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望看到的居留地,每兩年有4名宇航員通過單程任務來到這裡(科技配圖)
這項任務開始時,2018年將會發射一顆登陸器,用來觀察這顆行星,尋找合適的登陸點(科技配圖)
“日前,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的公司宣布啟動計劃在2023年把4名宇航員送上火星的“單程之旅”。在目前收到的37000多個報名意向中,中國人達到了450多名。這些中國報名者只是說說而已還是認真地對待這一選擇?是什麼力量驅動他們參與這項不一般的冒險?”
中國人參與願望強烈但知之甚少
本報記者采訪到的4個報名者來自不同年齡段,從18歲到40歲,他們都清楚認識到這是一次單程之旅,依然表示願意前往。不僅 ...
美國軍方的自主實時地面全域監視成像系統(ARGUS-IS)從1.75萬英尺(約合5334米)高空拍攝的一幅圖像。ARGUS-IS能夠對一座中型城市進行實時監控,像素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1800MP
這幅圖解解釋了美國軍方的ARGUS-IS成像系統如何將數百個數字成像傳感器獲得的影像拼接在一起,進而對一個面積巨大的地區進行實時監控
ARGUS-IS監視系統由368個數字成像芯片構成
ARGUS-IS能夠自動追蹤所發現的任何移動物體,包括車輛和步行者。此外,這一系統還能給目標標注上色彩方框,一目了然
獲取視頻後,ARGUS-IS將其傳輸給地面,畫面最後呈現在指揮室的觸摸屏幕上
操作人員可以打開一個窗口,對畫面中的任何區 ...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加州附近的測試基地內出現了一個巨型飛艇,這是美國軍方資助研制的一款新型航空運輸平台,可進行垂直起飛和降落,而不需要傳統的跑道,其命名為“雷鳥2號”。飛艇具有垂直起落等特點,該型飛艇起飛重量是大型運輸機的三倍以上,航程可超過數千公裡,對航空運輸而言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在測試基地內,工程師進行了“雷鳥2號”飛艇的首次系留測試,懸空高度只有3.6米左右,時間為數分鐘。
美研制“雷鳥2號”超級飛艇,未來可將重型裝備空運至前線或交通不便的地區
根據飛行工程師介紹:“操縱飛艇最大的挑戰是要能在極端的天氣 ...
英國科學家制造的名為“雷克斯”的仿生人,其四肢和器官來自世界各地
擁有一個仿生肢的貝托爾特·邁耶博士與雷克斯舉杯共飲
2月1日消息,近日,英國科學家利用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造假肢和器官,制造出了一個名為“雷克斯”(Rex,機器人外骨骼的簡稱)的仿生人。據悉,該仿生人高6英尺(約1.83米),造價約為1百萬美元。
“雷克斯”是科學家為英國第四台(Channel 4)的一部紀錄片所打造的,據稱該片旨在探索技術發展能夠達到何種程度。不過,雷克斯也引起了倫理道德方面的爭議。先進的假肢和人工器官研究意味著,科學家不僅很快就可以對身體部件進行替換,而且可以對其加以改進。
在1970 ...
“微針塊”能夠嵌入到皮膚裡,藥物能夠逐漸被注射到體內。
一提起打針,人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針頭扎到身上的疼痛,不過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成為歷史。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9日報道,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已成功研制出一種名為“微針”的注射設備,能夠避免注射藥物時的疼痛感。
研究人員表示,使用微針進行注射不僅能減少疼痛,而且安全度更高,因此它有望成為新一代的注射方法。此外,這種設備還能用於一些比較危險的疾病(如艾滋病)的DNA注射。
藥物能夠通過極其微小的針頭滲透到皮膚裡,並送達患者體內。
在使用微針時,需要首先把藥物 ...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獲得的數據,加州在未來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99.7%。
千百年來,難以預期的地震災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有一種感應器能夠准確“把握”地殼運動“脈搏”,並搶在山崩地裂幾十秒前發出警報,或許就能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9日報道,美國地質勘探局在加利福尼亞州主導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日前正式面世,最早可提前一分鐘發出大地震警告。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獲得的數據,加州在未來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99.7%,發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為46%。其中,長約810英裡(約合1300公裡)的聖安德裡亞斯斷層附近區 ...
鳳凰科技訊 1月31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日美國五角大樓高層決定研發一種小狗腦部掃描技術,用於挑選適合武裝部隊的“戰爭犬”。圖1 美軍成員麥克•福賽思(Mike Forsythe)和他的愛犬卡拉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記錄,他們從9千米高空跳下,成為“高空人/犬空降第一”。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進行的名為FIDOS(也即“研發優秀服務犬的功能性成像”)科研項目,將利用磁性成像共振器掃描尋找具有潛力的犬類。研究人員將通過掃描狗狗大腦選擇較聰明的候選者,繼而選擇“最佳服務犬”,同時“實時神經反辣將幫助對狗狗進行優化訓練。“該項目將利用神經成像,檢測犬 ...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鑽石並不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材料,目前,1月份出版的《自然》雜志撰文指出一種最新材料已超越了鑽石的硬度。
科學家最新人工合成納米等級的立方氮化硼,其硬度已超越鑽石,成為世界上最硬的物質
來自芝加哥大學等多所高校科學家組建的一支研究小組指出,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是將氮化硼微粒壓縮成一種超堅硬物質形式。科學家測試結果顯示,這種透明的材料甚至超越了鑽石的硬度,其維氏硬度達到108 GPa,而合成鑽石的維氏硬度為100 GPa,並且該材料是商用立方氮化硼硬度的兩倍。
這種材料的最大秘密在於納米結構,田永軍(音譯)和其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