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位親朋好友見證,百名廚師全心烹飪,上百萬婚禮花銷,成千上萬的鮮花環繞⋯⋯我有幸在印度趕上了這樣一場無與倫比的婚禮。除了奢華的婚禮,嫁妝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印度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百萬甚至千萬的嫁妝成為女方父母最大的負擔,比較貧困的家庭嫁女兒基本要傾家蕩產。
邂逅印度教婚禮
身兼作家與心理分析學家的柯卡爾說:“要是世上有足夠的火箭和宇宙飛船,我敢說第一場大型太空婚禮肯定會是印度人舉辦。在印度舉辦婚禮,不僅是向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看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辦到最好,讓鄰居和親朋看了之後,捶胸頓足。”
印度婚禮的 ...
有吃又有拿褒忠鄉吃飯攤,人山人海,不僅現場吃到飽,還可大包小包帶回家,大人小孩吃得津津有味。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與平溪天燈、鹽水蜂炮並稱為台灣三大元宵民俗的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繞境祈安萬人“吃飯擔”6日熱鬧登場,萬人席地而食,今年主辦的褒忠鄉有才村總動員完成萬人共餐的盛事。
“5、4、3、2、1”雲林縣長蘇治芬帶領倒數,一聲“開動”,上萬人在農田裡享用平安油飯配筍干湯,人多感覺更好吃,盡管“風飛砂攪飯”,每個人仍吃得津津有味,小朋友滿嘴飯粒,家人還拍下“卡哇伊”(日語音譯,形容人或 ...
“大同”令人垂涎,而大同進程中勢必失去的種種大不同,似乎更值得貪戀。正如我們對特色民族文化的態度,越是日漸消彌,越是念念不忘。
網絡搜索“ 世界大同”,百度百科像模像樣地羅列出如下信息:時值信息經濟一體化時代,全球大同大體可行下列步驟:知識大同,網絡大同,通信大同,語言大同,文化大同,經濟大同,政治大同,軍事大同,法律大同,綜合大同。敬請網友合力互動,今生來世共促大同!
苗家
聽起來各種美好,一展人類社會的終極藍圖。但理想主義者們卻依然改不了一貫糾結不清的壞習慣:“大同”自然令人垂涎,而大同進程中勢必失去的種種大不同,似乎更值 ...
戴維正在精雕細琢
戴維正在展示他的傑作
這個模型讓戴維苦干了6個月之久
這艘“夢幻客輪”的模型由超過12萬根火柴杆打造而成
船體細節應有盡有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0日報道,為了紀念“泰坦尼克”號沉沒百年,一位退休的英國船員用超過12萬根火柴杆造出了這艘“夢幻客輪”的模型。
53歲的戴維•雷諾茲苦干6個月,使用了8盒膠水和5把刻刀才完成這份傑作。如果把制作該船用的所有火柴棍首尾相接順次排開,總長度可達約3英裡(約合4828米),相當於南安普敦水域的長度,而“泰坦尼克”號當年正是從那裡開始處女航的。
這個1:700比例的模型僅有5英尺(約合1.524米)長, ...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南市鹽水區有座“麻將廟”,利用瑕疵的五千張麻將牌砌成,供奉財神爺,春節期間許多游客慕名而來,稱奇之余不忘求財。
這間不到一坪(1坪=3.305785 平方米)大的“麻將廟”,設在大眾廟內,寬90釐米、高度僅170釐米,相當迷你,出自當地從事建築的潘錦山之手,當初純粹是突發起想,沒想到成了大眾廟特色。
大眾廟主委呂廣義表示,十多年前,有一名廟務委員從事麻將牌制造生意,制造過程常會有些不符合標准的麻將牌,不能賣卻又不知如何處理;潘錦山靈機一動,把麻將牌當磚塊,依照房 ...
昨天是正月初五,北京再次迎來新一輪煙花爆竹燃放高峰。受不利的擴散條件影響,昨晚北京空氣質量明顯下滑,城六區等地空氣質量由“良”轉為“輕度污染”,南部地區達“中度污染”,但都遠未達到除夕時的峰值。受除夕夜集中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北京27個監測子站中有15個監測子站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的小時濃度,在初一凌晨2點時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車公莊站PM2.5的小時濃度峰值一度達到1593微克/立方米,是前一晚6點時濃度數值(20微克/立方米)的近80倍。“今天夜間,受西南低壓控制,多雲轉陰,風力小,擴散條件一般,燃放煙花影響明顯。”昨天下午4點54分,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在其官 ...
從農業社會到如今的商品社會,中國人的社交態度在變化,社交的方式也在變化,可能唯一不變的,就是禮尚往來的傳統。然而實際上,這個傳統本身也無時不在變化。從最早的一筐饅頭就可以回娘家,到如今的大包小包、高檔禮品、數碼產品乃至購物卡……
春節送禮的變化,不僅僅折射著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經歷過的道路,同樣也表現出這個時代的陰陽兩面。面對當下各種豪華、貴重的禮品,很多人在選擇時,往往“只送貴的,不送對的”。如果“禮物”僅僅注重於“物”的價格,那麼,禮尚往來也就變了味道。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攀比不是傳統文化,也不是應該提 ...
過春節依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生活內容。(加拿大《環球華報》)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道,中國農歷春節悄然走來,華人無論走到哪裡,過春節依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生活內容。而今多倫多的農歷新年,已經成為當地多元文化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春節,早已超越了唐人街
很多新移民第一次在多倫多過春節,往往會想到熱鬧的唐人街,高高掛起的紅燈籠。現如今,多倫多華人過這個一年中除舊迎新的節日,雖然還是把唐人街當成傳統文化的像征符號,但已經無法全部代替。因為,春節,早已超越了唐人街。
因為,慶祝春節的已不僅僅是華人,而事實上,每年最早提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