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陸民眾赴台游人數激增之時,台灣媒體陸續披露了島內旅游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由於業界的壓價競爭,導致導游人數不足,旅游車輛不足,二三星飯店的房間不夠,如何使赴台游市場健康、持續發展,成為兩岸旅游業者和主管部門關心的問題。據悉,規範旅游市場,保障閩台雙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將成為16日舉行的海峽旅游論壇的主要議題之一,閩台旅游業者將共同簽署《閩台旅游品質保障合作協議》。台灣“三不足” 問題在哪裡?據台灣媒體披露,台灣觀光部門最近將赴台游團費每人每天的標准降低至60美元,但目前的市場行情有的只有40美元,甚至還出現30美元的團。再加上開放大陸民眾赴台游後,赴台游人數激增,台灣旅游業的軟硬件都沒有准備好,其結果必然造成旅游品質下降。導游不夠專帶大陸團環島游的台灣導游李先生說,3年前是半年接不到一個團,現在一個月幾個團同時找他,但他最多只能接3個團。還有一位資深的台灣導游,手上帶的團中午12點才走,而他上午10點就要到機場去接另一個團。台灣導游嚴重不足,媒體曾戲稱,只要能拿話筒,能講普通話,就可以帶大陸旅游團。另一方面,旅行社間壓價競爭,首當其衝的是導游費下調,費用少了資深導游自然不願帶團,而由經驗不足的導游上陣,旅游品質難免受到影響。導游費減少了肯定要從其他地方補回來,可能購物抽佣就成為導游的“主要收入”.如果購物的行程多了,旅游的時間必然減少,旅游品質當然打折扣。游覽車不夠4月26日,浙江赴台旅游的200多名游客,被台旅游業者丟在飯店一整天無人聞問,原因是負責接待的旅行社找不到游覽車。以目前每天3000人、平均停留6天推算,每天約需600至800輛游覽車。因為游覽車不夠,無法“一車到底”,大陸旅游團三天兩頭面臨換車的麻煩。台灣導游阿正表示,業者解決的方法就是不斷換車,有時一天得換三部車,還有些采用9人中巴應付,一團分在三四部車,勉強湊合出行。台灣旅游車公會指出,旅游車不夠的另一個原因是旅行社壓價,只付5500元至6000元的車資,連油錢及司機工錢都不夠,更不必談車損負擔,導致沒有車行願意出車。飯店不夠目前最嚴重的是旅館房間不足,到阿裡山旅游,游客卻被迫住到台南,大陸游客被迫不停在路上來回折騰,旅游品質自然一塌糊塗。據台灣媒體計算,“若以每天7000人計,台灣即需2.4萬至2.5萬個三星級房間才足以應付,而目前台灣只能供應1.5萬個左右的房間。”台中市導游職業公會理事主席高新富表示,大陸團費大多壓到每人每天低於60美元,這樣只能住三星級旅館,所以出現了三星級飯店訂不到房,四、五星飯店有空房的怪現像。兩岸旅游業者 呼吁永續經營近期來台觀光陸客人數大增,台灣方面准備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引發在台旅游品質下降負面效應,引起了兩岸業者和旅游部門的關注,提出要加強監督、控制總量、規範行業。福建赴台低團費 導致三個結果省旅游局副局長陳揚標指出,赴台游低團費將直接導致三個結果,一是市場萎縮。低團費造成旅游標准下降,吃得差,住得差,行得差,如果真如台灣業者所形容,“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跑得比馬快”,那將降低游客出游的意願。沒有合理的利潤空間,組、接團社都沒有積極性,旅游市場無法拓展,直接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也是旅游市場和旅游業者。二是品質下降。陳揚標一再強調,旅游產品,只有貨真價實,一分錢一分貨,因為其中包含成本支出、業者利潤、管理稅費等,如果是降價競爭,就可能以購物賺回扣、減少旅游景點、改變交通工具等方式補回。三是安全問題,最直接的就是出行。台灣媒體已經披露,7年車齡的游覽車一天的車費是9000元左右,車齡每增兩年遞減500元,如果團費下降,可能就用車齡長的游覽車,出行安全就有隱患。陳揚標強調,赴台游的團費是由市場來決定的,業者一再呼吁要保證赴台游品質,價格最關鍵。希望旅游主管部門和物價部門應該共同予以關注,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保證赴台游市場健康有序持續發展。保障品質最重要 低價競爭不可取省海外旅行社林鋼明總經理也強調,旅游產品“只有貨真價實,沒有物美價廉”,價格是品質的基礎,旅行社不提倡以打價格戰來搶客源,打價格戰最終的結果是步東南亞游的後塵,最終損害的都是游客利益。省康輝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董山靜表示,要維護台灣游市場的健康發展,一是不能打價格戰,二是要選擇實力強、信譽好的台灣地接社。作為赴台游組團社,應把台灣游品質放在第一位。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榕林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賈榕林強調,福建組團社一定要將旅游品質放在第一位,這也是業者能夠永續、持久經營的正確做法。她認為,除了福建的旅游業者要達成共識、形成行規之外,台灣的業界人士也同樣要重視赴台游品質,這不僅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也是做大赴台游市場的保障。省中旅總經理滕麗英認為,旅行社要維持正常運轉,必須有利潤,不可能虧損經營,如果低價競爭,結果一定要從其它地方補償。多少團費,什麼樣的標准,這是有規定的,太低的價格,旅游品質就一定會下降。台灣台灣當局關注 要求專業評估台灣當局認為,大陸民眾赴台游是一件大好事,台灣非常歡迎。如果主管部門沒有管理好,配套設施沒有准備好,就會影響赴台游的質量。台灣現在的旅館及游覽車非常緊張,需要努力改善這種狀況。一旦旅游質量下降,後勢就不看好,將影響其他大陸觀光客來台的意願。旅游和交通主管部門應就開放大陸游客來台人數進行專業評估。台灣業界人士認為,當局的主管機關應做好總額控管,在整體服務質量尚未提升之前,應嚴守每日3000人上限,不能再移用之前未用滿的額度。台灣業界認為:低價難保好品質台灣旅游同業公會總會長姚大光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反對低價競爭,這樣無法保證旅游品質。姚大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在台游一天以80美元計,就是2700元新台幣,一天准三星飯店2000元(兩人一間),7年車齡的游覽車一天7000元至1萬元,其中包括司機工資、過路費、油費和車資,以一團20人計算,每人一天400元,中晚餐300元,還有門票、旅行社的稅金和利潤。姚大光指出,如果團費下調至一人一天60美元或40美元,餐標、住宿、車況的標准肯定要下降。台灣旅游同業公會總會秘書長許高慶指出,削價的結果質量就是下降,質量差的結果就是糾紛多,最後就是倒閉,進入惡性循環。台灣輿論呼吁 不可短線心理大陸居民赴台游存在的一些問題曝光之後,引起了台灣輿論界的關注,認為台灣觀光產業的量與質都還不夠水准,呼吁台灣當局及觀光業的心態需要調整,一定要重視旅游品質,杜絕短線心理,台灣觀光業才有可為。台灣輿論認為,台灣當局推動大陸游客赴台觀光,是依一個游客在台停留多久、每天花費多少,合計為觀光業增加多少營收、為台灣經濟帶來多少收入及創造多少就業機會來計算的。這樣的計算方式突顯了官方及業者沒把大陸游客當成客人,反而存在只要每個大陸民眾赴台一次就能賺飽的短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