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每日衛星照:哈薩克斯坦北部草原揚起泥沙塵柱

2012年4月下旬,一股來自湖邊的細泥沙塵柱向南吹去 照片展示了哈薩克斯坦北部草原湖泊附近揚起的細泥沙塵柱。 4月25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哈薩克斯坦北部草原湖泊附近揚起的細泥沙塵柱。 匈牙利和蒙古國之間綿延著一系列遼闊的大草原。這些樹木稀少的平原橫貫哈薩克斯坦北部,其中有大量淺水湖泊。在這些湖泊中,較大的湖泊之一是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之邊界以南的Ozero Siletiteniz湖。 大風偶爾會揚起湖泊周圍的細泥沙沉積物。2012年4月下旬,一股來自湖邊的細泥沙塵柱向南吹去。 4月21日,美國宇航局的Terra衛星和Aqua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 ...

2012世界地球日特別推薦:災難來了!

2010年11月11日,蘇格蘭,狂風掀起的大浪襲向路邊的行人和車輛。英國提前迎來了嚴冬惡劣天氣,全國各地狂風暴雨,甚至出現下雪酷寒天氣。 2012年4月20日消息,曾幾何時,傳說地球將在2012年毀滅,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年份中,似乎即將到來的世界地球日有了一份別樣的意義。當然,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我們,早已不再輕信這樣的傳言,而我們心目中的“2012”也早已變成了好萊塢的熒幕巨制。但是,隨著世界各地嚴重自然災害的發生,一幕幕“災難片”就在我們身邊上演。地震、海嘯、沙塵暴、洪水、龍卷風……這些詞似乎在我們的生活中越發的熟悉,它們頻繁的來到我們身邊,一次次和我 ...

太空拍上海夜景展示10年巨變(圖)

攝於2012年3月27日 攝於2002年8月22日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組宇航照片,展示了中國上海的夜景及10年間的巨變。 上海是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坐落在長江三角洲東部邊緣,是中國和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之都。上海市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2010年人口普查數2300萬人,其中包括“未經注冊”的居民)。擁有如此眾多的人口,上海市的夜景令人驚嘆。城市中心燈火輝煌,浦東區(位於長江支流黃浦江東岸)的摩天大樓尤其引人注意。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但上海的擴張尤其驚人。通過比較上面的這兩幅照片,可以看出上海在過去的10年中發生了多麼 ...

更新世的化石寶庫——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來自約書亞樹國家公園(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的新化石周日將會在聖博納帝諾縣博物館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古生物學家Eric Scott將會就國家公園所發現的化石進行展示與講解,其中就包括一些令人激動且意義重大的新發現,講座憑博物館門票即可參加。縣博物館的科學家們對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研究已持續了超過12年,公園內的更新世(冰河世紀)沉積岩層中產出了數量眾多的猛犸像、駱駝、犀牛、馬化石碎片,以及早期美洲人遺留下來的石器及工具。 Scott說,早期對公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人類是否在此區捕獵冰河時期的動物,而現在則主要針對動物化石本身進行研究, ...

世界最深馬裡亞納海溝新地圖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藍色的深淺代表海洋深度的變化,藍黑色表示最深的地方。黑色的輪廓表示聲波探測所及的近40萬平方公裡海底的外緣 4月16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組測繪地圖,展示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的景像。 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近,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UNH)海岸和海洋測繪/聯合水文中心(Center for Coastal and Ocean Mapping/Joint Hydrographic Center)的科學家利用聲波探測技術,繪制出了馬裡亞納海溝的新地圖。 在這組地圖中,藍色的深淺代表海洋深度的變化,藍黑色表示最深的地方。黑色的輪廓表示聲波探測所及的 ...

伊朗盧特沙漠成地球最熱地方

自然色照片;盧特沙漠在其中5年中均達到了全球最高溫度 2005年的最高地表溫度達到 70.7°C 4月13日 消息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伊朗盧特沙漠(Lut Desert)的景像。 據世界氣像組織(WMO)報告,地球上有溫度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出現在1922年9月13日,當天利比亞的阿茲茲亞(El Azizia)地區溫度達到了58.0°C,打破了美國加州死谷(Death Valley)在1913年7月創下的56.7°C的紀錄,奪走了“世界上最熱的地方”這一稱號。 但根據最近的研究,這兩個地方其實都不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美國蒙大拿大學的科學家Steve Running說:“那些號稱地球上最熱的地方 ...

每日衛星照:納米比亞線形沙丘超100公裡長

每日衛星照:納米比亞線形沙丘超100公裡長 4月12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納米比亞卡普裡維地帶的線型沙丘。 在納米比亞偏遠的東北部,有一條位於安哥拉、博茨瓦納和贊比亞之間的狹長地帶——卡普裡維地帶(Caprivi Strip)。卡普裡維地帶在奧卡萬戈河(Okavango River)以北,平均年降雨量超過600毫米(24英寸),並有周期性的洪水,相比納米比亞許多少雨地區而言,該地帶算是濕潤的了。 2012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衛星1號(EO-1)上的先進陸地成像儀(ALI)的拍下了這幅卡普裡維地帶的自然色照片。這個地帶的土地是條紋狀的,猶如一個巨大的耙拖過之後的景像 ...

每日衛星照:俄羅斯海岸線出現大量浮冰

圖片展示了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海岸線上的浮冰景像 4月10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海岸線上的浮冰景像。 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宇航員經常有機會觀察到地面觀測者觀察不到的景物。這幅照片是ISS上的宇航員於2012年3月15日拍下的。冬季,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被積雪覆蓋,而且連太平洋的海岸線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浮冰。由於浮冰互相研磨,逐漸變成了體積較小的冰塊,並在風和海流的作用下漂福 堪察加半島東南部的海岸線很不規則,使來自西南方的堪察加海流在這裡形成圓形渦流。在這幅照片的中央,我們可以看到浮冰襯托下的三個渦旋。這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