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地理雜談

導讀長達31米的佛涅磐像,下半身沒入岩中,引人遐思。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表現生活內容是大足石刻的一大特� ...

長達31米的佛涅磐像,下半身沒入岩中,引人遐思。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表現生活內容是大足石刻的一大特色。圖為"地獄變相"中的養雞女。

中文名稱:大足石刻
英文名稱:The Dazu Rock Carvings
編號:200-023

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VI),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於1999年12月1日入訊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位於我國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歷經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興盛於兩宋(公元960~1278年),延續於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其中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列,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齊名,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宗教、科學研究價值。

寶頂山十大明王組雕以有力、結實之藝術造型與神秘感吸引觀眾。

大足石刻保存了以佛教為主的宗教石刻100多處,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7處,共有造像1030個龕窟,6萬余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的石刻最為著名和集中。大足石刻在造像上與北方同時注重石刻、泥塑不同,大足石窟講究石雕,工藝精湛,因此其造像均為精雕細刻,美輪美奐。大足石刻的造像內容也十分豐富,既有佛教、道教和儒釋道“三教並列”的造像,也有歷史人物大型雕刻。而佛教造像比重最大,占造像總數的60%以上。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寶頂山和北山等處,道教造像主要集中在南山、半邊廟等處。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北2公裡處,建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62年)。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共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主要是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不同於中國早期石窟。北山石刻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公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該窟造像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北山136號窟的"文珠師利菩薩"文殊騎坐吼獅之上,給人以動與靜的強烈對比。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裡處,建於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寶頂山石刻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題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勝地,展現了宋代(公元960~1278年)石刻藝術的精華。其中的“釋迦牟尼涅磐圖”佛像長約31米,目前是我國最大的石刻半身臥佛,雕刻技藝精湛,線條柔美圓滑,曲眉豐頰的面容和碩壯豐滿的軀體給人一種典雅崇高、雄渾寬厚的神韻和恢宏的氣勢。

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南,始建於南宋(公元1127~1279年)時期,明清兩代稍有增補。南山石刻共有造像15窟,題材主要以道教造像為主。其石刻作品刻工細膩,造型豐滿,表面多施以彩繪。南山石刻是現存中國道教石刻中造像最為集中,數量最大,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一處石刻群。

吹笛女

石篆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南25公裡處,建於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至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石篆山摩崖造像共有造像10窟,是中國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合一造像群,在石窟中藝術極為罕見。其中第6號石窟為孔子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刻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氣勢宏偉。石篆山摩崖造像群充分體現了大足石刻中三教並列的特點。

石門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20公裡處,建於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石門山石刻共16窟,造像題材主要為佛教和道教中的人物故事。石門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佛、道教結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題材諸窟的造像最具藝術特色,在中國石刻藝術中獨樹一幟。

反映現實生活父母恩重經變相龕的組雕

遺產價值

大足石刻集中反映了唐宋以來中國晚期石刻藝術的發展和變遷,通過大量的石刻生動體現了儒、道、佛三家的共處共生狀況,以及民間宗教信仰的變化情況,這在國內石刻造像群中是極為罕見的。大足石刻不僅將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等處的石窟完整地整合在一起,彰顯出其整體性,具有典型價值,而且大足石刻因地處中國內地山區,過去交通不便,因此保存基本完好,除歷史上對少數雕像肢體殘損部分有過補塑外,未遭受大的人為和自然災害的破壞。

總之,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