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部隊揭秘:30年探獲黃金1800噸

人文地理

導讀黃金戰士把鑽機提取的岩芯按深度標上不同的序號,以便實驗人員判斷岩石層裡金礦石的含量 攝/記者郭媛丹黃金部隊發現的“狗頭金” 30年探獲黃金資源1800噸 發現世界罕見“狗頭金” 探寶工具從“老三件”變成“新五件”——— 組建30多年的中國武警黃金部隊,迄今已累計探獲黃金資源1800多噸。這支世界上惟一的尋寶部隊,神秘而特殊的面紗從未被真正揭開過。 近 ...

黃金戰士把鑽機提取的岩芯按深度標上不同的序號,以便實驗人員判斷岩石層裡金礦石的含量 攝/記者郭媛丹黃金部隊發現的“狗頭金”

30年探獲黃金資源1800噸 發現世界罕見“狗頭金” 探寶工具從“老三件”變成“新五件”———

組建30多年的中國武警黃金部隊,迄今已累計探獲黃金資源1800多噸。這支世界上惟一的尋寶部隊,神秘而特殊的面紗從未被真正揭開過。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陝西省境內的武警黃金第五支隊第二大隊進行采訪,揭開這支部隊的神秘面紗。

從藏北的無人區,到冰封雪覆的阿爾金山,再到青海的可可西裡、內蒙古、廣西、雲南……中國25個省區有12個黃金支隊戰士在尋找國家寶藏。

揭秘·尋金

隊員都是科班出身年薪只有六七萬

他們每天能挖多少金子,他們是不是個個都身家百萬,個個都知道挖金子的秘笈?日前,記者從西安出發,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這群神秘探寶人的營地——二大隊的隊部。

二大隊教導員王曉軍早就習慣了記者的好奇,他說能找到金礦的地方,都是在人跡罕至,自然條件艱苦的地方。“隊部負責一些上達下傳的任務,條件算是好的,真正勘探金礦的地方更艱苦。”

王曉軍所說的條件好是指:車可以直接開到隊部院子裡;村裡有小商店可以買到日常用品;院子裡有信號可以用手機打電話;還可以收到《解放軍報》,最新的一期是一個星期前的。

在二大隊大隊部的陳列室裡,有一個放金礦石的櫃子,沒有加鎖。金礦石就是一塊塊大小各異,形狀各異的石頭,勘探中隊隊長王彥明拿出一塊遞給記 者,“這就是金礦石,肉眼是根本看不出來的,放你面前也沒人會拿。”已經在黃金部隊工作13年的王彥明也看不出來,即便他天天在找金子。

勘探中隊是負責找金子的隊伍,當地百姓之間有句廣為流傳的話“遠看是個叫花子,近看是個當兵的”就是用來形容他們的。

其實這些勘探隊的隊員都是地方大專院校地質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入伍,他們屬於黃金部隊的技術人才。

在部隊裡,技術干部的年薪只有六七萬,但地方上很多金礦企業卻給他們開出幾十萬元的高價。“有經驗,有資源,我們這類人才在地方企業很吃香的,我們有同事到紫金礦業,年薪都很高。”

揭秘·探金

鑽礦16年發現黃金儲量80余噸

從大隊部出發,走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路側都是懸崖絕壁,車開著開著就無法前行了。“要是天氣好的話,車可以開上去,今天下雨,路滑不敢開。我們得爬上去了。”王曉軍解釋。手機信號在此前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一個地勢平緩的山崖上聳立著一個綠色圓錐體,占地約10平方米大小,這就是黃金戰士勘探黃金的最前沿陣地。

鑽礦地點分為戈壁灘、沙漠、林區、山區,條件無一例外都很艱苦。黃金五支隊二大隊常年駐守在秦嶺山區,負責當地的找礦、鑽礦任務。

每個大隊下屬地質中隊和勘探中隊,兩隊互相配合完成任務。地質中隊負責找礦,確定開鑽地點後,鑽礦任務由勘探中隊負責完成。

記者探訪的勘探中隊借住在當地老百姓的房子裡。從這些房子出發到鑽探機台還有好幾公裡陡峭的山路,上晚班的戰士也要走將近一個小時。采訪當天, 正趕上下雨,記者用了40多分鐘才“爬”上鑽探機台。機台面積約10平方米,高13米,掛了綠色的油布維護設備,遠遠看去像一個綠色的圓錐體。

噪音是勘探中隊戰士們常年面臨的困難之一。醫學證明,人類聽力所能承受外界的噪音是80分貝。機台前的噪音高達110分貝。

被譽為“拼命三郎”的武警黃金五支隊支隊長張寶河在機台前干了16年。16年,他累計鑽進達4萬余米,相當於鑽透了5座喜馬拉雅山,為國家探明黃金儲量80余噸,潛在經濟價值80多億元。

機台常年的噪音導致他常年頭暈,耳鳴。醫院診斷結論為植物神經損傷而致神經性耳聾,基本沒有治愈的可能。現在他需要依靠高倍助聽器來和外界進行溝通。

揭秘·測金

探寶工具由“老三件”變成“新五件”

鑽探機在確定好的方位內打鑽,延伸到地下幾百米的深處采樣。“鑽機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必須一天24小時旋轉。”勘探中隊技術負責人翟開慧向記者介紹。“因為一旦停下來,已經開鑽的山崖隨時可能出現垮塌現像,發生堵塞。”

為了維持鑽探機全天候不間斷運行,戰士們4人一班,3班倒輪流值班。“所以來我們中隊的客人一天24小時都可以吃飯,深夜12點都有飯吃。”翟開慧開著玩笑。

4個年輕的戰士各管一攤。班長是有經驗的老戰士,能處理一些突發情況,另外3個戰士有負責泥漿攪拌的,有負責取芯的。他們的任務就是打到相應深度,把鑽機提取上來的岩芯按號存放。根據他們的取樣,後方的實驗人員判斷出岩石層裡金礦石的含量。

對於王彥明和戰友而言,這些年的最大變化就是他們的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比以前輕,也更快捷。“以前工具是‘老三件’,錘子、羅盤、放大鏡,全 憑人力。”王彥明說。現在王彥明的勘探設備換成了“新五件”: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錄音筆、手持GPS(全球定位系統)、掌上電腦。

戰士們會將采集到的礦石樣本送到各支隊的研究所。所有的化驗結果彙總起來,就是黃金部隊的找金成果。這些成果,連同勘探圖紙,最終都要上報,再由國家統一協調開采。而戰士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收拾行裝,開赴另一個目的地。

在二大隊的隊部所在地有個金礦選廠,是部隊勘探出來金礦轉讓給地方開采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戰士們卻無緣見到提煉出來的金子。

部隊歷史

黃金部隊發現世界罕見“狗頭金”

新中國成立之初,偌大的中國金子年產量僅為4.07噸。此後長達30年,黃金生產始終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產量不足10噸,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

1978年,時任副總理的王震向中央建言:“讓部隊去找金子1王震的建議,成就了世界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支部隊。

1988年,奮戰在興安嶺的黃金五支隊官兵淘到了震驚中國的特大“狗頭金”。這塊金子重達2155.8克,含金70%以上。

當時,在興安嶺守著淘金溜槽的五支隊的姚金鳳准備收工,忽然發現溜槽內有一塊沾滿泥沙的石頭,正想撿起來扔掉,掂在手裡又發覺分量很重。細心的姚金鳳把它放到水裡洗了起來。這一洗,手中的石頭竟變成了一塊熠熠生輝的金疙瘩,其形狀酷似中國版圖,又稱“版圖金”。

狗頭金聚成2公斤要兩億年,全世界1公斤以上的狗頭金不超過10塊。這個世界級的“版圖金”成為武警黃金部隊戰士們的驕傲和自豪。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