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探索11月22日報道 圍繞著APEC聲明,德國和歐洲的專家學者政客普遍的看法是,哥本哈根會議達成的將僅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當然,也有樂觀的解讀認為如此重大事務,還是不要倉促行事,多給點時間達成一個更遠大的目標也好。當然,也有人把APEC聲明當成是中美兩國在暗箱操作。哥本哈根將會達成什麼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就在幾個月前,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將達不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還是不可想像的。工業化國家受到的政治壓力前所未有,他們國民的期望又是如此的強烈。“不會有替代方案,”當丹麥環境大臣科尼•赫德戈特的口頭禪,全世界紛紛表示贊同——盡管其中夾雜著幾聲含糊的應承。今年七月,各大國領導人齊聚意大利阿奎拉舉行八國集團峰會的時候,一致同意為溫室氣體排放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這些舉動不免讓人感到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達成積極成果並不是海市蜃樓。與此同時,其他因素也浮出水面:成功與否取決於所設定的目標。這個目標上周日被修正了。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上,包括中國、俄羅斯和美國在內的17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打消了在哥本哈根設定有國際約束力的氣候變化目標的一切希望。即使到205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削減一半的協議是也不再提上議事日程。現在,哥本哈根談判唯一可能的結果將會是“政治約束性協定”。根據會議的最近議程安排,正式有約束力的協定將會安排在下一階段達成。氣候談判:出師未捷身先死雖然峰會將於12月7日召開,但是氣候談判看起來已經走入死胡同——至少從最初設定的談判目標來看是如此。2007年底,在印度尼西亞巴釐島舉行的峰會上,聯合國決定,用兩年時間達成新的氣候變化協議,以取代將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會議將終結談判並達成協議。對氣候研究專家,同時也是此次參加哥本哈根談判的德國代表團成員漢斯•喬阿欽•施勒恩胡伯來說,無法完成這一協議的事實“可悲更可嘆”。不過,聯合國最高氣候談判代表維奧•德布爾仍然充滿信心。“哥本哈根會議可以也必須明確減排義務,同時籌集資金以立即啟動減排工作。”身為位於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秘書處執行秘書表示。他這番話是針對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助以幫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我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堅定不移。”氣候變化談判的“現實主義回潮”在峰會前的最後一次非正式會議上,來自超過40個國家的環境部長正在討論談判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挽回。德布爾在場,新上任的德國環境部長諾伯特•呂特根也在。呂特根證實“力求使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意願十分強烈。”誠然,就氣候變化達成全球協議的希望似乎還在。德國國際安全事務研究所(SWP)的蘇珊那•德呂格告訴明鏡周刊網絡版:“現實主義回潮了。”她還表示,現在峰會應該考慮下調過高的期望。“已經有人公開表示早該調整目標了,”她說。她還說過高的期許對與會的代表造成了太大的壓力。“現在,部分早些時候受到的壓力已經提前得到釋放,這些壓力如果堅持到哥本哈根情況會更糟。”來自環保組織德國觀察的克裡斯托弗•巴爾斯附合她的看法。他認為峰會可將達成一定的成果——不會僅僅是含糊其詞的會議聲明。“還是有希望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巴爾斯告訴明鏡周刊網絡版。他說,形勢已經很明朗,12月份的談判將不會產生任何僅需交由各國批准的最終國際條約。不過巴爾斯也認為哥本哈根會議還是有機會促成世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一大步。氣候變化談判的三大要點所有觀察家的共識是,為了達成某種成果,三大要點必須達成一致:• 溫室氣體減排的中長期目標• 發達國家對新興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資助• 向窮國轉讓相關技術科尼•赫德戈特對《明鏡周刊》網絡版表示:“丹麥正在努力確保哥本哈根會議達成良好的成果。”這幾個月來,她一直巡回世界各地,為推動哥本哈根會議成功而奔走,雖然現在看來這一目標已不太可能實現。不管怎麼說,她認為,丹麥在會議上提出新的達成具有“政治約束力”協議方案而不是具有法律約束力協議,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所謂“政治約束”協議如果沒有具體的安排或者有包含實際內容,也將僅僅是不具有約束力的意圖聲明。哪一個替代方案會最終勝出目前還不明朗。“目前的可能性是一半對一半。”巴爾斯說。哥本哈根會議必須達成的目標無論如何,赫德戈特似乎已經准備好放手一搏了。她堅持認為:“哥本哈根會議必須包含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協議的最後期限。”瑞典氣候變化談判特使拉什-埃裡克•裡傑蘭德也有同感。他的國家在談判期間正好擔任為期間六個月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他表示同意丹麥的談判策略。“我們支持這一做法,因為我們認為哥本哈根會議產生成果很重要,”他對明鏡周刊網絡版如是說。然而,他也說道,這六個月的經歷也使他深知會議將不會產生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歐洲人為使公眾降低對哥本哈根談判的期望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問題在於歐盟國家無法就以下要點達成一致:發展中國家應獲得多少的資助以達到氣候變化目標(官方用語又稱“適應”)以及發達國家減排溫室氣體的量(又稱“緩解”)。不過發展中國家最根本的要求是發達國家資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一旦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僅達成沒有約束力且含糊其辭的聲明,環保主義者甚至不願面對。綠色和平組織德國分部政治部部長史蒂範•克魯格表示,如果希望把全球變暖的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換句話說,科學家認為變暖效應尚處在可控範圍內——那麼除了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別無他法。他總結道:“其他方案將意味著哥本哈根談判完全失敗。”亞太經合組織聲明或變壞事為好事觀察家們尚不確定如何解讀APEC峰會上領導人聲明在立場上的倒退。樂觀的分析認為與會國希望有更充裕的時間,因為他們非常重視達成具有強約束力的協議。“達成一項僅反映各方最低意願的國際條約沒有任何意義,”施勒恩胡伯認為,“最好是過一段時間後達成含有更遠大目標的協議。”德呂格所見略同。她表示:“沒必要這麼急,一旦拿出成果,美國肯定會推翻它的。”然而負面解讀是這樣的:美國和中國已經私下裡約定,在當前形勢下就氣候變化問題盡量不動聲色。觀察家懷疑表面波瀾不驚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中美各自的小算盤:只要其中一方義正辭嚴地指責對方破壞會談,那麼雙方政治上都不會吃大虧。“事情果真如此,那麼你可以想像美國參議院和中國會聯手廢掉任何協議,”巴爾斯表示。在華盛頓,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氣候變化草案陷入國會的唇槍舌劍已經好幾個月了。氣候變化博弈APEC聲明會僅僅是虛晃一槍嗎?難道APEC峰會的莊重聲明已成為某些國家應對哥本哈根談判的使出的一招?“其他中國和美國的迂回空間比他們目前坦承的要大的多,”克魯格表示,“歐巴馬可能確實已經答應不必再等國會通過就達成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他也許向發展中國家許下了資助減排的諾言,但是把資助力度同溫室氣體減排掛鉤。”最後,寄希望於歐巴馬亮出自己的底牌,否則他將面臨國內潛在的政治挑戰。關於全球變暖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是,它正在顯著減緩。“從心理上,這具有極端重要性。” 施勒恩胡伯表示。必須承認,任何半路出家的政客都將明白,現在觀測到全球變暖的止步不前僅僅是暫時現像。直到2007年,全球變暖還是政治辯論的主要話題,施勒恩胡伯總結說,“但從那以後,來自公眾的壓力就開始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