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edwardxudezhi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2008年11月25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拍攝的一張圖片展示了這兩個巨型恆星最細致的畫面。該雙巨恆星系統位於相距地球7500光年的船底座星雲中。最亮的恆星被稱之為沃爾夫·拉葉星25(W25),屬於雙星之一,位於圖片中央。它旁邊則是Tr16-244,在其左上方還有一組三星系統。這兩個恆星系統都包含了特大質量恆星,其通過快速的氫燃燒,放射出巨大的光和熱。位於沃爾夫·拉葉星25左側的亮橘色恆星則要小很多,距離地球也近很多。-供圖:美國航天局(NASA), ESA(歐空局),以及西班牙安達盧克馬太空學院J.Mamz Apellaniz (J.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edwardxudezhi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二戰紀念閱兵式莫斯科2008年11月7日俄羅斯士兵身著二戰時期樣式的軍裝邁步穿過紅場,紀念蘇聯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次游行重演了1941年的紅場閱兵式,蘇聯部隊在閱兵完畢後即開赴前線投入與法西斯德軍和其他軸心國的戰鬥。幾小時後,共產黨員游行通過紅場慶祝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周年紀念,蘇共通過該革命取得了政府的領導權。-供圖:Denis Sinyakov /路透社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nenva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在中國中北部的甘肅萬像洞(上圖),研究人員發現一個石筍記錄下了曾經的季風活動。這塊岩石是由富含礦物質的水年復一年的滴落而成型的。研究人員稱,古代中國的興盛和衰微與季風的周期相吻合。2008.11圖片提供/美國科學促進會一項新的研究認為,中國幾個世紀以來的興衰與季風周期息息相關。這一發現的出發點,是最近在甘肅萬像洞中發現的已有2000年歷史的季風周期記錄。每年夏季,由季風推動的雨雲都要穿越中國,某些地區接近80%的平均降水量都拜其所賜。當季風減弱,雨水隨之減少甚至絕無,干旱隨之蔓延於幅員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sophiadyf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2008年11月5日 洛杉磯Barack Obama被描畫成‘超人’ 出現在洛杉磯一處海報上。11月4日贏得決定性勝利後,這位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獲選總統可能的確需要些近乎超人的能力,才能克服他領導的國家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金融危機、恐怖主義威脅以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世界各地的支持者為奧巴馬的獲勝歡呼不已,其中有他肯尼亞的親戚、印尼母校的學生們,還有日本奧巴馬市的居民。供圖:Gabriel Bouys/法新社/Getty Images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jackk168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2008年 11月6日 不丹 廷布28歲的新不丹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接收了客人的祝福。在這周四,旺楚克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在位國王。在一座俯瞰廷布山谷的宮殿中,這位牛津高材生在古老佛教儀式中宣誓就職。旺楚克的父親,52歲的前國王2年前讓出王位是為實現他改革和現代化這個傳統忠實的亞洲國家計劃中的一部分。 ...
先秦:秦國攻魏殺8萬人,戰五國聯軍殺8萬2千人,伐韓殺1萬人,擊楚殺8萬人,攻韓殺6萬人,伐楚殺2萬人,伐韓,魏殺24萬人,攻魏殺4萬人,擊魏殺10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前262年擊趙白起殺盡42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又攻趙殺9萬人。TOTAL: 1502000人秦朝:守五嶺用兵50萬,防匈奴30萬人,修長成50萬,造阿房宮秦皇陵殉葬130萬人。秦末農民戰爭1400萬人,前207年項羽坑秦降兵20萬。TOTAL: 16800000人漢朝:匈奴戰爭400萬人,漢末混戰3859萬人。TOTAL: 42590000人三國: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4607萬,西晉建國前90萬。TOTAL:46970000人西晉:八王之亂80萬人。齊代建立前戰爭900萬人。TOTAL:9800000人南北朝:北周建立前 ...
養心殿前十六太監合影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特殊的群體——太監。不過,這些深居宮廷的太監卻並非都是中國人。近日,一篇有關中國歷史上外籍太監的文章通過網絡廣為流傳,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和關注。 深宮之內,外籍太監究竟從何而來?他們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其生活狀況又是怎樣?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趙興元向記者講述了這些外籍太監的特殊身份以及隱藏在他們身後的歷史。外籍太監多出於政治需要,在本國閹割後,被送到中國文章講述的外籍太監名叫樸不花,高麗人。據《中國歷史未解之謎全記錄》一書中記載,樸不花在7歲時被淨身送進了元朝的皇城內 ...
法國15世紀民族英雄聖女貞德深得世代法國人民愛戴,已成為法國民族精神的像征。而據信是貞德的遺骨則珍藏在法國一家博物館內。不過,據美聯社17日報道,通過一些先進科技手段,研究人員初步斷定,遺骨並不是聖女貞德。冒牌遺骨?法國一個專家組對據稱的貞德遺骨進行了6個月仔細研究,分析遺骨生物化學特性與分子構成,初步確認它並非聖女貞德的遺骨。不過,鑒於研究仍在進行,專家尚未做出最終定論。接受檢驗的“遺骨”包括一根15釐米長的肋骨、衣物殘留物和一根貓腿骨。檢測組組長、雷蒙-普安卡雷醫院資深醫生菲利普·沙利耶17日接受采訪時說:“那塊15世紀遺留下來的亞麻片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