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照鏡子,有人因為愛美,有人因為無聊,還有人覺得自己不夠漂亮,希望改變。
英國研究人員說,無論理由如何,長時間照鏡子都會給人帶來壓力。
兩次測試
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心理學家說,一些人患有身體畸形恐懼症(BDD)。這類患者強烈認為身體某部分不好看並誇大這些“缺陷”。但在別人看來,他們可能沒有什麼地方跟別人不一樣。
這種疾病的患病原因不明,不過大多數患者有抑郁症史。不少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會畫很重的妝或穿很多衣服,以掩蓋“缺陷”。同時,他們還會不停照鏡子,以防“缺陷”被人發現。
為研究照鏡子對這些人的影響,精神病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招 ...
硅谷企業家的埃隴馬斯克最近逢人就說,他要在火星退休。
他不是開玩笑。走進SpaceX在加州霍桑鎮的工廠,1500個工程師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門邊掛著的是一幅巨大的火星照片。在這個巨大的前波音747制造工廠裡,停放著獵鷹9號火箭以及膠囊狀的太空船,他們稱之為“龍飛船”。按照計劃,龍飛船應該在今年2月初攜帶物資被獵鷹9號火箭送上國際空間站為其補充給養,因為需要更多的准備被推遲。畢竟這將是私營公司飛船首次與在軌實驗室對接。
這是SpaceX與美國航空局(NASA)簽訂的16億美金合同的一部分,馬斯克已經簽好了超過30多個價值共30億美金的合同。最近,他們把龍太空艙內部細節圖放 ...
宇宙這麼大,如果只有我們,那是不是太浪費地方了?但是既然宇宙中還存在著其他的生命,那麼它們在哪兒呢?
飛往無盡太空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當人類最終滅亡,這些小小的孤獨飛船將成為我們曾經存在過的唯一證明
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對於外星文明的搜尋工作一直以來受到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的困擾,這就是“費米佯謬”。費米是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學家。簡單的說,費米佯謬就是一個小問題:它們在哪兒呢?我們的銀河系是如此巨大,如此古老,我們估計在這樣一個巨大的體系內至少包含有1000億顆行星。偉大的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經借 ...
腦神經
2月9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利用波束灼傷敵人皮膚的定向能武器以及提高士兵作戰能力的大腦刺激技術,聽起來,這些武器裝備似乎帶有科幻色彩,但一個專家小組表示神經系統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的進步能夠使其成為一種可能。
這個專家小組指出測繪大腦活動和利用刺激物操縱大腦反應的能力快速提升,能夠改變戰爭的面貌。這些專家將目光聚焦神經系統科學研究成果在未來軍事衝突中的應用前景,他們指出尖端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應該意識到,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夠在戰場得到應用。
專家組負責人、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生化藥理學教授羅德-弗洛維博士表示:“我們 ...
家住達拉謨康塞特的羅伊-梅洛爾和他的妻子蘇珊已經加入這個隊伍,成為第200名捐獻者
科學家需要痴呆患者和健康人士的大腦,這樣他們就能找出導致痴呆的原因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腦庫是一項耗資200萬英鎊(318.22萬美元)、名為大腦痴呆研究計劃的組成部分
2月9日消息,研究人員呼吁更多人為科學事業捐獻大腦,用來幫助對抗痴呆。這項呼吁是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發出的,它希望獲得更多支持。目前該組織已經招募到第200名大腦捐獻者。
該校的腦庫是一項耗資200萬英鎊(318.22萬美元)、名為大腦痴呆研究計劃的組成部分,該計劃旨在收集腦組織,幫助科學家對抗痴呆。家住達拉謨康塞特的羅 ...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項新技術,利用熱量向電腦硬盤寫入數據,速度是當前硬盤的數百倍
這項技術利用熱量存儲數據,而不是磁場,其速度更快,能效也更低
這項新技術利用超短波熱脈衝而不是磁場,向硬盤寫入數據
2月9日消息,美國紐約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項新的電腦硬盤數據存儲技術,利用熱量存儲數據,而不是磁常這項技術每秒可存儲數千G數據,速度是當前硬盤的數百倍。由於存儲過程無需使用磁場,這項技術同樣能夠降低硬盤的能耗。
利用熱量向硬盤寫入數據是此前無法想像的。紐約大學物理學家托馬斯-奧斯特勒表示:“我們並沒有采用磁場向一個磁存儲介質存儲數據,而只 ...
新款隱形眼鏡的大體結構
之前研發的“虛擬現實頭戴式耳機”體積大,且戴上後前方視野受影響
看過3D電影的人大都嘖嘖贊嘆高科技所帶來的震撼視覺效果,美國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把3D技術應用到隱形眼鏡上,實現人們在戴上這款產品後邊走路邊觀看有立體效果圖像的夢想,該研發成果最早預計在2014年推入市常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3日報道,新型隱形眼鏡由美國Innovega公司和國防先進技術研究計劃署(DARPA)聯合研發,其鏡片采用了納米技術,上面裝有用於播放影像的內置半透明屏幕,不僅不影響佩戴者的正常視野,還能增強真實場景的顯示效果。使用時不需要電力支持,因此不會 ...
此次手術中使用的3D立體打印人造下頜骨。
技術人員可根據移植患者的具體需求來設計骨骼部件的效果圖,然後利用高精度的鐳射槍來熔解鈦粉,並將它們一層層地噴塗疊加起來,最終形成一個立體的人造骨骼部件成品。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道,世界上首例由3D打印技術制作的人工下頜骨移植手術細節日前公布。移植手術於去年6月在荷蘭進行,接受移植的病人是名患有骨髓炎的83歲女性。術後她的恢復狀況良好,新的下頜骨並未影響她的語言表達和進食能力。
這項新的人造骨骼3D打印技術由比利時公司LayerWise和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開發研制,而器官制作過程被稱為“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