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6月23日上演“超級月亮”:比平時更大更亮

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6月23日天空中將出現一輪“超級月亮”,這個天像奇觀大約每14個月發生一次,下周末我們將可以看到更大、更亮的月球。關於“超級月亮”還有一些傳統經驗式的預言,比如會發生奇異的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海嘯、洪水、台風以及超強氣旋等。今年6月23日估計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那一天的月球將距離地球更近,月亮會比以往更大、更亮,月球軌道存在近地點和遠地點,兩者最大值相差大約3萬英裡,即4.8萬公裡,最近點達到35.4萬公裡。 地球上看到超級月亮奇觀時,月亮會比平時更亮,這是因為月球運行到近地點時恰逢滿月 目前,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並 ...

科學家繪制宇宙3D地圖:涵蓋30億光年太空區域

法國裡昂大學的海琳-科特伊斯與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繪制的本地宇宙地圖,名為“本地宇宙志”。“本地宇宙志”地圖涵蓋距地球大約30億光年的太空區域,包括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 科學家將星系的平面圖轉化成3D圖像。每一個星系都被賦予不同的色彩,代表與地球間的不同距離。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系呈深藍色,聚集在左下像限的處女座星系團和天爐座星系團內 本超星系團圖像,銀河系處在中央。本超星系團包含本星系群,由大約54個星系構成,包括銀河系和矮星系。它的引力中心在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之間的某個位置 一幅展示星系間高速流線的圖像。星系的高密度區域呈紅色 ...

一周太空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本周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公布了新一期的“一周太空圖”,一如既往包括了近期發生在地球和太空中受到關注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北美的風暴系統,國際空間站上的美景,以及火星上神秘的溝壑等等。 2013年6月3日,美國宇航員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利用國際空間站上的全景窗口拍攝外面的照片。他把自己和拍攝設備都固定在空間站上一個名為“Cupola”的觀察平台上,飽覽下方的美景。 這一觀察平台擁有7面大大的窗戶,這個10英尺(約合3米)長的穹頂形狀的觀測平台可以為拍攝者提供拍攝天體或地球無與倫比的絕佳視角,這裡距離地面的高度大約是400公裡。 ...

火星表面驚現神秘卵石軌跡 莫非出自上帝之手?

卵石軌跡 鳳凰科技訊 6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滾石無苔蘚,但在火星上它卻能神秘的遮蔽自己。這張美國宇航局的圖片顯示了滾過火星尼利槽溝區域的卵石的痕跡,現在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石頭的運動。 科學家將這張偽色圖片於6月7日放在《美麗的火星》微博客上,後者是由搭載在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HiRISE)照相機拍攝的高分辨率圖片集。圖片顯示了塊狀卵石在火星地表泥土留下的灰暗的鋸齒狀軌跡,該軌跡大約幾米寬,然後落下一個滑坡。在滾動過程中,一小把較小的岩石(圖右方)留下了虛線的軌跡。 這些岩石並非美國宇 ...

神十3名航天員漂浮進天宮揮手拍全家福

3名航天員相繼進入天宮一號後,向攝像頭揮手致意。 打開艙門前,聶海勝轉起了鑰匙。 聶海勝打開艙門准備進入天宮一號。 張曉光第二個“游”進了天宮一號。 3名航天員相繼進入天宮一號後,向攝像頭揮手致意。 在開啟艙門前,聶海勝利用失重環境轉起了鑰匙。張曉光看到後,忍不住玩起手中的器物來。兩人有說有笑,很是輕松。一些網友還俏皮地給兩人加了對白。 “曉光,你看好玩兒不,你也來玩兒一下?” “嗯,是挺有意思,我的也轉呢1 京華時報訊昨天16時17分,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飄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昨天13時18分 ...

哈勃望遠鏡揭示遙遠恆星爆發噴流立體結構

這三張圖像均為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展示了從一顆爆發恆星噴發出的物質在其周遭空間堆積的三維結構。 6月9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科學家們近期觀察到從一顆爆發新星上發出噴流的閃光,這道閃光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機會,讓他們得以繪制出從這顆恆星噴射物質的三維立體結構圖。 天文學家們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對近距離雙星系統“羅盤座T”進行了觀測,這是一個“再發新星”,上一次爆發發生在2011年4月份。 這種新星的爆發具有規律性,它是當在一個雙星系統中存在一顆白矮星(即一顆與太陽質量接近的恆星耗盡燃料後爆發形成的殘骸內核),由於其會不斷從其近旁 ...

通往火星之路還有多遠?

■ 將新聞進行到底 近日,“移民火星”計劃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議論。 雖然這一計劃從開始便像天方夜譚,到現在更像是坑人的陷阱,但全球報名的熱度還是反映出人類具有濃厚的“火星情結”。 一顆神秘的星球,為何會吸引全球的關注?登陸火星的夢想背後,有著怎樣的人文驅動?探索火星,對於我們的生命觀、世界觀、宇宙觀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為此,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從科技的角度為讀者“解密”火星。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再也沒有別的行星像火星那樣酷似地球了 雖然“移民火星”計劃看起來很不靠譜,但公眾報名之踊躍確實有些出人意料。為 ...

攝影師捕捉美麗奇特莢狀雲:可懸停空中數小時

這些不尋常的碟子一樣的白色團狀物懸停在高山之上,像動物又好似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運載工具。但實際上,它們不過是雲。這種被稱為莢狀雲的自然現像通常形成於山頂等高海拔的地方。 這些透鏡狀雲塊的學名是“高積雲”,它們是濕氣在高空濃縮的結果。氣溫下降,濕氣液滴在強風作用下沿陡坡上升,就會出現這個罕見的自然現像。這一獨特的大氣條件產生定義為莢狀雲的透鏡狀雲團。 雲被推向溫度更低的高空時,扮演著天然屏障角色的高山迫使雲快速濃縮。這是一座巨大或特別高的山脈一邊是濕潤氣候而另一邊是干旱氣候的原因。 俄羅斯攝影師丹尼斯-布克霍夫拍攝了這個令人印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