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記者 張建松)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能否正常生殖繁育、傳宗接代一直受到人們關注。長期以來,人們發現有些圈養的大熊貓到了生殖年齡,卻不願意談情說愛、性欲低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一項合作研究表明,這極有可能與大熊貓身上攜帶的“親緣氣味”有關。
“近親回避”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它們一般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機制來回避與近親個體的交配和繁殖。而對於哺乳動物來說,它們主要借助其身上攜帶的某些氣味來實現“近親回避”。一般每只動物個體之間的氣味不同,但是相互之間親緣關系越近,它們所攜帶的氣味相似程度就越高,這種氣味就是所謂的“親緣氣味”。
據從事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劉定震說,“這一研究結果尚需要進一步的行為學驗證,同時,該結果目前只能解釋雌性大熊貓性欲低下的現像,並不能夠解釋雄性大熊貓的行為。”他分析認為,圈養大熊貓和動物園的其他一些動物一樣,長期暴露在游客的眼光下,活動空間狹小,精神緊張,很有可能影響其正常性欲,尤其是雄性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