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興隆塔地宮之謎:闐國高僧法藏帶來舍利金瓶

考古

導讀 金瓶 鎏金銀槨 兗州,為古九州之一,歷來為商賈雲集、文人彙聚之地。 如今,兗州也正創造著新的歷史。於2010年9月正式破土動工的兗州興隆文化園,依托有900多歲高齡的興隆塔,正按照“一園三區”的總體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力求打造具有濃厚佛教文化色彩的旅游景區和文化交流基地,形成山東儒釋道即登山(泰山)、拜孔(曲阜)、禮佛(兗州)新的經典文化旅游黃金線路� ...

金瓶

鎏金銀槨

兗州,為古九州之一,歷來為商賈雲集、文人彙聚之地。

如今,兗州也正創造著新的歷史。於2010年9月正式破土動工的兗州興隆文化園,依托有900多歲高齡的興隆塔,正按照“一園三區”的總體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力求打造具有濃厚佛教文化色彩的旅游景區和文化交流基地,形成山東儒釋道即登山(泰山)、拜孔(曲阜)、禮佛(兗州)新的經典文化旅游黃金線路。

據興隆文化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周鵬介紹,這一人文景觀的構思與設計,其靈感均源自於興隆塔地宮考古新發現的佛教聖物。

法物殊勝,精妙第一

興隆塔,現位於兗州市博物館院內。2008年8月17日,地宮被完全打開,展現在世人眼前。它位於塔基下中心位置,底面為正方形,邊長2.28米,中心處頂高3.1米,為青磚砌築而成。地宮頂部為穹窿形,磚砌仿木構16排鬥拱,中間形成的天井為正方形。仰覆蓮花座放置在地宮中央,其上為長方形石函,函上有蓋。地宮中心有地井,上圓下方,口徑0.26米,深1.68米,井水極為清澈。

從地宮所處文化層以及出土器物推測,專家們初步判斷地宮建於北宋時期。位於地宮東北側的一個紀事碑,上面落款為北宋嘉祐八年,即1063年,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判斷。

在所有出土文物中,舍利金瓶光彩奪目,裡面盛裝47顆世尊金頂骨真身舍利。它通高13釐米、重達62克,純金制品,瓶體為宋代典型的瓜棱形,頂端一比丘宴坐清靜道場,神情肅穆,坐姿莊重,合十行禮,雕刻落鋒利索,線條樸拙有力。碑刻文字中有“安葬舍利金瓶一兩”,即是指此金瓶,為國內首次發現。

出土的石函,也令人稱絕。石函左右兩長側,刻畫了佛祖將欲涅槃,眾弟子、護法神等得知紛紛趕至,勸請佛繼續住世,接受最後供養這一場景,並有“梵王眾”、“帝釋眾”、“天王眾”、“波旬眾”、“比丘眾”等榜題銘文。前後兩側分別為菩薩和天王形像,函蓋刻畫了龍、牡丹和金翅鳥圖案。人物線條精美流暢,形像栩栩如生,圖案紋樣飽滿,頗有唐風,這在國內現有的宋代文物中絕無僅有。

石函內的鎏金銀槨長0.45米,寬0.25米,高0.28米,以銀做成棺的形制,表面鎏金,采用了打作、捶揲、钑鏤、鏨刻、鉚接、鑲嵌、鎏金等多種工藝手段,是已知宋代金棺中工藝最精細、圖像最豐富的一件工藝品,也是我國考古發現中體量最大的鎏金銀槨,同時期出土的相似佛教聖物中規格無出其右,上面鏨刻的佛祖涅槃圖讓參與研究的專家們睜大了眼睛。

《大般涅槃經》記載,二月十五日,佛祖臨涅槃,普告眾生: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大弟子大迦葉、護法金剛力士、佛祖的最後供養人純陀居士等立於左右,聆聽佛祖最後的垂訓。鎏金銀槨上,只見諸眾生舉手拍頭,捶胸叫喚,其中或有身體顫憟,癱倒在地,涕泣哽咽。

但有幾個不同尋常的人物,罕見地出現在鎏金銀槨上,令人驚奇。佛祖腳下,有一個女性形像。專家們推測,銀槨刻畫的這個在撫摸他雙腳的女性,應該是他的生母摩耶夫人。據佛經講,佛涅槃時,感動了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她從天宮來到人間,和兒子告別。

另外一些形像,卻讓專家們感到匪夷所思。在這幅靜謐哀戚的佛祖涅槃圖上,赫然出現了一個恐怖的面孔。此人不但三頭六臂,還頭戴骷髏,手舉日月。他們認為,這是左道密教護法神中的阿修羅王,他在佛即將涅槃的時候,護衛道常

但是,金瓶、鎏金銀槨從何處來?由誰帶來?為什麼處在儒學中心區域的兗州,卻出土了密教的阿修羅王圖案?而且,在被專家稱為“臨涅槃”的畫面上,還有兩個少見的胡人形像被鏨刻出來,一個是個子比較矮小的胡人國王,做著舞蹈的動作,另一在文殊菩薩旁邊,給文殊菩薩牽獅子的獅子奴,頭戴胡帽,深目高鼻,滿臉絡腮胡須,顯然是一位胡人。

一個個謎團像霧一樣,籠罩在每一個人心頭,看來要尋求答案,同時出土的安葬舍利紀事碑意義重大。它上面刻滿銘文,通篇32行,910字,或許就記載了興隆塔地宮的全部秘密。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