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天壇

地理雜談

導讀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築之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天壇,建於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松環抱,是一組精美、莊嚴肅穆的祭祀建築群,無論在整體布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系,而這一關系在中國古代廟宇觀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系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齋宮又稱小皇宮,專供皇帝祀天齋戒時� ...

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築之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天壇,建於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松環抱,是一組精美、莊嚴肅穆的祭祀建築群,無論在整體布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系,而這一關系在中國古代廟宇觀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系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齋宮又稱小皇宮,專供皇帝祀天齋戒時使用。圖為齋宮東門。

中文名稱: 天壇
英文名稱: Temple of Heaven
編號: 200-021

天壇於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時期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天壇壇域近方形,南側兩角為直角,北側呈圓弧狀,體現中國古代對天地的認識“天圓地方”。天壇壇域由兩重壇牆環護,外壇牆南北相距1650米,東西相距1725米。內壇牆南北相距1243米,東西相距l046米。中心稱“內壇”,兩壇牆之間的地段,稱“外壇”,主要入口設在外壇西側。

鑄造精細的乾隆大鐘是珍貴的古文物,其鐘環雙龍頭是皇權的像征,它表示威嚴。

祭祀建築集中於內壇,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圜丘壇”,北部是“祈谷壇”。南北兩壇由一條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磚砌甬道——丹陛橋相連,組成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圜丘壇占地44.66公頃,由圓丘、欞星門、皇宮宇、神庫神廚、宰牲亭組成,每年冬至日,在此舉行“祭天大典”。祈谷壇占地72.34公頃,主體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神廚、宰牲亭、長廊,每年春季在這裡舉行“祈谷大典”,祈禱豐年。

內壇西天門內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環繞的宮城,名“齋宮”,是皇帝祭祀前“齋戒”期間居住的宮室。內有無梁殿、寢殿、鐘樓等建築,占地4公頃。外壇西部偏南有附屬建築“神樂署”(管理祭祀樂舞)和“犧牲所” (圈養牲只)。

用來焚化配祀供品的燎爐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裡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攢尖頂圓型大殿。該殿是按所謂“敬天禮神”的“天數”而建的。殿高九丈,勸九九”陽極數之意。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高18.5米,大頭直徑1.2米),古鏡式柱礎,海水寶相花柱身,瀝粉堆金,美觀壯麗,是一年有四季的像征。中層金柱十二根,像征一年12個月,外層有檐柱十二根,像征一日12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節令的像征。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像征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頂部的八根童子柱(短柱),則為三十六柱,像征36天罡。大殿寶頂有一短柱,叫雷公柱,是皇帝“一統天下”的像征。

祈谷壇皇乾殿

遺產價值

古代祭壇建築組群,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天壇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明、清建築技術、藝術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構件、圓形平面、形體巨大、工藝精制、構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國古建中罕見的實例。天壇又以大面積樹林和豐富的植被創造了“天人協和”的生態環境,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的實物,極具科學價值,是皇家祭壇建築群中傑出的範例。

齋宮正殿大廳內的編鐘

另一方面,天壇深刻的文化內涵,使之更具特色。天壇從選址、規劃、建築的設計以及祭祀禮儀和祭祀樂舞,無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成功的把古人對“天”的認識、“天人關系”以及對上蒼的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至。例如圜丘的尺度和構件的數量集中並反復使用“九”這個數字,以像征“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系。天壇祈年殿以圓形、以藍色像征天,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時辰,每時辰合兩小時)以及像征天上的星座——恆星等。處處“像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一種禮制建築,處處像天法地)式建築僅存的一例,是中國古文化的載體。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