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源鄉位於武義縣西南部,全鄉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降,西南部屬中低山區,北東部為丘崗與溪谷相間地形。與桃溪鎮界上的白岩頭尖,海拔1098米,為境內高點,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

俞源鄉具有國家級保護單位占建築群的俞源太極星像村名噪全國。俞源太極星像村位於金華市武義縣俞源鄉境內,距縣城20公裡。俞源古村落布局奇異,充滿神奇。據考證俞源村是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像”布局排列設置的村落。俞源名勝古跡甚多,有始建於南的圓夢勝地——洞主廟,建於元代的“利涉橋”。明代的古墓,村口有600余年古樹林,尤為突出的是保存完好的大面積明、清古建築。俞源明、清朝出過進士,舉人、秀才等293人,現存俞源古詩百余首,宋濂、章溢、蘇平仲、馮夢龍、凌蒙初等名家與俞源有著不解之緣,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間文化活動“擎台閣”流傳至今。神秘的古村落,抹不去600余年的封塵,走進俞源猶如走入歷史的迷宮。省級風景名勝區清風寨、“十裡畫廊”劉秀壟、樊嶺腳的文昌閣都在木鄉境內。擁有豐富的古建築文化資源,位於俞源村的古建築是歷史文化保護區,有許多保護較好的古屋、屋檐、柱梁等雕刻優美、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