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克沁,木卡姆響過
在行者們心中,新疆這個神秘悠遠的詞語所帶來的聯想必定是大漠、雪山、胡楊林。但魯克沁這個小鎮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座在荒漠與戈壁縫隙之間的孤城有它獨有的尊嚴。歷史上戰火紛飛,遷徙的駝隊,中西文化的碰撞,繁華離去,都在這片蒼老的土地上如歌劇般上演著。歷史是無情的,但魯克沁有個對這片戈壁動情的名字:柳中城。
從烏魯木齊坐車出發到達魯克沁大約行駛3 小時,沿途的景色自然是沒有邊際的戈壁。柳中地區地理位置重要,它北依天山博格達山和火焰山,西望中天山喀拉烏成山,南接庫魯克塔格山和庫木塔格沙漠,東為哈順戈壁,正是魯克沁在新疆重 ...
野路子的“東柏林”
“東柏林”這個詞早就被歷史塵封,當然你還可以從百科維基中查到。對於如今的柏林人而言,那不過是一段倉皇而逃的悲催歷史。如今的中國年輕人要“翻牆”才能看Facebook,但1989年以前的東柏林青年絕對是翻牆鼻祖,只有越過那堵意識形態的柏林牆,才能找到自由和光明。
柏林
如今,沒有了柏林牆的阻擋,你可以在所謂的東西柏林之間自由穿梭。可能是人們日子過好了,前蘇聯社會主義的東柏林反而成為了自由藝術的沃土。新銳、復古、性感、多元的標簽全都由柏林市長無私地贈送給了曾經那麼不受待見的東柏林。
在1989年後,不少的東柏林人逃亡西柏林,使得東 ...
泰北那座山巒環抱的小城,鄧麗君消磨最後時光的地方,你知道的,就是清邁。清邁簡簡單單,清邁不動聲色,清邁漫無目的。治愈系、森林系,還是,小清新?其實清邁就是你心底那個夢與留戀的地方,你最好的時光。
小城清邁
廟宇之城大隱隱於市
從到達清邁機場的一剎那,那就能感受到這裡的氣氛與眾不同,不急,不躁,沒有擁擠的人流,一切舒舒緩緩的。在清邁,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zaiyanyan(泰語:慢慢來),尤其這句話從美麗的清邁女孩口中輕輕地說出,真是讓人想急也急不起來。
從機場前往市區的路上,你就能感受到這裡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清邁一直完整地保留著蘭那王朝 ...
在去周村之前便有所耳聞,周村古商城原住居民生活幸福和諧,安逸休閑,知足常樂。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周村古商城何以能夠帶給人如此美好、愉悅的身心感受?究竟是怎樣一番情景?選擇了一個午後,伴著並不熾熱的陽光,不慌不忙,不為采訪趕場,只為游樂玩耍,就要帶著那股享受的純粹味道,懷著一份恬靜的心情,下一站——周村。
這裡沒有太多現代商業的氣息,傳統的價值觀,傳統的歷史風貌,傳統的節慶特色讓這個村子脫穎而出,一直低調而純正地存在著。漫步周村,恍如隔世——這便是“天下第一村”周村,品味“慢生活”的完美寶地。
在這個快節奏充斥的時代裡,我們是 ...
記憶中的越南是電影《穿白絲綢的女人》、《青木瓜之味》、《天與地》裡的模糊聲影,彌漫著戰爭的硝煙,飽受炮火的蹂躪。如今歷史的硝煙慢慢散去,這個古老滄桑的國家拂去昨日的傷痛,卻也一如既往地堅守著那份內斂古樸,等待世人撩開神秘的面紗。
風情海港的戰爭記憶
不久前,我隨中青旅踏上這條尋覓南國風情、重拾歷史記憶的旅途,來到了位於越南中部的著名海港城市,同時也是越戰中美軍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峴港。這個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生必到50個景點之一”的度假勝地,如今已難覓當年戰爭基地風貌的蹤影。距離我們下榻的酒店 ...
我已經無法追溯最後究竟是怎麼彗星撞地球般得到“Jorge Luis Borges”這個地址,因為其過程過於曲折,已經類似於游歷過一趟博爾赫斯式的迷宮。總之,我最後舉起猶如蜘蛛巢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圖,在上面找到這條街的位置,深感已經解了一道高難度習題的大半。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博爾赫斯,這很難想像,卻是真的。我向出租車司機盡量發出接近西班牙語的“博爾赫斯”,他一臉茫然,最後鼓著眼睛,做出最後一次最為接近正確答案的猜測:“他是一位詩人嗎?”旅游局官員、普通市民也好不到哪裡去。
尋找博爾赫斯故居也很不順利。據說他曾在Quintana街222號居祝我 ...
在我的旅行經歷中,不丹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充滿生命啟發性的地方。在不丹,你找到的或許不是美麗的風景,也不是物質的收獲,而是遠離塵世喧囂後內心的平靜,感悟內心深處前所未有的靜謐安寧。
帕羅機場地處群山懷抱之中,險惡的山勢和紊亂的氣流令這裡成為世界上最難起降的機場之一,據說全球只有8位飛行員擁有帕羅機場的准航證。
從加德滿都到帕羅的飛機必須是在一早起飛,帕羅機場沒有盲降系統,所有航班起降必須在白天完成。在這個山谷機場降落,全靠飛行員的經驗和技術。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為飛機能否安全著陸而緊張。快降落時我舉目四望,睜圓了雙眼卻沒看到任何一 ...
仙市,西南鹽都自貢的一個古鎮,在中國近代史上,這座小鎮有著一個舉足輕重的特殊身份:西南井鹽水運古道的第一碼頭,於是仙市古鎮獨特的“鹽運文化”由此形成。直到今日,我們依舊可以在這裡追尋鹽道古跡,品嘗地道的鹽幫菜,體驗這裡川南風情十足的生活調調。悠哉的時光,仿佛步入神仙的地界兒……
小鎮保持著古樸的風貌
鹽道會館尋蹤
古鎮釜溪河畔這座曾經的鹽運第一大水碼頭不算大,卻因“四街、四柵、五廟、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遠近聞名,古鎮建築仿佛一幅“仙女側臥圖”側臥在釜溪河灘,故名“仙灘”。由於運鹽的船工要歇,還有從自流井過來的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