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距省會西寧市181公裡。 縣轄1鎮、12鄉、75個村(委)會,其中:農業鄉4個,半農半牧鄉6個,純牧業鄉3個。全縣總人口為7.34萬人,其中農牧業人口5.4萬人,總面積3275平方公裡。縣人民政府住所地:隆務鎮,郵政編碼:811300,電話區號:0973 。1999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8828萬元(現價),工農業總產值達59497萬元(現價),其中:農牧業產值36236萬元,工業總產值23261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41.25元。同仁隆務河谷地區獨產的黃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被譽為我國的“黃果之鄉”。同仁野生的植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其中雪蓮、冬蟲夏草、秦艽、大黃、黃芪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同仁地區也盛產牛羊肉、皮張、絨毛、牛絨服裝等而聞名。
同仁縣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畫家之鄉,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隆務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充滿神秘色彩的藏鄉民間“六月會”和以唐卡、堆繡、雕塑為主的“熱貢藝術”。同仁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隆務河縱貫全境南北,形成東西部山區和中部河谷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相間,地貌復雜多樣。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對高差2607米。年平均氣溫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無霜期約61-150天,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時,屬冷溫干旱氣候區,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水電資源得天獨厚,有大小河流11條,其中隆務河縱貫南北,屬黃河一級支流,沿隆務河已建成梯級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36萬千瓦,並與西寧大電網聯網,1988年跨入首批農村初級電氣化縣行列。礦產資源分布廣,品位高,金、銀、銅、鋅、鉛、石英石等均有很高的開采價值。野生動植物千姿百態,珍稀動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黃羊、熊,雪蓮、冬蟲草、大黃、黃芪、彌花黨參、秦艽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