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nenva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突吻鯨(圖中正在水面呼吸的動物)的一對卷曲的牙齒會不斷進化,用於與其他的雄性鯨戰鬥,並借此吸引雌鯨的注意。科學家對突吻鯨嘴外部的這對奇怪的獠牙感到困惑,因為這對獠牙並不用來獵食。攝影:斯科特·貝克/俄勒岡州州立大學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突吻鯨(圖中正在水面呼吸的動物)的一對卷曲的牙齒會不斷進化,用於與其他的雄性鯨戰鬥,並借此吸引雌鯨的注意。雌鯨被雄鯨獠牙所吸引——這種表面行為,可能會刺激新物種的產生。本文的共同作者,來自俄勒岡州州立大學海洋哺乳動物學院的研究員斯科特·貝克表示: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nenva2008.12.16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英國南岸偶遇的一片琥珀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蜘蛛網。業余古生物學家傑米·希斯考克斯在塵封的沉積物中發現了這塊琥珀,並交到了牛津大學的團隊手裡。在此之前,已知的含有古生物體的最古老琥珀成型於中白堊紀(大約1億2千萬年前)。不過牛津的馬釘布萊澤和勞拉·柯頓將“窺視琥珀的窗戶”推後到了1億4千萬年前。那正是恐龍的全盛時期。科學家用計算機合成圖像技術制作了“極致精美”的化石結構細節圖,即圖中呈現的蛛絲軌跡和聚落叢林。初期觀察顯示,琥珀裡的蛛絲與現代蜘蛛產出的蛛絲相似。攝影: ...
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cathelindan2008年12月18日考古學家揭開了在位於意大利西西裡島的古希腊城邦Himara附近發現的埋葬了公元前5世紀戰士骸骨的數千大規模墓葬的真實面貌(閱讀全文) 在這些墓穴中還發現有箭頭,兩耳細頸罐和手握“奶瓶”的嬰幼兒遺骨。 考古隊首席考古學家Stefano Vassallo說:“Himara可能是存在於西西裡最大的古希腊墓地。”這只考古隊在九月獲得了這一重大發現。 研究人員認為墓穴中的成年骸骨應來自於根據出生在哈裡卡那索斯城的古希腊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描述的,公元前480年,在Himara進行的對抗迦太基人的戰爭中陣亡的戰士遺體。——照片由Stefano Vassallo ...
甘肅發現一種史前獵豹新物種化石.肯尼亞的獵豹.據國外媒體報道,上海科技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甘肅發現一種史前獵豹新物種化石,表明最古老的獵豹來自中國而不是北美。這是史前獵豹新物種的一個近完整的頭骨,其大小和形狀類似於現代獵豹的頭骨。但它的一些牙齒特別原始,這表明這種學名為“Acinonyx kurteni”的中國獵豹處於獵豹進化史的早期階段。其它形形色色的特征還表明其頭骨相對其長度來說是一個大腦殼,還有加大的前竇。我國這一重大發現發表在12月30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獵豹這種最快的陸地動物以112公裡每小時的衝刺速度追捕獵物。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 ...
據《紐約時報》報道,一直以來,吸煙的父母在吸煙時往往會打開窗戶或者排風扇來排除空氣中的二手煙,並以為這樣就不會對他們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然而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卻發現,還有一個問題會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這個問題就是“三手煙”。煙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和顆粒會吸附於吸煙者的頭發和衣物,地毯和毛毯中也會存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雖然通風可以使得煙霧排到屋外,但是殘留物包括重金屬,致癌物質,甚至放射性物質卻停留下來了。大量的氰化氫,甲苯,砷,鉛等有極高的致癌的可能。幼兒很容易接觸到這些有害物質,尤其是當他們在地板上玩耍的時候。波士頓MassGeneral兒童醫 ...
新華網西安1月1日電 題:中國考古學家初步揭開秦始皇陵地宮營建的神秘面紗新華社記者馮國根據幾十年的考古勘探、發掘與研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日前首次提出秦陵地宮的營建主要分“六步走”,即建設排水設施、挖掘墓壙、布置墓室、券砌石頂、墓頂封土和回填排水渠等,初步揭開了秦陵地宮營建過程的神秘面紗。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從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歲開始營建,前後38年時間動用數十萬人力。“從秦始皇陵建設工程總體上看,由於工期時間長,人力有保證,秦陵可說是統一規劃、同時動工的。”曾參加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田野考 ...
近日,江西省婺源縣紫陽鎮一名收藏愛好者收藏到一件清代的竹衣馬甲。這件竹衣馬甲長57釐米,寬55釐米,重約1兩,由細小竹管串編而成。據文物專家稱,竹衣馬甲俗名隔汗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氣和隔汗功能。新華社發(王國紅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