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古代埃及人並不僅僅制造了精美的雕像和建築結構,他們也不乏天才畫家。目前,一項木乃伊肖像研究首次發布在《ZAS》雜志上,揭曉了公元1世紀古埃及藝術家的精湛繪畫能力,能夠將木乃伊生前相貌特征逼真地繪制下來。
埃及古物學家鮑勃-布雷爾和來自長島大學的研究小組同事使用CT掃描儀制作出木乃伊頭骨的物理模型,通常犯罪學藝術家使用CT掃描儀來重建犯罪分子的面孔。
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每個木乃伊頭骨圖像合成需要幾天時間,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成功的,布雷爾渴望進一步研究更多的木乃伊。
這項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難性,雖 ...
尼安德特人遺跡:兀鷹尺骨上的切削痕
(化石網/faywater 編譯)意大利也許4萬多年前就已經是“時尚之都”了。考古學家們宣稱,他們發現4.4萬年前居住在亞平寧半島的尼安德特人會用羽毛來裝飾自己。這一現像為長久以來的學術爭論提供了新的材料:尼安德特人究竟是頭腦簡單的野蠻人,還是像智人一樣有修養?
意大利費拉拉大學(University ofFerrara)的M.Peresani在意大利北部的富曼恩洞穴(Fumane cave)中發現了660多枚鳥類骨骼,它們和尼安德特人化石混在一處。其中有斑尾林鴿(Columbapalumbus)、髭兀鷹(Gypaetus barbatus) 等當地類群。這些鳥類的翅骨上都有切削的痕跡,而那些最寬闊、最堅韌的羽毛 ...
考古學家在危地馬拉發現一個非凡的國王墓穴。他們認為,這位遠古領袖為2000多年前的瑪雅文明奠定了基矗研究人員說,他們在這個國家西南方雷塔盧萊烏省塔卡黎克-阿巴吉發掘地發現庫茲-奇曼國王墓穴。
非凡文物:科學家在這個瑪雅國王墓穴中發現一個翡翠人。
這位偉大祭司是約公元前700前瑪雅文明的統治者。這個墓穴被塞滿玉石珠寶和其他文物,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瑪雅時代王室墓地。政府考古學家米格爾-奧雷格表示:“他是個擁有強大權力的大酋長。這位統治者消除了奧爾梅克(瑪雅前)和瑪雅文明間的隔閡,使文明緩慢過渡到瑪雅統治時代。”圖為翡翠豆。
歷史學家認為, ...
奈費爾塔裡王後陵(埃及王陵谷,1904年)奈費爾塔裡一詞的意思是“最美麗的人”,無怪乎她是拉美西斯二世國王最寵愛的妃子。她去世時,這位偉大的法老開始在王陵谷修建規模堪稱最大、最為豪華的陵墓。三個墓室的牆上都貼著描繪著奈費爾塔裡王後在“天堂”的生活。其中許多畫保存完好,仿佛是昨天才剛剛畫就的。可是,盜墓者盜走了奈費爾塔裡王後的木乃伊及其佩戴的許多珠寶。圖坦卡蒙法老墓(埃及王陵谷,1922年)圖坦卡蒙法老墓在1922年被發現時,是埃及帝王陵中規模最小但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當時在墓中發現了3500多件文物。其棺槨共有七層,外面是四層木質棺槨,裡面又有三層,分別 ...
這是河北省磁縣古墓群漢代墓葬中出土的精美土龍柄銅熨鬥(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曹國廠攝
這是河北省磁縣古墓群考古現場(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曹國廠攝
河北省磁縣文物保管所副所長李江向記者展示磁縣古墓群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鴛鴦水注(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曹國廠攝
新華網石家莊10月25日專電(記者曹國廠)為配合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及下屬文物部門近期在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境內勘探發現47座漢代至宋代古墓,目前已搶救性發掘古墓24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記者連日來在磁縣古墓群發掘現場了解到,這些古墓位於磁縣雙廟村西南500 ...
圖為石刻發現現常記者 龍軍攝
文物部門近日在南岳衡山發現了兩個大型“壽”字摩崖石刻,其中一個3米見方的“壽”字堪稱南岳“壽”字之最。此次發現改寫了此前南岳“壽”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壽岳”兩字之說,並再次佐證了南岳衡山作為中華“主壽之山”的地位。
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記者一行披荊斬棘,來到南山村3組4組交界的山林深處。我們發現,這兩個“壽”字石刻位於南岳鎮南山村的茂林修竹之中,距著名景點南台寺不足1000米,福嚴寺、南岳聖經學院等景點均在此附近。兩個“壽”字為楷書陰刻,相距不足30米。其中一個“壽”字高3米余,壽字一橫長達3.1米,字跡端莊 ...
這些羅馬後期的金幣是利用金屬探測器在赫特福德郡聖奧爾本斯北部的私人土地上發現的。這一發現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在英國發現的最大的一個羅馬金幣寶藏
這一發現的消息已經提交給不列顛博物館的專家,希望他們對此進行調查,並為當地私產管理者准備一份報告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道,英國一位購買入門金屬探測器的尋寶新手幾周後重返該店,手裡拿著迄今為止在該國發現的最精美的羅馬晚期金幣寶藏的一部分。他向店員展示40枚金蘇勒德斯,並詢問他們:“我應該怎麼處理這些東西?”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他們與當地專家取得聯系,共同獲得所需的許可證 ...
在墨西哥城的古城特諾奇蒂特蘭遺址進行挖掘時,考古學家在一個獻祭石四周發現50個頭骨和250個顎骨,死者曾被斬首。這些骨骸是在古城遺址的所謂聖地發現的,年代可追溯到500年前,證明古代的阿茲特克族曾進行血腥的人祭儀式。
特諾奇蒂特蘭遺址發現的骨骸表明,古代阿茲特克族的司祭在獻祭石上將活人祭品的腹部剖開,掏出仍然跳動的心髒。此次在特諾奇蒂特蘭遺址發現的骨骸數量創歷史之最,考古學家表示這些死者可能用於與阿茲特克族心中的死神米克特蘭泰庫特利有關的儀式。
進行挖掘時,考古學家首先在獻祭石上方發現45個頭骨,而後又在獻祭石下方發現5個破裂程度更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