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黑河流域推行新制度平衡水資源分配

環境保護

導讀黑河流域甘州區境內的濕地。黑河上游祁連山的草原。黑河流域的玉米制種。黑河是我國僅次於塔裡木河的第二大內陸河。中國水權改革最先在這裡試水,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又是“中國第一河”。黑河出祁連山,潤甘州大地,入居延海。千百年來,它一直默默地流淌在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中段,浸潤著那裡的茫茫戈壁,大漠綠洲。被世人所關注的,是因為黑河流域愈演愈� ...


黑河流域甘州區境內的濕地。

黑河上游祁連山的草原。

黑河流域的玉米制種。

黑河是我國僅次於塔裡木河的第二大內陸河。中國水權改革最先在這裡試水,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又是“中國第一河”。

黑河出祁連山,潤甘州大地,入居延海。千百年來,它一直默默地流淌在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中段,浸潤著那裡的茫茫戈壁,大漠綠洲。

被世人所關注的,是因為黑河流域愈演愈烈的水資源矛盾。被世人所關注的,還有圍繞水資源矛盾進行的中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

270余年的分水制度有了新內容

黑河上游大部分在青海境內,那裡是黑河徑流的主要來源區,農田灌溉面積較小,耗水並不多。

黑河中游在張掖市境內。這裡集中了黑河流域95%的耕地、91%的人口、83%的用水量和89%的國內生產總值,曾以5%的耕地向甘肅提供了35%的商品糧。顯然,耗水大戶也在中游。

黑河下游大部分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最終目的地是居延海。

事實上,黑河奔向居延海的旅程,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愈發沉重和艱難了。很長一段時間,它已經無力奔流到“海”了。黑河下游曾經斷流的時間由20世紀50年代的約100天,逐漸延長至本世紀初的200天。頻繁斷流的結果是: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東居延海消亡。

黑河流域的灌溉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歷朝歷代對黑河流域的農業都很重視,但由於黑河流域水資源極不協調,水事糾紛由來已久。史料上水事糾紛的最早記載見於明末清初。

《甘州府志》記載,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陝甘總督年羹堯赴甘肅巡視,途經黑河下游高台縣的鎮夷五堡。由於上游的張掖、撫彝(今臨澤)往往截斷水流,鎮夷五堡老百姓告狀,“具訴水利失平”。為此,年羹堯首次訂立了黑河“均水制度”,消除各地間的水事矛盾。

資料顯示,“均水制度”規定:每年芒種前十日寅時起,至芒種之日卯時止,十天內高台上游鎮江渠以上十八渠一律封閉,所均之水前七天澆鎮夷五堡地畝,後三天澆毛(目)、雙(豐)二屯堡地畝。均水期間,由鼎新(今金塔縣)知事兼巡河道,嚴格執行,並授權下游縣官到上游督察,派出由下游各縣組成的水使181名,坐守各渠口。據記載,當時均水的範圍相當於今天張掖市至金塔縣,處於黑河的中游。

“均水制度”實施200多年來,在當地形成了“水規大似軍規”的鐵律,誰也不敢違規,這項制度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前夕。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部門在原均水制度的基礎上,先後經過數次調整,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形成了延續至今的“一年兩次”的均水制度。這項制度規定,一年中分4月和5月兩次從張掖境內按照農灌時間給金塔鼎新灌區放水。

記者了解到,這個現代均水制,只是對黑河流域中游地區的用水做出了一些規定,確切地說,解決的是甘肅內部縣區之間的水資源平衡問題,打的只是“小算盤”。

均水制對中下游特別是下游額濟納旗的生態用水一直未予考慮。額濟納旗綠洲隨著黑河斷流時間的增長,生態迅速惡化,所在的阿拉善地區成為我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

1997年底,水利部批復了《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據張掖市水務局介紹,黑河年度分水采用平行線原則,即根據鶯落峽當年來水的多少,制定正義峽相應的下泄水量指標:用3年時間,實現當鶯落峽來水15.8億立方米時,向下游泄水9.5億立方米的黑河分水目標。

2000年7月,黑河水量開始實施統一調度。從1724年到2000年,同樣是一條河,在經過了275年後,黑河分水制度終於涉及到了省際分水問題。黑河,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條河。

張掖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國強介紹,2000年,張掖市組織實施了五次“全線閉口,集中下泄”,完成了年度黑河水量調度任務。當年,鶯落峽來水14.62億立方米,正義峽下泄6.5億立方米,黑河歷史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跨省際分水。

2002年7月17日,黑河水到達干涸十年之久的東居延海,形成水域面積23 .66平方公裡;9月24日,黑河水流歸干涸四十多年的西居延海。

節水從給予“水權”開始

“全線閉口、集中下泄”,派干部守住每個出水口。這種強迫式的分水,只是臨時的應急。黑河分水,顯然不能靠這種行政措施來實施。通過節水盤活存量水資源,才是分水的長效措施。

2001年,張掖市提出,在張掖進行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2002年3月,水利部批准張掖市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從2002年到2004年,為期三年。水利部在批復函中說,這是“首次開展的一項綜合性節水示範項目。”

在節水型社會試點中,張掖市率先在水權制度改革方面尋求突破。張掖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張斌介紹,水權包括水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轉讓權等。記者了解到,張掖市在水權制度改革中,采用了兩套指標體系作為支撐。一套指標體系為水資源的宏觀控制體系,即在現有水資源總量26億多立方米的基礎上,削減5.8億立方米的黑河引水量,保證向下游輸水9.5億立方米。其余水量,作為張掖市總的可用水量,也就是全市的水權總量,由政府進行總量控制。

另一套指標體系為定額管理體系。即依據張掖全市的水權總量,核定單位工業產品、人口、灌溉面積和生態的用水定額。對農戶來說,在人畜用水以及每畝地的用水定額確定後,便可根據每戶人畜量和承包地面積分到水權。

記者看到,現在張掖每個農戶都有一本“水權證”,標明家庭的人口數、經核定的灌溉面積、養殖業、生產經營規模等情況,以及配水依據和所擁有的水權總量。

與此同時,張掖市將水資源引入市場機制,推行水票制度。用水戶持水權證向水管單位購買每灌溉輪次的水票,水管單位憑票供水,多余的水票可以交易,交易價格可由雙方商定。水票作為水權、水量、水價的綜合載體,成為連接政府、農戶和市場的渠道,使用水戶的使用權、經營權、交易權得以體現。

水源涵養:把“水蛋”做大

幾乎每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縣長安國鋒提的建議都是生態環境方面的。

安國鋒的關注是祁連山,“祁連山被稱為‘綠色水庫’。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區域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加劇,祁連山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總體生態服務功能下降。”接受媒體采訪時,安國鋒對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很焦慮。

祁連山北麓70%的水源涵養林在肅南縣境內,祁連山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主要任務在這個小縣。據肅南縣介紹,全縣有林業用地81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1.8%。境內有冰川964處,總面積408平方公裡,占甘肅冰川面積的20.7%,冰儲量達151億立方米,有大小河流33條。

“祁連山水源涵養林除了管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外,重要的是要進行科學建設。”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院長劉賢德說。

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的主要作用就是儲水存水。劉賢德說,祁連山出山口總水量為73億立方米左右,其中13%左右是由冰川補給的,87%則來自森林涵蓄水,而水源涵養林對於上部的冰川也起著保護作用,使其以比較均衡的速度融化。

安國鋒認為,國家要建立以天然林管護補償、天然草場補償、水資源補償、礦產資源開發補償為主要內容的祁連山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補償機制,通過財政補貼、政策傾斜、項目實施、技術補償、稅費改革、人才技術投入等方式,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為全面推進祁連山區生態補償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撐。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