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點點的夜空,總讓人聯想到浩淼的宇宙。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看得見”的宇宙,僅僅占宇宙物質總量的一個零頭——大約5%,剩下的那些,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暗物質、暗能量……這些也正是過去幾十年來,全世界科學家孜孜以求的東西。宇宙之大,讓每個如你我般的平凡人嘆為觀止,但是,一想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半連看都看不見的宇宙裡,卻毫無辦法,總讓人感覺不是滋味。日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發現了可能是暗物質的有力證據。或許可以樂觀地期待,人類終有一天,將窮盡那個看不見的世界的秘密。什麼是暗物質?1932年,荷蘭天文學家奧爾 ...
在經過36年,180億公裡的漫長飛行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飛船目前已經接近太陽系邊緣,這艘飛船將有望成為人類首個飛出太陽系進入恆星際空間的飛行器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本月27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連續發表3篇文章,科學家們在這些文章中認為美國宇航局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目前已經抵達日球層的邊緣,這裡是太陽系的邊界地帶。因此這艘目前距離地球約180億公裡的飛船將有望成為人類首個飛出太陽系進入恆星際空間的飛行器。
愛德華·斯通(Ed Stone)是美國宇航局旅行者項目科學家,來自加州理工學院。他表示:“這一片神秘的,太陽系最後的 ...
這是非洲的西海岸,大西洋中加那利群島的一側出現了乳白色的漣漪。圖片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Terra衛星於6月15日拍攝。該衛星位於距離地球表面725公裡的高空,從那裡俯瞰,強風與陽光在海洋表面上共同造就出了奇妙的效果。
加那利群島是充滿岩石的火山群島,由於該群島的存在,使大西洋吹向非洲大陸的強勁西北風風向發生了改變,從而在島嶼西南側形成了“風的影子”。這些陰影呈現出獨特的螺旋雲軌跡,使海水表面或平靜、或蕩漾,同時也改變了陽光在海面上的反射效果。
這裡是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的夜空,綠色的極光就如同一座宏偉大教堂裡的管風琴。森林上面的天空也因為 ...
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美國宇航局與歐洲航天局聯合研制的“卡西尼”土星探測器讓我們明白了土星上巨大風暴的形成性質,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分析了探測器傳回的圖像數據,西班牙巴斯克大學行星科學家小組已經首次成功解釋了土星風暴的行為。一個土星年大約相當於30個地球年,土星上的巨大風暴可在全球範圍內構成影響,科學家也將其稱為巨大的白斑,是土星上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
“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拍攝的巨型風暴圖像,科學家對其形成機制進行了計算機模擬
早在1876年,科學家就對數千公裡寬的土星“大白斑”進行了最早觀測,卡西尼探測器的最新調查已 ...
藝術示意圖:恆星Gliese 667c周圍運行的“超級地球”。Gliese 667c是一顆紅矮星,它還有另外兩顆小質量伴星,在這張圖像裡可以在遠處看得到它們
北京時間6月2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天文學家們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一個獨特的系外行星系統,這個新“太陽系”可能擁有創紀錄的3顆宜居行星。對恆星Gliese 667C進行的最新觀測顯示,這顆質量約為太陽1/3的恆星擁有 5~7顆行星,其中有3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行列。所謂“超級地球”比地球要大,但是相比海王星或天王星則要小得多。
但是這還不是關鍵,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這三顆行星都位於這顆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也就是圍繞恆星周圍 ...
北京時間6月23日晚上7時12分,月球將運行到月球軌道的近地點,國內各地都出現了被稱為“超級月亮”的視覺現像。“超級月亮”上一次發生在2012年5月6日,下一次將出現在2014年8月11日。
6月23日晚8時左右,長沙市城北湘江上空,一架飛機剛好穿過超級當晚的月亮。
6月23日,北京,在故宮神武門前拍攝到的超級月亮。
6月23日,山西永濟,鸛雀樓與超級月亮。
6月23日晚,一輪圓月高懸在海南省海口市上空。當晚,時值月球全年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刻,月亮看上去呈現最大最圓狀態。
6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超級月亮在烏雲中露了個臉。
...
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道,6月16日,天體攝影師蒂埃裡-萊格特(Thierry Legault)在法國南部通過“高梁TOA-150折射式望遠鏡”,發現中國“天宮一號(微博)”空間站掠過太陽表面。
天體攝影師從法國南部拍攝“天宮一號”掠過太陽表面的情景
天宮一號掠過太陽表面的景像僅持續了不足0.5秒,它以時速26554公裡的軌道速率掠過,目前該空間站距離地球表面370公裡。
這張照片頗似《星球大戰》中的戰鬥飛船,同時能夠看到天宮一號和神舟10號的太陽能電池板輪廓。
6月17日,萊格特拍攝了第二組照片,他使用一個氫氣-阿爾法過濾鏡第二次拍攝到天宮一號,此次他將一部高速相機附加在望遠鏡 ...
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拍攝到一幅高達13億像素的高分辨率照片,揭示了位於好奇號正前方的夏普山全貌,讓科學家看到了這座可能隱藏火星生命信息的山脈全景圖像。為了拍攝這張13億像素照片,好奇號通過三個車載相機從不同的角度上拍攝,最終將照片進行了合成。好奇號火星車於2012年10月至11月間,在這裡拍攝到大量的火星圖像,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采用最新的照片合成技術將大量不同角度的照片合成,形成了蔚為壯觀的13億像素照片。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鮑勃·迪恩認為這張照片很好地揭示了火星表面細節,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