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七首國歌

歷史

導讀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節性訪問,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因為李鴻章最早使用此曲,後改稱《李中堂樂》。這就是舊中國最早的一首國歌,歌詞為: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諸國宣稱立 ...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節性訪問,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因為李鴻章最早使用此曲,後改稱《李中堂樂》。這就是舊中國最早的一首國歌,歌詞為: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諸國宣稱立憲,以法律條文頒布了國歌,歌名叫《鞏金甌》,歌詞是: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鐵鳧藻。喜同胞,清時興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中華臨時革命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國歌,由沈恩孕作詞,沈彭年作曲,歌詞是:

“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5年,袁世凱篡奪了中華革命臨時政權,啟用《中華雄踞天地間》為國歌,歌詞是:

“中華雄踞天地間,廊八埏,華胄從來昆化巔,江湖浩蕩山錦連,勛華捐開堯天,億萬年。”

1916年,袁世凱下台。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國歌,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將《尚書》中的《卿雲歌》選作歌詞並作曲,全歌僅四句16字,歌詞是:

“卿雲燦兮,纖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中國歷史上第六首國歌是1930年國民黨政府根據孫中山先生1924年在黃埔軍校的訓詞為歌詞,由程懋銘作曲的《國民黨黨歌》。歌詞是: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國民政府時期還有第二國歌,是黃自作曲,戴傳賢作詞的《中華民國國旗歌》,歌詞是: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固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是: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