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在近日連續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專家在“南澳I號”現場,揭開一個裝載有銅錢的船艙和全新的文物種類,考古工作再獲重大進展。
在沉船結構清理方面,除已報道的15個艙位繼續進行發掘外,新發現了船體的東西兩側船舷板和船體桅座,桅座位於發掘基線19米處的東側,周圍分布有成摞銅板、龍紋陶罐等器物,桅座船板下方擺放著成摞的大盤。同時,考古隊還在八號艙內發現了罐裝的大量銅錢,錢文多為“祥符通寶”、“皇宋通寶”、“熙寧通寶”等北宋年號,目前已統計出水銅錢11300余枚。
截至7月9日,今年的“南澳I號”水下考古工作中共出水各類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陶器131件,金屬器100件(不含銅錢)。出水瓷器中盤類占44.4%,碗類占34.3%,瓷罐占8.8%,杯、碟、盒類共占9.2%。出水瓷器中,題字“泉”、“雙泉”、“師”、“二半”、“善”、“龍”、“曲”、“對”等為首次出水。標識“長命富貴”、“清制”、“婚”碗也為首次出水。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首次發現了霽藍釉瓷器以及一個青銅構件。霽藍釉青花花卉紋碗,景德鎮窯系產品。碗口徑12cm,底徑4.2cm,高6cm,圈足高1cm。內沿飾青花幾何紋,內底弦紋內飾纏枝牡丹紋。外壁施霽藍釉,碗底楷書兩行四字“富貴佳器”青花款。
銅構件,青銅制,長19cm,初步推測可能是火器的燧發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