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塞墓位於陝西省城固縣城西3公裡處的博望鄉,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張賽的陵墓,現為張騫紀念館,屬陝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坐北向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呈長方形,面積為712平方米。封土高5米南北長13米,寬8米,呈覆鬥形。墓周砌以石基,防水浸蝕。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高182釐米,寬80釐米,上刻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干隆時陝西巡撫畢沅所立。左側有碑“漢博望侯墓碑記”,為清光緒時城固知縣胡瀛濤立。右側一碑,上刻“張氏後商”諸名。周圍有古柏環繞,墓前有石碑四通、漢代石虎一對,雕工粗獷,姿態雄偉, ...
漢代大型陶俑,1965年,在陝西鹹陽楊家灣漢墓的十一個陪葬坑中出土。內有彩繪騎兵俑五百八十三件,步兵俑、人俑等一千九百多件,鎏金車馬飾一千多件。陶俑作五列四行排列,前三列六坑為騎兵俑,後二列四坑為步兵俑、人俑、文官武土和舞樂雜役等。陶俑形體比秦皇陵兵馬俑校而步、騎按兵種列隊布陣,兵俑披甲挾弓執武器,馬俑昂首翹尾。秦俑以車兵為主,而這批漢俑以騎兵為骨干,說明西漢時期騎兵已取代車兵,在戰場已成為重要的兵種。陶俑造型生動,姿態各異,色澤鮮艷,制作精細,氣勢威武雄壯,反映出當時宏偉的騎兵場面,以及陶塑、彩繪、燒制等方面的高度技藝水平。
楊家 ...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張家堡廣場東側,西距漢長安城約2500米,屬於西安市北郊漢代墓葬密集區,周邊尚存有幾處大型墓葬封土遺存。
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為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設工程,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對張家堡漢墓群進行了發掘,共發現漢代墓葬440余座,出土陶、銅、鐵、鉛、玉石、骨等各類文物近3000件。這些墓葬的方向大部分為東西向,少量為南北向。墓葬大多為一棺,個別為一棺一槨,木棺均已腐朽;人骨保存較差,大多已朽壞無存。
此次發掘出了三座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的墓葬,這三座墓葬分別編號為M110、M114、M115,墓葬規格較高,出土器物豐富,有罕見的玉衣、造型奇 ...
漢高祖劉邦長陵,在陝西省鹹陽市窯店鄉北的鹹陽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 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壯觀的九峻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長陵坐落在鹹陽原的南部,居高臨下,威武壯觀,顯示了封建帝王高高在上的尊嚴。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布衣提三尺劍有天下"的皇帝。楚漢戰爭中,他叱吒風雲,"大戰七十,小戰四十",身負重傷十二次,最後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劉邦稱帝的第二年開始營建長陵。陵園是仿照西漢都城長安建造的,只是規模略小而已。陵園內還建有豪華的寢殿、便殿。寢殿是陵園中的正殿,殿內陳設漢高祖的"衣冠幾仗像生之具", ...
劉奭(前76—前33年),字盛,父劉詢,母共哀許皇後,劉詢死後繼位,時年28歲,在位17年(前49—前33年),競寧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病死於未央官,葬渭陵,終年43歲。葬渭陵,年號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漢元帝渭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北,周陵鄉新莊東南。
劉奭多才多藝,善史書,鼓琴吹簫,柔仁好儒。為太子時,以宣帝“持刑太深”,勸用儒生,遭宣帝疏遠,曾預言:亂我家者,太子也1劉奭繼位後,號令已出,便不理會宣帝那一套,他“征用儒生,委之以政”,重用貢禹、韋玄成、匡衡等名儒為丞相,力圖穩定政局;又以宮女王嬙(昭君)嫁與匈奴單於,恢復了西漢前期的和親政 ...
金人趙秉文有詩雲:“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塚臥麒麟。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鹹陽原上塵。”其詩道出了鹹陽原上的歷史場景。穿越時空距離,透過這些陳列著的蒼涼陵塚,人們似乎看到鹹陽原的榮辱興衰,聽到古陵主人戰馬的嘶鳴聲,讀到鹹陽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秦嶺北麓的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北夾於秦嶺山地和北山山脈之間,是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自西而東的渭河,流貫條形的關中平原,故亦稱渭河平原。古代這一帶屬秦國,長約七八百裡,所以又有“八百裡秦川”之稱。西周、秦、漢時代,關中是全國最富饒之地,其財富占全國十分之六。古都西安即坐落於這片平 ...
漢景帝陽陵,漢景帝劉啟陵墓,位於鹹陽市秦都區張家灣機場汽車專用公路西側。陵墓東西長166.5米,南北寬155.4米,高31.6米,呈覆鬥型。1990年5月,漢陵考古隊在陽陵南區發現一組14行共24個俑坑的叢葬設施。現已清理的第6和第8號兩坑,雖均遭盜擾,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銅鐵兵器、農工工具、衣飾及貨幣千余件。另從17號坑發掘出土木車數乘和一批隨車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為男性裸體,除發、須、眉、眼塗黑外,通體為橙紅色彩繪。據測算,陽陵的陶俑總數可達數萬個。伴隨出土文物以金屬器物為主,有銅簇、弩機、帶鉤、馬銜、“半兩錢”、鐵矛、戟、劍,還有陶井、灶等。劉啟(前188年 ...
導讀: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德國法蘭克福森肯博格研究所每年都會對著名麥塞爾化石遺址進行發掘,今年的收獲同樣不小,發現了數千件原始囓齒目動物、爬行動物、昆蟲、有蹄哺乳動物的化石,它們在始新世(距今約5580萬至3390萬年前)生活在麥塞爾地區及其周圍。以下就是麥塞爾化石遺址的最新發現:1.優雅的黃鼠狼這個幼年Leptictidium動物化石是2008年9月在德國麥塞爾化石遺址發掘出來的,看上去它當時正在單腿跳。研究人員表示,Leptictidium的學名意思是“優雅的黃鼠狼”,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食肉哺乳動物,長長的鼻子類似像鼩。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這種在始新世滅絕的動物是用兩條腿走路,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