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韓信信陽築“靴城” 漢壘盤旋窺古城風貌

歷史

導讀 信陽故城址信陽城內殘存的漢壘出土的文物 漢壘至今雖已頹壁殘垣,但其蘊涵的歷史之事千年不泯,穿透歲月之牆,訴說遠古的滄桑 淮陰侯韓信信陽築“靴城” 李政 王秀麗 徐景江 無棣素有“冀魯樞紐”、“齊燕要津”之稱,乃史上的軍事要地。《海豐縣志》(清康熙九年版)載,無棣“介燕齊之間,三代而後,疆場多兵戈之役,即邑北數壘,各據地勢,盤基角勝,可 ...

信陽故城址信陽城內殘存的漢壘出土的文物

漢壘至今雖已頹壁殘垣,但其蘊涵的歷史之事千年不泯,穿透歲月之牆,訴說遠古的滄桑

淮陰侯韓信信陽築“靴城”

李政 王秀麗 徐景江

無棣素有“冀魯樞紐”、“齊燕要津”之稱,乃史上的軍事要地。《海豐縣志》(清康熙九年版)載,無棣“介燕齊之間,三代而後,疆場多兵戈之役,即邑北數壘,各據地勢,盤基角勝,可想見當年所有事也”。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也有無棣“九河之會,五壘之居”的記載。

這些舊壘,即為今日無棣縣境內的信陽古城,這是一座沉澱了漢時大將韓信的記憶之城。舊壘至今雖已頹壁殘垣,但其蘊涵的歷史之事千年不泯,穿透歲月之牆,述說一段遠古的滄桑。

韓信築“靴城”

信陽古城,位於無棣縣信陽鄉境內,當地人稱為“漢壘”。據《山東通志》記載:信陽古時稱“信城”,城因漢大將軍韓信所築,城居海濱險要之地,環周3公裡有余,城內三村成鼎,外形如靴,昔年韓信伐齊至此與齊楚聯軍對壘,為激勵將士殺敵立功,韓信下令仿照靴子的樣子修城,有“靴踢長安”之謂,表明其橫掃三秦,攻克長安的雄心。

《無棣縣志·文物》(1994版)載:信陽古城“俗稱‘小鞍城’、‘歇鞍城’。相傳韓信下齊至此,鏖戰丟靴,士卒嘩然,為雪丟靴之辱,下令仿靴築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無棣縣地名志》雲:“緊靠兩條黃河故道,南曰‘蕭米’,北曰‘覆釜’。漢初建城時,黃水正從蕭米河東流,取韓信建城和城處大河之陽的意思,命名‘信陽城’。”

明嘉靖舉人孫重光,寫有《漢城俯瞰》,詩雲:“平原北望郁崢嶸,古壘猶傳大將名。把酒幾傷興廢事,憑欄不盡古今情。”明嘉靖進士楊巍,其《秋日登無棣古城呈谷司馬》詩雲:“魏豹墳邊四履盡,淮陰壘外九河平。”孫重光、楊巍兩位文人的懷古憑吊詩篇,緬懷的就是淮陰侯韓信及魏王豹。

“漢壘盤旋”窺古城風貌

據記載,信陽古城內分大、小兩城,小城居大城西北隅,兩城用內城牆相隔。在《海豐縣志》卷首,有清代畫家、錢塘人士費而奇所繪的“無棣八景”圖,其中“漢壘盤旋”正是信陽古城,畫中勾勒出了古城城牆、城門及村落建築。

古城共有六門:北門兩個,門裡為車裡村,車裡村立村於明朝初年,因村位於信陽城裡,取名城裡村,後演變為車裡村;西門一個,門裡一村因位於古城西南“靴臉”處,故得名“靴臉村”,後因村民認為“靴臉”二字不雅,故改稱如意村;東門一個,門裡有一謝家村,原是信陽城東門裡小張家,西漢時期,此村位於信陽城裡,明朝初年,因一戶謝氏人家遷此,人丁興旺,張姓衰落,故更名為謝家村。

城內一條主要東西街道連接東、西城門,西南城牆向內凹處和南城牆各有一城門,現大城內村與村之間的連接道路、各村內主要街道,依舊保留有原古城街巷的痕跡。

小城也稱內城,是官府署衙所在地,後成為信陽鄉政府駐地,還有糧所、供銷社、郵政所、農行等部門。從地表遺跡和街道走向看,小城可能有東、南兩個城門,與大城相通。

信陽古城歷千年風雨侵蝕,依舊巍峨屹立,直至抗日戰爭時期,還庇護周圍村莊的百姓。雖遭戰火破壞,整個城牆解放初期還很完整,高一般在10米以上,底部寬大約15米。惟有南城牆和北城牆西段最高大雄偉,高約15米,底寬在25米以上。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原店子公社糧所高大的糧庫北面,橫著一堵高大的土牆,並向南延伸。那時,信陽古城還保存有南城牆西端及向北延伸部分,可依稀看出信陽古城的形制和規模。其規模,大致與《信城蠡測》一文記述的“據熟知無棣掌故的耆老宿儒說,城的內匝9裡,外圍12裡”相符。如今的古城遺址位於今無棣縣城北7公裡處的信陽鄉政府駐地,尚存城垣殘跡130余步,高處7-8米,低處2-3米;最寬處25步,窄處2-3步。

舊時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左氏傳》記載:“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無棣邑為春秋齊國北鄙,介於燕、齊兩強接壤處的交錯地帶,左環渤海,右控平原,地理位置良好,戰略優勢突出,加之無棣瀕臨河海,魚鹽富足,域內地貌平緩,多平原地形,故盛產棗栗,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使之成為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時期,齊國於此修建城池,符合齊國利益和當時形勢。因為這些城池既能成為齊國屯兵進攻燕國的前沿陣地和哨所,又是退守的屏障和鏖戰的據點,更重要的是可保障齊國鹽業經濟和“霸諸侯、一匡天下”所需的龐大財政。

信陽古城,城郭俱全時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地方城邑中,是規模較大的,也足以證明其在當時軍事戰略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春秋戰國信陽古城處於齊國的前沿陣地,漢初置信陽縣後,成為縣治,也由屯兵備防的軍事用途,擴展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才有了古城內大量、豐富的西漢文化遺物。

1987年,當時的濱州地區文物普查組對古城遺址全面考查,從城體格局、構築方法、城土中夾沙陶片等方面測定,信陽古城約築於戰國後期至西漢初期。信陽古城的始建年代,據現存的部分城牆考證,其築造方法是采用“板築法”。現在,從殘存的城牆兩側,仍能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直徑0.15米左右的柱洞(繩索)遺跡,以及層層板築形成的層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層。這種築造工藝,最早出現於龍山文化時期,流行於戰國時期。從殘存的城牆夯土層觀察,其間所包含的遺物、陶器殘片均為早於西漢初年之前的典型器物殘片。另外,古城遺址曾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和齊國“齊法化”刀幣。1973年,信陽鄉車裡村村民在村附近挖渠出土了17枚齊國刀幣,幣長173毫米,正面有“齊法化”三個字,刀柄部有兩條豎線,背面上部有三條橫線。1991年7月,在光武城、秦台東部的西堼遺址附近,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青銅戈。

以信陽為腹地的漢代古遺址,南有龍且塚,北有廣武墳,西有魏王豹古墓,組合完整。信陽古城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無棣縣人民政府在其側鐫文刻石“信陽故城址”,立碑以昭後人。

·相關鏈接·

郭來儀古墓與魏王豹

惠慶 秀峰

無棣縣信陽鄉,是宋代詞人李之儀故裡,抗日將領馮安邦家鄉。信陽鄉有兩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一是信陽古城,另外一個就是郭來儀古墓。郭來儀古墓民間俗稱台子坡,位於無棣縣信陽鄉郭來儀村西南1公裡處。相傳墓主人為魏王豹,又稱魏王豹墓。該墓1956年曾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正式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該墓尚未發掘,無法確定墓主人是否為魏王豹,故以附近村名命名為“郭來儀古墓”,1987年,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

據史書記載,魏王豹是戰國時魏國貴族。陳勝起義時立其兄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攻魏,咎敗死。項羽大封諸侯時,封豹為西魏王於河東,都平陽。漢王還定三秦,魏王豹以國屬焉。後豹以探望老母為由回鄉,與楚約和,反叛漢王。漢二年八月,韓信攻打豹,平定魏地。

民國《無棣縣志》載:“漢魏王豹墓,城北七裡。相傳韓信由燕伐齊到此,豹迎戰三百合,中卸甲風陣亡,信令將士撮土築此墓。”據傳,秦漢之際的魏王豹和韓信為姑表兄弟,他在這裡陷入韓信的迷魂陣被擒,魏王豹不服,韓信放其再戰,連戰三天不分勝負,魏王豹回帳中卸甲風陣亡,豹死後韓信念其姑表之情,將豹厚葬於此,並命士兵每人捧一兜土,培於墓地之上,即成該墓。古墓以東為信陽古城,以西幾公裡的大片土地,地勢高低不平,溝渠交錯,給人一種陰森、險要的感覺,傳說是韓信的迷魂陣,也有說是韓信的士兵取土所致。

古墓雖經兩千年的風雨侵蝕,至解放初期還高達8米,底周長數百米。只是在農業合作社時期曾在墓旁建窯取土燒磚達3年之久,使古墓減損大半。墓前原有青磚小廟一座,墓身周邊雜草叢生,荊棘遍地,方圓百裡群眾逢年過節來此燒香進拜,祈求消災、祛玻相傳,只要當地鄉民有為難之事,只要心懷虔誠,至古墓西南一古樹墩上敲三下,再沿古墓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回到樹墩處等候,少時,必有所應。以前的鄉民如有婚喪嫁娶之事需要大擺筵席,往往需要很多的桌椅。這時候,鄉民們便會來到古墓祈求,便會得到很多的桌椅以供擺席之用,解決燃眉之急。席罷,他們再用同樣的方法正轉反轉,桌椅便又會自動消失,以供後人使用。據傳,後有貪心之人,不講信用,所借物品不還,得罪神靈,從此便不再靈驗。

如今該墓呈台狀,占地2750平方米,高6米。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這裡都會有盛大的廟會,在這期間,常有鄉民來此祭奠。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