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地發現清末棺木

考古

導讀 從洞口可以看到棺木已被破壞。 近日,朝陽區融科橄欖城小區北側的工地內挖出一口棺木,經朝陽區文化委員會工作人員現場查看,初步判定為清末民墳。由於棺木已被損壞,失去考古價值,工人已將棺木填埋。 居民李先生稱,前天上午,他路過小區北側的工地時看到,許多工人圍著溝邊指指點點。李先生走近看到,溝內南側的沙土裡有一口棺木,“裡面的屍體只剩下骨 ...

從洞口可以看到棺木已被破壞。

近日,朝陽區融科橄欖城小區北側的工地內挖出一口棺木,經朝陽區文化委員會工作人員現場查看,初步判定為清末民墳。由於棺木已被損壞,失去考古價值,工人已將棺木填埋。

居民李先生稱,前天上午,他路過小區北側的工地時看到,許多工人圍著溝邊指指點點。李先生走近看到,溝內南側的沙土裡有一口棺木,“裡面的屍體只剩下骨頭了,應該有很多年了”。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棺木仍半埋在土中,棺蓋已被挖開,裡面有白色骨頭,周圍散落著一些碎石。

工地負責人郭先生稱,棺木並非工人在施工時挖出,“應該是在周六晚上,我們下了工,有人來工地挖的”。郭先生稱,工人發現時,棺木已經破損,且不清楚棺木內是否有陪葬品。住在工地附近的一名老人稱,他在周六晚上遛彎時看到,約5名操著河南口音的年輕人在工地挖掘,“他們好像還從裡面挖了些銅器”。

朝陽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的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於昨天下午趕到現場查看。現場工作人員稱,根據棺木品質和腐朽程度,初步判斷該棺木是清末的民墳,但已被嚴重破壞,已失去考古價值。工作人員通知施工方將棺木填埋。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