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島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交通部確定的全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的湄洲灣口的北半部。南北長約9.6公裡,東西寬約1.3公裡,全島南北縱向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全島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裡,人口3.8萬,海岸線綿延30.4公裡。湄洲島緊靠福建省的“黃金海岸”湄洲灣,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捷,離大陸僅1.8海裡,東距台灣台中港72海裡,南達廈門港100海裡,北抵福州馬尾港70海裡,自古以來就是閩台民間交往的橋頭堡。擁有輪渡碼頭、3000噸對台客運碼頭一類口岸等便捷的對外交通設施,以及通達全島各地的公路網。湄洲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攝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是理想的度假勝地。湄洲島又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1988年被辟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游經濟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旅游度假區。

湄洲島具有得天獨厚的濱海風光和自然資源,是難得的旅游度假勝地。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全島海岸線長30.4公裡,有13處總長20公裡的金色沙灘,還有連綿5公裡的海蝕岩。島上有融碧海、金沙、綠林、海岩、奇石、廟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絕唱的湄嶼潮音,或如管弦細雨,或如鐘鼓齊鳴,如怨如訴,如歌如吼。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歷經歲月洗禮,酷龜、如蛙、像鷹、似獅、若舟,栩栩如生,維妙維肖。

自1988年以來,在中央、盛市的關心支持下,湄洲島管委會本著“高起點、高水平、高標准”的要求,圍繞建設名副其實的國家旅游度假區,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優質服務,使度假區的旅游設施逐步配套,景點開發步伐加快,旅游經濟逐年提升,媽祖文化進一步弘揚,投資旅游環境日趨優化,為湄洲島的全面起飛打下堅實的基矗到2008年,湄洲島已建有交通、通訊、跨海供水、供電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點骨干項目,酒店、娛樂中心、海濱浴場等旅游服務接待設施30多項,綠化覆蓋率達到50.6%,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縣(區)、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區)和國家AAAA級旅游區、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交通線路:到達莆田汽車站後,換乘去文甲碼頭的車,從碼頭坐船即可到湄洲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