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發明家自制業余載人火箭將進行試射

科技

導讀 從底部觀看一枚“熱“號火箭,它將於下周首次發射 火箭發射前將被安放進一艘潛艇。發明者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它將能送人進入太空。 聳立在吊裝架上的“熱”號火箭 綁緊了!彼得·麥迪森正體驗在載人艙裡的感覺。如果此次測試順利,他希望盡早親自上陣測試載人飛行。 “熱”號火箭組裝,群眾圍觀 8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這看上去也許 ...

從底部觀看一枚“熱“號火箭,它將於下周首次發射
火箭發射前將被安放進一艘潛艇。發明者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它將能送人進入太空。
聳立在吊裝架上的“熱”號火箭
綁緊了!彼得·麥迪森正體驗在載人艙裡的感覺。如果此次測試順利,他希望盡早親自上陣測試載人飛行。
“熱”號火箭組裝,群眾圍觀

8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這看上去也許並不那麼現實,事實上,這看上去像是自殺。但兩位來自丹麥的發明家仍然希望能夠發射這枚世界上首例業余愛好者自制的火箭,並實現愛好者們“自力更生”的太空旅行。

這一自制火箭是哥本哈根“亞軌道”組織的創意,該機構的負責人是克裡斯坦·本斯頓(Kristian von Bengtson)和彼得·麥迪森(Peter Madsen)。

按照計劃,他們將於8月30日使用潛艇在巴倫支海進行首次發射,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盡快安排載人發射。如果下周的測試結果良好,麥迪森希望自 己能在不久的將來,親自置身於火箭的單人成員艙內升空,這個乘員艙以丹麥著名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的名字命名。這位傑出的天文觀測者的精確數據奠定了後來 開普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基矗

這個小組從2004年開始變孜孜不倦投身於火箭的設計制造,時至今日沒有得到過政府的任何資助。哥本哈根亞軌道組織是一家非盈利機構,其資金全部來自募捐、捐贈以及志願者的支持。而如果這一嘗試成功,丹麥將由此成為世界第四個獨立將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在他們的網站上,麥迪森和本斯頓寫道:“我們正全力工作,致力於開發一系列的亞軌道載人飛船,旨在鋪平微型載人航天器發展的道路。”

他們發射飛船使用的火箭昵稱為“熱”(英文HEAT),是“混合外大氣層運載器”的英文縮寫。這枚長約9米的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2010 年5月,火箭發動機進行了一次成功測試。熱號火箭將持續工作約60秒,提供40千牛的動力。根據計算,他們認為采用坐姿的人應當能夠承受座艙內的加速度環 境。

“這一項目完全出於和平目的,將絕不會用於運載爆炸物或核生化產品。” 麥迪森和本斯頓說。 “我們計劃盡可能多的和全世界共享我們的技術資料。當然,必須在符合歐盟出口管制法的框架之內。”

在飛船抵達零重力狀態之前,火箭推進器部分將被拋棄。隨後,飛船將使用拖曳的減速傘逐漸減速,並進一步展開另三個主傘降落,最後濺落於大海之上。

小組也同時坦承,一旦熱號火箭發射,基本上對它能夠進行的操控並不多。“我們現在正在想辦法采用某種基本導航控制方法,以便防止重力偏航,並使 降落區域的誤差盡可能最校除此之外,這個火箭系統確實非常簡單,基本完全依靠空氣動力學原理飛行。我們正在制造一個大型發射平台,一旦建成,就可以使用 被動軌道導航,直到火箭具備足夠速度,可以不必操控便可抵達軌道最高點。”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截稿日期將近,立即上傳您的作品!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