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漢普郡範堡羅國際航空展現場,維珍銀河掌門人理查德-布蘭森手拿“太空飛船二號”的模型
布蘭森的女兒霍麗,手拿“運載火箭一號”模型
布蘭森在範堡羅航空展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講話
2013年底,布蘭森與兒子薩姆和女兒霍麗將成為維珍銀河的第一批游客,進入距地面60英裡(約合96公裡)的太空
由於失重,布蘭森和其他游客將體驗自由飄浮的感覺。結束太空之旅後,“太空飛船二號”將像滑翔機一樣返回航天港
維珍銀河11日宣布目前已經有529人簽約體驗太空游,據信包括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
“白色騎士二號”搭載“太空飛船二號”,在空中飛行
7月13日消息,英國 ...
烏克蘭研發人員發明的超級手套
研發人員在做演示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0日報道,一組烏克蘭研發人員發明了可將手勢轉換為聲音的高科技手套,這將大大提高聾啞人的生活質量。
這一新發明被命名為“暢所欲言手套”,其內安裝了一套復雜的傳感器網絡,可識別手部動作,並將其“翻譯”成符號,之後一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會再把這些符號轉換成聲音,從而完成了用手勢來說話的過程。這款發明依靠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使用者可以自己設計手勢讓應用程序加以識別。
發明者希望手套能提高世界上數百萬有語言與聽覺障礙人群的生活質量。該項目程序員奧西卡說:“那些有語言和聽 ...
智利的牙科專家近期研制出一種新的化學物質,可以有效防蛀。(資料配圖)
據英國媒體7月10日報道,智利的牙科專家近期研制出一種新的化學物質,可以有效防蛀,讓人們永遠不用去看牙醫。
這種分子被命名為“Keep 32”,意思是保護人類口腔的32顆牙齒。在實驗中,該物質能在1分鐘內清除口腔中所有可能引起蛀牙的細菌,從而防止牙齒的損壞。
牙膏、漱口水、口香糖等牙科保健產品都可以添加這種“強力清潔劑”,甚至食品中也可以添加。這樣在進食時,也可以同時預防蛀牙問題。
“Keep 32”已經測試了7年,現在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人員說,該產品有望在14至18個月內上市。目前 ...
東京大學的幾位研究人員研制出了一種尚具爭議的投影屏幕,號稱“世界最北———僅用一個肥皂泡制成。
實驗人員最初進行這一項目的目標,是為了創造出各種材料的視覺模擬效果,有人一時衝動提議用肥皂泡來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他們發現要將圖片投影到肥皂泡上,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因為肥皂泡極不穩定,而且光線在穿過一個肥皂泡後仍不會發生改變。
為了解決肥皂泡不穩定、會突然破碎的難題,研究人員用糖、甘油、肥皂、表面活性劑、水和牛奶等多種物質混合,制造出一種膠狀混合物,令肥皂泡的表面非常有張力且具有可塑性。研究人員稱,這時的肥皂泡就算用手指穿過去 ...
最後一個數字光學模塊(DOM)被導入冰立方望遠鏡所在的冰下鑽洞。冰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建在南極苔原地下深處,靠近美國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
冰立方借助冰下鑽洞內的一系列傳感器進行觀測,靠近冰面的部分擁有兩層探測器。圖片右下為埃菲爾鐵塔,一大一小彰顯出冰立方的巨大體積
左為一幅藝術概念圖,展示了穿過冰立方望遠鏡的“契倫科夫光錐”。右圖中,冰立方環繞AMANDA探測器(黃色圓柱),後者為一個較小的中微子探測器。圖片中的彩點代表冰立方探測到的中微子的移動軌跡
7月12日消息,在南極地下8000英尺(約合2438米),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名為“冰 ...
模擬圖
地震來臨前,市民將通過智能手機、電視、廣播提前收到預警消息,第一時間疏散避難;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將提前停止行駛,減少次生災害……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獲悉,成都市地震預警系統項目建設已正式啟動,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將為正在建設的成都地震預警項目提供核心技術。
這也是中國首個開建的城市地震預警系統項目。
研究表明,提前3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提前10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將減少39%。
大成都範圍新建57個預警監測台站
地震預警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密集地震監測預警台網,當地震在震中發生後,在破 ...
7月8日,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設計嬰兒”睡著了。
日前,一個特殊的女嬰在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呱呱墜地。她,是我國首例成功通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誕生的β-地中海貧血結合白細胞抗原系統配型單胎。她一出生就身負重任,不僅圓了父母多年心願,更給自己的姐姐——一名14歲的重症地貧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為救重症地貧女兒 三度懷孕均失敗
14年前,廣州市民馬女士和先生滿心歡喜地迎來了女兒婷婷。然而半年後,婷婷被查出患有重症地貧。此時,懷孕前沒有做過任何檢查的馬女士夫婦才知道,自己原來都是地貧基因的攜帶者。按照科學規律,他們生下來的寶寶將有75%的機會 ...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
倫敦奧林匹克水上中心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辰越︱北京報道
倫敦東區,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主戰常
在過去400年,這裡是工業污染嚴重的“重災區”,如今正寄望於倫敦奧運會的舉辦而擺脫“城市傷疤”的別稱。
六年前,正是憑借著“奧運遺產”概念,已經舉辦了兩次奧運會的倫敦,得以在一干強勁對手的貼身肉搏中脫穎而出。為了處理奧運會遺產,尤其是賽後場館的利用,3月28日,倫敦專門成立了奧運遺產公司。
圍繞“遺產”這個主題,倫敦奧運的籌備階段,大到場館設計,小到設施的材料選擇以及能源供應,無不體現著環保和可持續的理念,也凝聚了無數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