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只需按照軟件指示拍攝23張裸露皮膚圖片,即可獲得診斷結果。
據美國媒體7月17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研制出了一款可以“看脖的iPhone手機軟件。它能夠通過拍照來檢測使用者的全身皮膚是否健康,從而盡早發現皮膚癌等致命皮膚疾病的征兆。
這款智能手機軟件名叫UMSkinCheck,同時具備照片分析比對和定期提醒功能。使用者可按照軟件的指示用手機拍攝23張全身各個部位的裸露皮膚照片,並接受一個風險評估測試,然後便會獲得一系列經軟件排查後產生的皮膚狀況比對圖。
這些圖片將使用者的裸露皮膚畫面與皮膚癌臨床症狀圖片進行比較,方便使用者通過對比圖片來判斷 ...
“雲計算”是一個既時尚,又難懂的概念,它不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商業、生活模式的體現方式。
在計算機發達的現階段,“計算”要比“數據”方便的多。“數據”變得越來越臃腫,想像一下,復制1PiB(1PiB = 1024TiB)數據的成本,以及存儲這些數據的成本。比如,一個簡單搜索請求,依賴一個規模極為龐大的計算機後台索引數據庫,搜索出來後,人們需求的信息卻很校而雲計算的目標是把數據庫都拿到網絡上。“雲”就是網絡,網絡就是計算機。雲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服務,而提供 ...
枯坐辦公室,屁股被釘在椅子上,眼鏡被釘在屏幕上——不但有害身心健康,更阻礙了靈感的爆發和活力的綻放。如果辦公室也能動起來,會是怎樣的一種全新感受?邊跑步邊辦公,邊散步邊辦公,甚至還有人提醒你:“坐正一點小心脊柱1科技,給枯燥的工作時光增添了無限的新樂趣。
散步去:背著“辦公室”到處走
舊金山設計師Nick+Beau的近日在其個人網站上公布了一個有意思的創意:一款打開就能變成“流動辦公室”的筆記本電腦包,這下那些經常出差或者在野外工作的人群有福了。設計師表示,因為目前城市WiFi無線的普及給了人群更多的自由選項,引入這樣一種設計可以使人們走出 ...
藝術示意圖:先驅者號飛船正飛向太陽系的邊緣
根據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建議,先驅者10號和11號上都攜帶了由薩根親自設計的一個小小金屬銘牌,上面標明了它們出發的時間和地點,這是考慮到當它們飛出太陽系,在茫茫宇宙中飛行時,有朝一日可能遭遇其他外星文明的飛船。根據它們設定的航向,先驅者10號飛船正向著金牛座畢宿五飛行,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大約200萬年後抵達那裡
1973年12月4日,科學家們一片歡騰:隨著先驅者10號飛船高速接近木星,它發回的圖像上木星顯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PICS(先驅者圖像轉換系統)開始工作,它的屏幕上先是顯示出一個點,隨後點越來 ...
新款運動飲料連同全新自動冰鎮易拉罐有望於2014年在全美上架
據美國媒體7月16日報道,20年前,米切爾·約瑟夫開始致力於挑戰現代科技的一大難題:如何能讓易拉罐自動冰鎮其中的啤酒。如今,約瑟夫向世人交上答卷,由他所設計的易拉罐能在數分鐘內使罐內液體冷卻。
在約瑟夫最初的設計中,自動冰鎮易拉罐的制冷效果主要源自一種名為HFC-134a的冷卻劑,該冷卻劑屬溫室氣體之一,其所能產生的溫室效應高於二氧化碳1400倍。丟棄這樣一個易拉罐等同於向大氣中釋放一輛汽車行駛500英裡(約804.7千米)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這是不能被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規定所接受的。也就是說,約瑟夫 ...
身患白血病的盧卡斯正在接受檢查(來源:中國青年報)
身為研究白血病的醫師,盧卡斯·沃特曼(Lukas Wartman)一度對自己患有的白血病一籌莫展。
與許多患者一樣,這個美國年輕人嘗試過一切傳統的治療方法。他進行了骨髓移植,反復接受化療,卻始終沒能打敗癌細胞。生命危在旦夕之際,他的同事毅然決定出手相助。他們所做的,並不是簡單的募捐,而是為盧卡斯測試癌細胞的完整基因圖譜,從而揪出頑固的病根。
這群同事可並非等閑之輩。和盧卡斯一樣,這群來自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致力於探索癌症與基因的關系。
“為什麼不拋出我們擁有的一切,來看看到底是哪個 ...
“好奇”號火星車將於8月6日登陸火星,對火星展開為期兩年的探測。
據新華社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6日說,“好奇”號火星車定於8月6日在火星著陸,對火星作兩年探測,確定這顆紅色星球上是否曾有微生物。
耗資25億美元
美國航天局科學探索司副司長約翰·格倫斯菲爾德說,把“好奇”號送上火星是航天局無人飛船行星探索史上“最艱難”項目,“挑戰雖大,團隊的專業和決心讓我對著陸有信心。”
“好奇”號火星車有6個輪子,體積與小汽車相當,質量將近900千克。“好奇”號由核燃料提供動力,搭載10套科學儀器,桅杆上安裝高分辨率相機和激光器,能夠在最遠7米處探測目標物體。
...
未來能源?美國國家點火裝置負責人摩西表示:“它正全面運作。科學家在清潔聚變能源的探索上邁出重要一步。”
這個脈衝只持續230億分之一秒。這個激光陣列不是朝著一個目標發射的。但2年內,科學家將朝著一個1毫米氫球發射這192束激光。
一位藝術家的構想圖展示了美國國家點火裝置“點燃”192束激光陣列時產生的反應。本月制造的這個脈衝並非針對一個目標,但科學家最後會在一個1毫米氫球中用這些激光引發一個聚變反應。
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的設備。美國國家點火裝置的目標是成為首個用聚變反應實現“得失相當”目標的設施,從而產生比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