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氣候談判腳步 看博弈爭鋒

氣候

導讀[開篇引言] 自2007年起新聞晨報環境(氣候)部成立起,我們就開始關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進程,先後赴現場全程報道了2007年巴釐島氣候變化大會和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11月底,本報記者再赴南非德班,報道將於11月28日-12月8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十七次會議。屆時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代表將討論尋求一個平衡的方式,推進實 ...

[開篇引言]

自2007年起新聞晨報環境(氣候)部成立起,我們就開始關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進程,先後赴現場全程報道了2007年巴釐島氣候變化大會和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11月底,本報記者再赴南非德班,報道將於11月28日-12月8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十七次會議。屆時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代表將討論尋求一個平衡的方式,推進實施《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以及“巴釐島路線圖”。這是繼2010年世界杯賽之後,南非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德班氣候大會注定將會是一場博弈激烈的會議。由於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官方文件《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於2012年到期,2013年後能否被確定為第二承諾期,各國能否承諾新減排目標,事關《京都議定書》存亡,成為此次德班大會期待解決的首個關鍵問題。關注地球的命運,就是關注人類自身的命運。我們期待德班會議能打破僵局。

巴釐島:最後一刻美國改口簽署“路線圖”

記者 韓小妮

●大會時間:2007年12月3日-12月15日

●大會任務: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議程

●晨報行動:晨報特派記者韓小妮前往報道,追蹤大會進程,傾聽非政府組織NGO聲音,專訪IPCC主席帕喬裡等重量級人物

晨報訊 氣候變化——這個原本有些“小眾”的科學話題,在2007年突然晉升為年度熱門詞彙。那一年,先是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第四次評估報告,把“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化”的可能性從以前的“可能”、“很可能”變成了“幾乎可以肯定”。氣候大會召開前夕,IPCC和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又因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而攜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就在大會開幕當天,新當選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正式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使得美國成為唯一游離於議定書之外的發達國家。

這一切都使得巴釐島會議受到空前關注。據統計,共有近190個國家和地區、130個非政府組織的約1萬名代表及2500名記者齊聚巴釐島。印尼環境部算了下,大會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簡直相當於一些小國一整年的碳排放。為討論減排問題,竟興師動眾消耗了那麼多碳排放,這一悖論受到了不少環保人士的抨擊。

12月11日恰逢《京都議定書》的“10歲生日”。為保證在2012年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前,各國拿出今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安排,人們期盼在巴釐島會議上制定出一份進程明確的時間表,也就是俗稱的“路線圖”。

然而,氣候談判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就像晨報第二屆東灘論壇主講嘉賓、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鄒驥所說的,氣候談判的實質是分配日漸稀缺的溫室氣體大氣容量資源。如果說幾個世紀以來對國家疆土的分割已大體結束,對環境容量資源的分割才剛剛開始。各國爭奪的實際上是未來的發展權,其難度和復雜性可想而知。

談判屢屢陷入僵局。最為戲劇性的場面出現在12月15日下午,氣候大會原本應該在前一天的傍晚閉幕。經過一番博弈和讓步,在發展中國家和歐盟都對修改後的路線圖文案表示支持的情況下,美國副國務卿、首席談判代表葆拉多布裡揚斯基則稱:“不能接受改變文案”。她的發言引來一陣噓聲以及各國代表措辭嚴厲的聲討,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代表甚至撂下了狠話:“美國如果不想參加也行,但是請你滾開,給我們讓路1最後在重壓之下,葆拉多布裡揚斯基第二次請求發言,改口宣布美國同意簽署“路線圖”。此刻,早已疲憊不堪的代表們紛紛起立鼓掌。

最後的“路線圖”是一份妥協的結果,但它畢竟為今後的談判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在此後的談判中,各國的交鋒依然激烈,只是進程已遠遠落後於當初這份辛苦談出來的時間表。

哥本哈根:歐洲的如意算盤沒能實現

記者 李艷秋

●大會時間:2009年12月7日-12月18日

●大會任務:確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安排

●晨報行動:晨報特派記者李艷秋、韓小妮、周凱組成的3人小組前往報道,並帶去了晨報為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特別制作的“綠色特刊”、英文版的《新聞晨報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特刊》,與參會代表、各國記者展開互動。

晨報訊 哥本哈根會議還未召開就已呼聲極高。190多個國家參與,180多位國家領導人出席,是氣候談判史上空前的,甚至也是聯合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峰會。事後一位非政府組織的專家告訴我,為了達成這樣一屆大會,主辦國丹麥早在兩年前、也就是巴釐島會議那年就展開了外交斡旋。可惜,雖然又造勢又暖場,苦心經營了兩年,最終過程卻意外迭出、一波三折,先是一份秘密起草的草案文件被泄露,接著是大會主席臨時換人,美國總統奧巴馬直接闖入“基礎四國”會議現場,蘇丹代表盧蒙巴在媒體中心召開臨時新聞發布會表示不滿……在這個充滿了15000人的大會場上,官方消息、八卦消息、小道消息滿天飛,戲劇性的變化一個接著一個,背後的運籌帷幄、合縱連橫,決不是當時在現場的媒體能夠輕易解讀的。12月19日凌晨,《哥本哈根協議》出爐,大局已定,各國領導人已先後飛離哥本哈根去度他們的聖誕假期,剩下只是收尾的程序性工作。在一地蕭條的貝拉中心,只有熬了一夜、失望的記者們的臉。

此前,晨報為這次氣候大會做了一份特刊叫《人類命運的拐點》,這次大會有了幾乎能想像到的最好的主觀、客觀條件,得到人們最高的期許,沒有想到這個拐點的完成方式這樣出人意料。其落差之大,讓很多人對氣候談判、甚至對聯合國這樣一個談判框架機制的有效性都產生了疑問。翌年的墨西哥坎昆會議,就是在一片對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程序的質疑聲中開始的。

這個疑問始終存在心中,讓人不斷地回頭去看哥本哈根。遙望2009年末的歐洲,當時的希腊總理帕潘德裡歐剛剛上任,不久他就將發現希腊真實的財政狀況,歐債危機從此開始發酵。不過當時氣候話題如此炙手可熱,幾乎沒人注意到這一點。至少從表面上看,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當時離歐洲似乎還很遙遠。歐洲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袖自居,一心要借哥本哈根大會之機為世界未來經濟以及政治發展樹立一套新規則,把歐洲在新能源、低碳技術等領域的領先優勢盡快套現。不幸的是,這個如意算盤沒能實現。就像德國記者說的,哥本哈根會議意味著歐盟“規劃世界未來經濟和政治格局的計劃遭到了慘敗”。而另一個伏筆已經埋下,就是在哥本哈根會議結束的前一天,數千名希腊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將要采取的財政緊縮政策。

兩年後的今天,歐債危機成為全球最關注的話題,氣候談判逐漸沉寂,從去年的墨西哥坎昆到今年的南非德班,單從媒體的曝光率來看,似乎關注度和熱度日益降低。實際上,重歸部長級會議後,氣候談判壓力大大減小,在相對簡單的議題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比如坎昆會議一致通過的“綠色氣候基金”,以及森林保護、技術轉讓等領域取得突破。當然,整個應對氣候變化最難的一道題——減排及《京都議定書》的存亡,還是留給了即將舉行的德班會議。

德班:《京都議定書》面臨生死存亡關

記者 葛志浩

●大會時間: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

●大會任務: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於2012年底結束之前,協調各國盡快談判確定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

晨報訊遙遠的印度洋西端,大自然的暖流造成了一座美麗的城市,南非德班,這座城市向來是人們的旅游熱地。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即將在那裡舉行。

2011年11月中旬,北半球一些國家已被冰雪籠罩,在南方,泰國洪水已持續4個月,當氣候變化化身為各種形態的洪水猛獸出現在地球村的不同角落時,這場國際氣候談判就顯得更具緊迫性。從巴釐島路線,到哥本哈根談判,中途又有一份坎昆協議,前後十多年的會議交鋒,圍繞著一個簡單而又沉重的話題:《京都議定書》的命運,是生還是死。

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一個人都無力抵抗,這是每一屆氣候大會最終能讓各國代表坐在同一個會場裡開會的根本原因。但是,在經濟、政治、技術等關系到國家利益的關鍵性因素時,總有一些代表舉棋不定。猜疑、焦慮,乃至自私的心態,把這場談判硬生生地變成彼此互不相讓的僵局。德班氣候大會注定將會是一場博弈激烈的會議。

盡管《京都議定書》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然而由於國家主權的豁免,能用以維持這份文件有效持續的只有談判方對承諾的信守。而在德班會議上,由於《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於2012年到期,如果能推動發達國家確定自己在第二承諾期的量化減排指標,同時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切實落實有關資金和技術轉讓的安排,那將是大多數人樂意看到的。

不過,挑戰與希望並存。關於是否能把2013年後定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持反對意見,美國也在日前舉行的巴拿馬非正式會議上以沉默的方式表示拒絕;但是,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在內的“基礎四國”已就該問題的相關立場達成了共識,此外,歐盟也在10月23日召開的布魯塞爾峰會上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歐盟願意認可《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今年南非主辦者為大會設計了一幅以長在地球上的猴面包樹為主題的會旗。據說,猴面包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即使被燒毀,剝掉樹皮,也能長出新樹皮並繼續生長,希望《京都議定書》的命運也能如猴面包樹一樣,剝掉樹皮,繼續生長。


精選文章: 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