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記住了他們名字之上那更大的詩名標題《涼州詞》。


城樓

涼州,這扼守絲綢之路,威震河西走廊的歷史重鎮,今天稱為“武威”。這氣勢不凡的名字,源於那“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獨孤求敗”——霍去 病,為了彰顯他收復河西、盡逐匈奴的赫赫戰功,漢武帝將這片使匈奴人哀歌“六畜不蕃息,婦女無顏色”的富饒之地命名為“武威”,並將“天下十三州”中的涼 州治所也設於此。

因為有著太深太深的三國情結,我更願意把這“四涼古都,河西都會”還稱為涼州。同樣是因為那段陪伴著我成長的三國歷史,我來到了這片無數次縈繞在夢中的土地。


斑駁的朱漆大門

如今的涼州,已不再是“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古代軍事戰略要地。無論是殘暴的董卓,還是英武的馬超,都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他們 麾下曾經縱橫天下的西涼鐵騎,也已隨著鳳儀亭中貂蟬的嬌泣和葭萌關前張飛的怒吼,而化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和爭相觀看的鉛字。

而昔日,那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金關銀鎖”則早已變成了新修的高大城樓前那靜靜的“涼州”二字。雖然它如今還有“銀武威”之稱,但這一稱呼則是源於絲綢之路上東西商販帶來的真金白銀和一個貪官留下的“銀砣砣”。

遠離了金戈鐵馬和號角爭鳴,昔日人聞風喪膽、不寒而栗的苦寒之地(漢代時,涼州因“地處西北,常年寒涼”而得名)——涼州也融入了一絲人文的氣息。


松柏老牆

文廟,這是每一座中國古城都不會缺少古跡。雖然不像南京孔廟那樣文人輩出,但涼州也不會唯一例外地成為一處傳統的文化沙漠。然而正是因為從這片 土地上走出的董卓、馬超之輩給人留下了太多太多“勇武有余而智謀不足”的印像,早已看過無數次文廟孔府的我才對這“武威文廟”情有獨鐘。

.blkContainerSblkCon img {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193, 217, 244); }

朱紅樓閣

推開已帶斑駁的朱漆大門,撫摸著已帶鏽跡的門釘鐵環,感到的是一種久未喧囂的安靜和清寧。遍布院落的參天古柏和千年巨松在炎炎夏日帶來了難得的清涼,也許這就是獨屬於涼州的那一份清涼吧。而我則更喜歡松柏們留在古老壁牆上的那一份陰影。

因為這份陰涼,這時代久遠的壁畫才能躲過烈日的暴曬和風雨的侵襲;因為這份陰涼帶來的幽靜,我才能愜意地品茗這古老壁牆上散發的每一絲滄桑。參 天的松柏還讓孔聖人的雕像也布滿了光影的斑點。也許是因為久在西涼的緣故,原本文質彬彬的先師文聖此時看來也高大了許多,光影帶來的明暗質感讓這恭謙禮讓 的作揖形像也有了些許威嚴,讓人恍惚會錯以為這是一位正在抱拳拱手的武林大俠。


羅什寺塔

千年以前,連貫東西的絲綢之路不僅為涼州帶來了物質上的繁榮,還有精神文化上的燦爛。西行求法的玄奘曾在此悄然西行。然與他反向而來的是一位在 中國佛教史上同樣聲名赫赫的高僧——鳩摩羅什。這位在中國佛教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用一生的智慧和一顆普度眾生的善心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譯經經典和無窮的 思考空間。

不知他“大乘小乘互為師”的思想,是否就是數百年後促使玄奘西行求取大乘真經的原因;也不知這兩位並稱列於“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另一位是南 朝時期的真諦)之列的高僧,是否曾跨越三百年的時間,在武威——這座他們共同走過的城市的空中談經論法。但我知道,來自於龜茲古國的鳩摩羅什並為將自己最 後的舌頭舍利留在自己的故鄉或是講經說法的長安,而是把它留在了武威,留在了這座見證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古城。


雷台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鳩摩羅什,對眾人起誓:“假如我所傳的經典沒有錯誤,在我焚身之後,就讓這個舌頭不要燒壞,不要爛掉1不久,鳩 摩羅什圓寂,在長安逍遙宮依佛制焚身,火滅身碎後,惟有舌頭完好無損。而這見印證了鳩摩羅什誓言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藏於武威的羅什寺塔之內。

因為鳩摩羅什的傳奇,羅什寺塔成為了西北最著名的寺院之一。無數的帝王曾賜封於它,但這座千年古塔一如那參透佛法、看透人世的鳩摩羅什一樣淡泊而虔誠,除去了烈焰不毀的舌頭舍利,它留下的還是那本厚厚的《大藏經》。


神木

如今,歷經了千年風雨的羅什寺塔已然高高聳立藍天白雲間。這裡不收門票,也少人參觀,塔前的香案也不見煙縷,只是偶爾會有寥寥幾名慕名者會到此那些感受那段塵封的歷史和永恆的精神。

.blkContainerSblkCon img {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193, 217, 244); }

武威夜景

在中國,說到旅游,就不得不提一個著名的雕像:銅奔馬。這尊被選為“中國旅游標志”的青銅雕像正是出土於武威的雷台漢墓。因為年代久遠和資料缺失,此墓的主人只知是一位姓張的太守,人們只能用其封土堆上的明代雷祖觀而將它命名。

走入裝飾一新的雷台公園,銅奔馬風馳電掣超越飛鳥的雄姿屹立於藍天白雲之間。仰望這尊又被稱為“馬踏飛燕”的雕像,只見飛馬足騰空,昂首揚尾, 右後足下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通過奔馬與飛鳥速度之強烈對比,襯托出奔馬的神速。這極富想像力和獨創性的構思,賦予奔馬以旺盛的生命 力,也讓這尊西涼大地出土的國寶名揚四海。因為它的絕美,我在園中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銅奔馬的魅力。它引領的軍陣是那樣雄壯,它飛奔的天空是那樣蔚藍, 它跨越的白雲是那樣多姿,唯一不見的就是那早已被飛馬甩下的龍雀。


城市地標

在武威,隨處可看到銅奔馬永遠飛翔的身姿,但在今天的武威,更多的則是安靜而祥和。人們漫步在夕陽鋪就的街道上輕松而隨意。唯有那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的煤爐和在西北聞名遐邇的“三套車”在為我們訴說著武威曾經的輝煌。

別以為這“三套車”與那首俄羅斯民歌有什麼聯系,這是一種武威的特色小吃,由涼州餳面、腊肉、冰糖紅棗茯茶組成。其中讓我最為贊嘆的是那是由冰糖、桂圓、核桃仁、紅棗、枸杞、茯茶茶葉加水熬制而成紅棗茯茶,濃艷的色澤和香甜的味道讓我一人就將滿滿一壺的茶水喝個精光。


三套車

只有在繁星滿天之時,涼州人才將那骨子中特有的豪氣釋放在推杯換盞的夜市中。我遇到了兩位自駕摩托車途經武威的上海人。他們問我:“武威有什麼 好玩的?”我說:“銅奔馬、羅什寺塔、文廟,但更重要的:這裡是涼州。”是啊,這裡是涼州。鳩摩羅什東行傳法的古城已換成了不夜的新城,而那位挑燈夜戰的 “錦馬超”已和他故事一起,將永遠地埋藏在了涼州城璀璨的燈光中。

相關貼士:

交通

選擇班車,我查過了可以前去蘭州汽車東站乘坐,班車一般下午2:00以後就沒有了,所以要在蘭州多住一天,或則就只能是夜裡抵達武威了。票價:70元/人

車程:5個小時左右,因為班車會在市區和沿途拉客。

住宿

住宿平均150元/天一般可以住到當地三星的標准了,感覺通貨的壓力很少,錢真的很值錢,另外這次沿途住的大部分賓館都帶很不錯的當地早餐。看來當地的人還是很實在的。

美食

位於南大街的老馬大盤雞據說是這條線路上最好吃的,做法獨特,老板是馬來西亞回族人,非常的熱情有趣。

文章來源:寰宇周天博客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