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Harkin轉載請注明譯者及出處

2009年4月17日拯救雄性?對Mycocepurus smithii(如圖所示)來說太遲了。
據一項最新研究,這種以葉子為食的蟻種是全雌性的,從來都是無性繁衍,而且繁衍得很旺盛。這種螞蟻已經進化到只需要“蟻後們”克隆它們自己就可以進行繁殖。“他們看起來似乎已經進化到一種全新的繁殖模式,遺傳機能已經消耗盡了”,亞利桑納州大學副研究員Anna Himler說道,她是本項研究發起人。在Mycocepurus smithii身上,雌性特有的肌肉生殖器已經在原處進化得不起任何作用了。Himler補充道。“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蟻種的雄性,即使理論上存在於某個地方,我們也不敢確定他們是否還能交配”。她說。其他無性繁殖的蟻種,例如火蟻,有可用的性器官來以防萬一。而Mycocepurus smithii也有其他表面上看起來必需的特殊的安排:食物。這種生存在從北墨西哥延伸到阿根廷的螞蟻,與一種特定的菌類有相互依存的關系。“那些菌類非常懦弱”,據Himler介紹,“一旦你移開了這種螞蟻,菌類植物很快就會死掉”。這種螞蟻給它們除雜草,為它們提供養分。螞蟻把昆蟲的屍體和糞便弄干淨並切碎後提供給他們;反過來,這些菌類又給他們的“寶寶們”提供特有專用的原料。—Anne Min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