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地理雜談

導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中文名稱:平遙古城 英文名稱: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編號:200-018 平遙古城於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位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中文名稱:平遙古城
英文名稱: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編號:200-018

平遙古城於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緣,距省會太原90公裡。平遙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相傳帝堯初封於陶,故平遙亦稱“古陶”、“平陶”。平遙境內的中都春秋時期是晉國古邑,戰國時屬趙。秦始置平陶縣,西漢置中都縣和京陵縣。北魏時,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名諱,遂改平陶為平遙。距今已有1400多年。

16世紀以來平遙古城成為中國北方一座商業重鎮,19世紀中後期達到極盛,一度成為中國近代金融業的控制中心。1824年,平遙商人雷履泰在城內首先創辦了日升昌票號,采用票號彙兌,代替了鏢局長途押運銀兩的解款方式,並且最早開始在彙票上特制水印,用來識別真偽。在日升昌的影響下,19世紀末山西票號發展到33家,分支機構遍布國內85個城市,以及日本、朝鮮、新加坡等國,分號總計400多個,號稱“彙通天下”。這一時期僅平遙城內的南大街和西大街,就設有20多家票號總部,占全國票號總數的一半以上,基本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彙兌業務。票號成為了平遙古城強大的支柱,帶動了平遙古城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大發展。

平遙古城是由完整的城牆、街道、店鋪、寺廟、民居等組成的一組龐大古建築群,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它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

古城總面積2.25平方千米,平面呈方形,東、西、北牆方直,南牆隨中都河之勢蜿蜒而築。平遙古城的城牆保存完好,根據史書記載推斷,平遙古城的始建至遲在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對原西周舊城進行了重築和擴修,內部用土夯實,外表全部用磚砌築,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多次的補建修葺,更新城牆,增設敵台,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城牆高為6至10米,牆頂淨寬3至6米,周長6. 9公裡。環周有72座敵樓,3000個垛口,像征著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在這裡,起著軍事防御作用的城牆,與孔子聯系在了一起,體現的正是古人所說的“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文以輔國,武以衛國”。

平遙素有“龜城”之稱,系取意於永久和吉祥。古城共有6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每座城門均為重門甕城,甕城頂建重檐木構城樓,城牆四隅築有角樓。南門曰“迎熏門”,被視為龜城之首,面向中都河,有“龜前戲水,山水朝陽”之意。城外原先還有兩眼水井,喻為龜之雙目;北門曰“拱極門”,為龜尾,地勢最低,城內積水都從這裡排出;東城牆上東門曰“太和門”,下東門曰“親翰門”;西城牆上西門曰“永定門”,下西門曰“鳳儀門”。東西4門,平行對稱,謂之龜的4條腿。上西門、下西門和上東門三座城門均向南而開,形似三條向前屈伸的龜腿,唯有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而開。龜像征著吉祥,據說是古人建造城時恐怕“吉祥”爬走,便將“龜”的左後腿使勁拉直,並繩索拴在距城10公裡的麓台塔上。可見,平遙的古城牆,寄托著人們企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

平遙古城的內部空間布局,體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傳統的對稱布局特點,貫穿了我國古代的封建禮制思想。古城以南大街為軸線,以市樓居中,按左城隍(城隍廟)、右衙署(縣衙)、左文(文廟)、右武(武廟)、東觀(清虛觀、道教)、西寺(集福寺已不存,佛教)的對稱式結構布局。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城隍廟街、衙門街構成“干”字型商業街,商業店鋪、票號等布於兩側。橫跨在南大街上的市樓高18.5米,為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它既是傳說中平遙古城“風水”所在,又是全城的制高點。該樓的始建年代無考,現存為清代康熙年間的建築,之後不斷有所修葺。

古城現存的傳統民居有3797處,其中有400余處保存相當完好。平遙民居既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傳統居住方式,又有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它有三種基本的建築形式:一種是木結構磚瓦房,一種是磚窯洞加木廊外檐,再一種是下層為磚窯洞,上層為木房的二層樓。一個宅院中全部築成窯洞式者,或是木構磚瓦者的情形很少,往往是兩種建築形式同時共存。平遙民居多為嚴謹的四合院,有明確的軸線,沿中軸線方向由幾進院落連綴而成,尤以二進院或三進院兼東西式偏院為多。院落中間多以矮牆、垂花門分隔。後院正房多為下層磚窯洞上層木結構的兩層樓式。所有民宅的牆壁全用白灰砌磚,粉牆黛瓦,正好襯托了市樓、廟宇建築群和縣衙等建築的絢麗色彩。

鎮國寺、雙林寺與古城牆並稱為平遙三寶。鎮國寺位於平遙城東北12公裡。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10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結構建築。殿內的五代時期彩塑是除敦煌之外國內僅存的五代彩塑,元、明時期的壁畫柔和、流暢,美學價值較高。雙林寺,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歷代多有修葺,現在保存下來的多為明、清建築。寺院坐落在一個3米高的平台上,呈城堡式,坐北朝南、占地14000多平方米。雙林寺以彩塑藝術精湛而著稱,殿內保存有宋、元、明、清歷代大小彩塑2052尊,大者數米,小者僅幾十釐米;浮雕、圓雕高低搭配,形式多樣,造型藝術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在人物性格刻劃方面,個性鮮明、逼真、生動,世所罕見,反映了12至19世紀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准,也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

遺產價值

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准,也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如平遙雙林寺中佛教、道教、儒教等廟宇建築都圍繞中軸線有機布置,這種三教同奉的現像,就是兼容並包的三晉文化的一個體現。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民居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

16世紀以來平遙古城成為中國北方一座商業重鎮,19世紀中後期達到極盛,一度成為中國近代金融業的控制中心。票號業的發展,帶動了平遙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大發展,促進了城市的建設,同時也對中國的近代史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現在的平遙古城是這段輝煌歷史的見證人,它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