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京城五大稀奇古怪的私人博物館

遊記

導讀在北京住著的人都喜歡逛博物館,趕上現在很多博物館都免費了,更是為老百姓們提供了與歷史、文化溝通的機會。但是,不管是為了歷史保護,還是人多手雜,大多博物館裡展出的東西不是離人八丈遠,就是拿個玻璃罩罩著,你不認識它,它不認識你,大家面面相覷,碰上沒人解說,純粹是一趟“相面之旅”。你想知道這些寶貝都是怎麼收藏下來的嗎?你想知道它們背後承� ...

在北京住著的人都喜歡逛博物館,趕上現在很多博物館都免費了,更是為老百姓們提供了與歷史、文化溝通的機會。但是,不管是為了歷史保護,還是人多手雜,大多博物館裡展出的東西不是離人八丈遠,就是拿個玻璃罩罩著,你不認識它,它不認識你,大家面面相覷,碰上沒人解說,純粹是一趟“相面之旅”。你想知道這些寶貝都是怎麼收藏下來的嗎?你想知道它們背後承載著怎樣的故事?你想認識這些寶貝的主人嗎?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麼北京藏龍臥虎的私人博物館實在太適合你了。這裡不僅能看,也可以觸摸,還可以和那些骨灰級的收藏玩家“私聊”,他們肚子裡那些豐富的民間野史,足讓你賴在館裡一天都出不來。好萊塢電影《博物館奇妙夜2》已經上映,不如我們也來一天“博物館奇妙日”,逛逛京城裡奇形怪狀的私人博物館:在6月8日開張的全國首家老爺車私人博物館裡與歷史對號入座,和北京老物件博物館的“三爺”聊聊四九城,玩玩曾經的鐵皮玩具,還有那些被你早已忘記的老式收音機和陶瓷碎片……然後,你就知道,逛博物館,除了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外,我們還可以有另外的姿勢和感受。奇形怪狀的私人博物館北京的私人博物館大概有二十多家,多是字畫、文物類型,這些我們能想像的“大路貨”這裡就不探究了。我們要找的是其中最為奇形怪狀的私人收藏,而他們瘋狂收集來的藏品,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博物館裡,真的很難見到。老爺車博物館:160輛老爺車的“故事會”

2009年6月8日,中國收藏老爺車第一人雒文友終於完成了他的心願——在北京建立一家老爺車博物館。博物館建在懷柔,雖然離北京城區有30多公裡,但還是看到很多市民前來參觀。“看了報紙,第一時間就趕來了,館主居然能收藏這麼多老爺車,太震撼了。”館裡大概展出的老爺車有近百輛,長達10.8米的加長紅旗、周恩來陪同外國元首乘坐的檢閱車、中國第一代東風轎車、上世紀60年代末生產的防彈奔馳車、第一代的“老上海”轎車、道奇、奧斯盯公羊、伏爾加、金雷跑車、木質勞斯萊斯……“我收藏的老爺車有160多輛,實在是放不下了,只能分撥分批地給大家展出,不過最具代表性的老爺車都在館裡。”館主雒文友如是說。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一輛斯蒂龐克轎車,突然記起前段熱播電視劇《潛伏》中有這麼一個鏡頭:孫紅雷扮演的余則成向吳站長報告別人想用“車”賄賂給吳站長時說:“一輛新的斯蒂龐克,就是陳納德開的那種1雒文友聽了參觀者繪聲繪色的台詞演繹後,慢悠悠地說:“陳納德開的就是我收藏的這輛1話音剛落,周圍參觀者紛紛向雒文友,不,是這輛斯蒂龐克轎車靠攏。連吳站長都不知道的斯蒂龐克,居然就停在大家的眼前。由於數量不多,斯蒂龐克轎車現在已經是汽車愛好者最趨之若鶩的老爺車,比一般的古董車還要貴,更何況是陳納德曾經的座駕。不過幾個參觀者七嘴八舌就從雒館主嘴裡套出,擁有這輛車,雒文友可並沒花太多銀子,僅僅10000元人民幣就拿下了。不過也是因為他“老爺車第一收藏家”的名氣,前任主人基本就是半賣半送了。在雒館主收藏的160輛老爺車裡,雒文友最珍貴的是那件壓箱底的“東方紅”轎車,“這是中國僅存的一輛,中國第一代轎車。剛開始人家不賣我,我天天去看,白天沒看夠,晚上就不走了,在馬路對面‘對付一宿’,第二天接著看。”後來那輛車的原單位被老雒的執著感動了,賣給了他。“拿到車的當天,我就跟它睡了一晚,實在是太激動了。”只要開館,雒館主一般都泡在館裡,有愛聽故事的,他就口若懸河地給人家講,每輛車都有來頭,也都有和他的故事,遠比車旁邊的“自我簡介”精彩得多。老物件陳列館:四九城裡的胡同紀念

都是老物件的展覽,但和故宮博物院差別很大。故宮裡面都是皇家文物,而這裡收藏的都是老北京人日常生活的普通物件:從針頭線腦到服飾響器;從壺套錢幣到食盒熨鬥;從瓜皮帽子到鍋碗瓢盆,都是出自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院子裡。博物館的館主姓宋,人稱“三爺”,只要不外出淘換“舊貨”,他一般都坐陣在博物館裡。記者去的時候,正趕上中午最熱的時候,從舊鼓樓大街走了好久才看見藏著博物館的鈴鐺胡同,但是只要一踏進館,溫度立刻降了足足4℃~5℃,非常舒服。“這就是咱老北京的屋子,冬暖夏涼,南北通透。今兒太熱了,咱改喝礦泉水吧,一般來人了,我們都沏上壺老北京的高末,款待一下。”因為沒能提供原汁的老北京服務,三爺還有點不好意思。博物館小得實在讓人有些意外,十幾平方米的館內滿滿當當地擺著老北京人飲、食、衣、用、家居方方面面的各種老物件。大部分展品分兩類陳列在玻璃櫃裡。在這裡,所有的櫃門都沒上鎖,參觀者可隨意推拉,親手觸摸。“這裡的所有東西您都可以看,可以摸,我們就是想讓大家對老北京有個直接的感覺,像這泥碗、三寸金蓮繡花鞋、待客用的水汆兒,光看光聽你根本不知道老北京的東西做得有多好,只有你拿在手裡親自觸摸才會有感覺。”三爺的發小,也是陳列館的“大當家”王金銘說到。等你把陳列室的東西都“玩”遍了,有興趣的還能穿著老祖宗的衣服拍張照留作紀念,這些衣服都是實實在在的古董,也都經過高溫消毒,隨便撿起一件穿在身上,望著窗外的鐘樓,好像突然穿越時空,回到民國。鐵皮玩具收藏館:復活兒時的記憶

估計是北京唯一一家夜裡開放的博物館,筆者大白天跑了三回,都撞鎖。胡同口的阿姨告訴筆者:“你晚上8點以後來吧,一般那時候才有人。”果然,第四次,筆者8點左右撞門,館主正在吃泡面呢,放下碗筷和記者鑽進展廳,一待就是兩小時。鐵皮玩具收藏館更小,也就七八平方米的房子展出1300多種鐵皮玩具。一進門,順著10多架懸掛著鐵皮飛機的方向抬頭,就能看到木頭房梁的空隙間,填滿了四五十支鐵皮槍。除門以外的三面牆上,分三四層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鐵皮玩具,從汽車、飛船到動物,各種鐵皮玩具,看得眼都花了。館主是 “80後”的小兩口,他倆最高興的事就是和喜歡鐵皮玩具的朋友介紹他們的寶貝,“這套鐵皮福娃,是一忘年交送的,擰上發條,還能自個兒走; 這輛腳蹬摩托車是去土耳其,從當地一店主孩子手裡好不容易換來的; 這只猴是從潘家園用30塊錢‘撿漏兒’來的,要知道在上海一家店,能賣到6000塊錢……”女當家的說起來就特別興奮,她說只要下班回家,甭管多累,看看這些玩具,就跟充了電似的,立馬倍兒精神。“晚上8點多才開門,這麼晚了還有人來嗎?”筆者問。“8點算早了,我一般都10點才回來,人特多,有時候12點還有人呢,好多參觀的人都成了朋友,有時候還會在這兒開個回憶童年玩具PARTY,挺好玩的。”瓷片博物館:破碎拼接的瓷器文明史

在私人收藏裡,拿古玩瓷器當寶貝的比比皆是,但是拿碎瓷當寶貝,還弄了個博物館的,就只有白明一人了。在北京市崇文區廣渠門橋附近,有一個挺特別的博物館——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你要是以為這裡展出的都是古代年頭不一的各式瓷器,肯定會令你大失所望。因為館裡的所有古瓷標本都“埋”在腳下,而且沒一個是完整的,按年頭不規則地散落在屬於它的歷史年代裡。“我也知道,一件瓷器如果不完整,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更況且這是些碎片。不過它們看著好像沒什麼價值,但是,能夠保留下來的完整的瓷器畢竟太有限了,這些零散的碎片,雖然不完整,卻是陶瓷發展歷史。”館長白明說。在這裡,地面展區從新石器時代原始陶片到唐代的長沙窯、宋代臨汝窯、元代磁州窯、金代紅綠彩瓷片、元代青花瓷、明代成化官窯都有所展現,“到目前為止,我收藏了大概6萬多種碎瓷,我當然也希望這些陶瓷都是完整的,但不能因為沒有完整的陶瓷就丟棄那些歷史的過程,所以,就從這些碎片開始認識我們的歷史吧。”白明說。收音機博物館:歲月留聲的響亮見證

這是北京第一家收音機博物館,也是一家私人博物館,真正的展廳還在布展中,館主戚先生說,因為要展出的收音機太多了,真正開館還要等一些日子,不過喜歡收音機的朋友現在可以到館裡來參觀部分收音機,旁邊的庫房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帶著參觀。筆者去時,800平方米的展廳裡,只放了一台德國德律風根收音機,鋼琴漆的外表雖然經歷了半世紀,品相依然很好。戚先生亟不可待地給這台老古董插上電,“你聽聽這聲音,太棒了,跟台家庭音響沒區別。”電源一接,只需預熱一分鐘,聲音就從收音機裡緩緩流出,音質精美、渾厚,尤其是重低音淳厚有力,感覺好像在發燒音像店裡嘗試新來的設備。旁邊的倉庫裡有他和博物館的另一個負責人、也是收音機發燒友楊子袆倆人收藏的上千台收音機,從火柴盒大小到1米高的櫃式的收音機藏品,從德國貴族專用的沙巴到中國人盡皆知的熊貓、紅燈,都會陸陸續續擺放在展廳裡的每個角落。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