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君王之曹操:“尋寶派”盜墓之王

歷史

導讀幽深墓道,處處驚魂;倒鬥摸金,步步危機。盜墓小說的方興未艾使人們對這一古老而神秘的行當充滿了好奇。歷史上有哪些驚心動魄的盜墓事件?盜墓賊是怎樣一些人?盜墓的手法又有哪些?除了民間的盜墓行為,帝王將相竟然也做盜墓的勾當,動機卻各有不同…… 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文化中國》欄目邀請盜墓史研究學者倪方六為大家講述真實的盜墓故事,揭開盜墓手法 ...

幽深墓道,處處驚魂;倒鬥摸金,步步危機。盜墓小說的方興未艾使人們對這一古老而神秘的行當充滿了好奇。歷史上有哪些驚心動魄的盜墓事件?盜墓賊是怎樣一些人?盜墓的手法又有哪些?除了民間的盜墓行為,帝王將相竟然也做盜墓的勾當,動機卻各有不同……

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文化中國》欄目邀請盜墓史研究學者倪方六為大家講述真實的盜墓故事,揭開盜墓手法的神秘面紗,解析盜墓行為背後的動因。

龜山漢墓的墓主和劉武是本家。這個墓整個把徐州的龜山鑿空,形成了墓穴,和劉武的墓結構基本上差不多。墓道也是用巨型的條石封堵死的。後來考古工作人員發現,每一塊巨型石條的前頭,都被打上了孔,這個孔就是我們農村俗話講的“牛鼻子眼”,把繩索穿進“牛鼻子眼”裡面,把它拖出來。曹操當年打開劉武的墓,可能就是采用這種辦法。通過盜劉武墓,曹操收集了數萬金的寶貝,養活了全軍將士三年。

曹操像

曹操盜梁王墓籌軍餉

古埃及人篤信靈魂不滅,於是把屍體制成木乃伊,以使其亙古不腐。而我國古代人,特別是漢朝,則用金縷玉衣作為屍身不腐、靈魂升天的美好寄托。一件金縷玉衣往往由上千的玉片及一千多克的金絲組成,一個工匠需要耗費十年左右的光景,才能夠做出來,因此相當珍貴。據說當時最牛的一件金縷玉衣,手工極為精美,不僅鏤有龍、鳳、龜、麟等各種圖案,更奇的是金絲中還雜以西域所貢、形狀似馬的神獸吉光的羽毛,故玉衣是入水不濕入火不焦。漢武大帝的叔叔劉武死後,也穿了一件金縷玉衣,但這件價值連城的玉衣最後竟然神秘失蹤了。究竟是哪個盜墓賊把黑手伸向梁王劉武的呢?這個人就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梟雄曹操。

曹操的盜墓動機並不復雜,他就是為了籌集軍餉,才打起了盜墓的主意。這種盜墓行動,應該是曹操早期的一種行為。當時董卓擁兵自重,曹操“散家財、合義兵”,籌集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去討伐董卓。但他窮得只能靠盜墓籌集軍餉,他把視線集中到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劉武的墓上。

劉武當時富甲中原,家裡面錢多得數不過來,到他死的時候,還有黃金四十多萬斤。歷史上記載,劉武最著名的就是他有一個梁園,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引得當時一些非常著名的文人,包括枚氏父子、司馬相如等等在那兒流連忘返,舍不得離去。

梁王墓中數不盡的財寶惹得盜墓賊垂涎欲滴,但梁王墓固若金湯。據史料記載,其“斬山作廓、穿石為藏”,就是陵墓由整座山開鑿而成,外面是堅硬的巨石形成的山體,是墓葬的天然保護屏障,而唯一的墓道口又以上千公斤的巨型條石封堵,如今我們可以靠現代起重機吊起巨石,但三國時期的曹操又是怎樣打開陵墓的?這個手法到現在都是一樁謎案,沒有人搞清楚。但是1981年在徐州龜山漢墓發掘的時候,大概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龜山漢墓的墓主和劉武是本家。這個墓整個把徐州的龜山鑿空,形成了墓穴,和劉武的墓結構基本上差不多。墓道也是用巨型的條石封堵死的,每塊墓石據說有五六噸。後來考古工作人員發現,每一塊巨型石條的前頭,都被打上了孔,這個孔就是我們農村俗話講的“牛鼻子眼”,把繩索穿進“牛鼻子眼”裡面,把它拖出來,所以曹操當年打開劉武的墓,可能就是采用這種辦法。

曹操的這次盜墓在文獻上是有記載的,《藝文類聚》上就寫到:“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塚。”就是曹操盜梁孝王劉武墓的時候,親自到現場了。另外,“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那個時候的天子應該是漢獻帝,漢獻帝聽說自己祖先的墓被挖了,難受呀。但是通過盜劉武墓,曹操收集了數萬金的寶貝,養活了全軍將士三年。

曹操盜墓是很有心機的。在古代,如果盜帝王陵,是一種忌諱,很容易遭到天下的痛恨,容易把自己搞得身敗名裂。項羽當年盜秦陵就被他的戰爭對手劉邦抓住了把柄,寫進了十大罪狀裡面。曹操聰明就聰明在這裡,他吸取了教訓,不盜帝王陵,而是盜諸侯王陵,諸侯王陵的目標比較小,容易掩蓋,他選擇劉武的墓,之前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劉武生前沒當過皇帝,死後想過把皇帝癮,他把自己的墓穴造得相當豪華,不差於天子墓,所以他裡面的隨葬品,也應該是帝王級的,曹操就是考慮到劉武墓中隨葬品不會少,他也相當於挖了一座帝王陵。

劉武的墓豪華到什麼程度呢?從兩件建築配套設施上就可以看出來。據考證,劉武墓中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冰箱”和“衛生間”。“冰箱”就是冰窖,用於食物保鮮。衛生間緊在他的墓室旁邊,和我們現在居室旁邊有一個衛生間的設置是差不多的。這個衛生間很考究,很人性化,在坐便器的蹲位前面竟然設置了個把手,方便年老的如廁者站起來。

劉武墓構建復雜、規模超常,工程量甚至超過一般的帝王陵。自劉武之後,八九代梁王及王後、臣僚都葬在芒碭山,形成了一片規模宏大的王陵區。然而富麗堂皇、規模浩大的梁王墓竟然並非陵園之最,他的老婆、李王後的墓比他的墓還大、還豪華。這個墓東西長210.5米,整個把一座山鑿空了,所以當地老百姓就戲稱:李王後的墓從山東到山西。

李王後的墓發現據說非常偶然,那是在1991年,河南商丘人在芒碭山炸山開石的時候,無意間給炸出來的,也由此暴露了一個隱藏了兩千多年的驚人秘密:劉武生前特別寵愛這個李王後,他死前特地叮囑,要求在他的墓室和李王後墓室之間開一個通道,這個通道過去叫“黃泉道”,後來李王後的墓被打開後發現,他們之間的“黃泉道”沒有打通,僅僅打了50米。這個謎也一直沒有解透。有專家推測,“黃泉道”沒有打通是施工困難的原因,但還有種說法就是沒來得及修好。原來劉武死後,這個李王後不甘寂寞,與她身邊的人通奸,結果這件事情讓她孫媳婦知道了,孫媳婦把它講出去了。也許李王後有這種想法,如果真的讓陰間劉武知道了,那還不把劉武氣活了,算了,道也不打了,到此為止。正因為李王後當時沒有把剩下的150米打通,所以她的墓後來保存得非常好。如果當年打通的話,讓曹操發現了,順著這個黃泉道過來,李王後墓裡面的隨葬品,也會被曹操席卷一空的。

龜山漢墓

曹操72疑塚之謎

歷史的陰差陽錯使得李王後陵躲過了曹操的黑手,以至完整保留至今。而劉武墓卻由於曹操的“光顧”,從此暴露在荒野之中,千百年的日曬雨淋讓它失去了昔日的奢華。曹操的盜墓行為讓人唾棄,就在他盜墓後不久,就有人揭發了他這件見不得光的醜聞。揭他老底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陳琳寫了篇文章叫《為袁紹檄豫州》,把曹操盜墓這件事情作為他的罪狀之一,揭發了出來,檄文中是這樣寫的:“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發丘和摸金都是盜墓的專有名詞。發丘,發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掘,丘就是古代墓塚的意思,發丘就是挖墓。摸金很簡單了,尋找金銀財寶。曹操在軍中成立了一個盜墓辦公室,負責人就是這個發丘中郎將,就是盜墓現場的負責人。曹操的這個盜墓行為對後世影響特別大,“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到二百年後的南北朝時期,還真的成為了官職名。曹操盜墓的影響大,但是比盜墓影響更大的,是他如何反盜墓。

曹操的反盜墓手法堪稱一絕,據說一生奸詐多疑的曹操為自己精心策劃了72疑塚,在他下葬的那一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材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同時抬出。從此產生一個千古之謎:七十二疑塚哪座為真?其實,曹操七十二疑塚的說法,一直到宋以後才出現,在唐之前不存在曹操疑塚的說法,元明以後,七十二疑塚大多數都被盜墓者挖開過,都沒有找到曹操的屍體,可見七十二疑塚的說法是不靠譜的。民間傳說曹操的七十二疑塚從臨漳縣講武城到磁州,這麼長的一段距離當中,確實是一片古墓群,但卻不是曹操的疑塚,而是稍晚一些的南北朝時期的。通過現在的考古發現已經可以證明,傳言中的七十二疑塚不攻自破。

那麼七十二疑塚這種說法又是怎麼形成的呢?這與《三國演義》有關。曹操的形像在之前其實是很正統的,但是《三國演義》當中的曹操形像,是詭計多端的大奸雄,所以說後世者就容易把曹操的陰謀詭計附會到他死後下葬上面,設計出了七十二疑塚這個說法。

七十二疑塚的傳說撲朔迷離,歷代盜墓者為尋得高陵費盡心機,絞盡腦汁,那麼曹操的屍骨究竟埋於何處,現在沒有定論,說法也比較多。一種說法曹操詭計多端,死後偷偷地葬回了安徽老家,還有種說法認為曹操的墓葬在了鄴城附近的漳河地下。主流觀點認為他葬在鄴城這個地方,就在西門豹祠附近,但是現在已找不到這個地方了。

史料《三國志·武帝紀》中收錄曹操死前一年多作的《終令》,稱“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說明曹操的墓址是他自己選的,就在西門豹祠以西的丘陵上。可見,曹操當年並沒有秘葬,高陵的位置也是眾所周知。既然如此,曹塚後來怎麼就神秘消失了呢?那是因為曹操生前留下遺囑,要求薄葬,死的時候,就穿平常的衣服,連豪華的送老衣,就是殮衣都沒有,而且不要葬在肥沃的土地上面,就葬在一個薄地上面就行了。他的墓穴,葬的時候,要求挖得比較淺,就以西門豹祠的高地作為墓基,可以想見他的墓挖得比較淺,後世毀壞特別容易。所以不少人認為,在鄴城這個地方,曹操的陵已經不存在了,被毀壞了。另外還有一個可能,也許曹操生前盜過別人的墓,看過那種白骨遍地的慘相,所以他不希望死後這樣。因此,不管有沒有七十二疑塚,有沒有種種對他陵墓的猜測,曹操最終給我們設下的最大疑團,就是讓大家找不到他的陵墓。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