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時,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城鎮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麼?
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
2.地震時,人員疏散應避開哪些地方?
高大建築物、窄小胡同、高壓線、變壓器、陡山坡、河岸邊。
3.地震發生時,在家中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保持清醒冷靜頭腦,做出敏捷反應,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貿然外逃,可選擇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廚房、儲藏室及牆角躲避; 同時,要關閉電源,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能乘電梯。當大地震後,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
4.地震發生時,在室外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保持清醒冷靜頭腦,做出敏捷反應。
在室外,汽車司機要選擇安全地帶剎車,火車司機,要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穩緩地逐漸剎車;要停留在開闊地方,遠離高大建築物,高壓線;在山坡上注意滾石,同時要遠離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脅。
5.地震發生時,在工作崗位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在辦公室內要趕緊藏在辦公桌下,震後從樓梯迅速撤離;正在工廠上班的工人,要立即關閉機器,切斷電源,然後迅速撤到安全處。對於特殊的部門(如電廠、煤氣廠、鋼廠、核反應堆等)按專門操作程序運作。
6.地震發生時,在公共場所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在公共場所,影劇院、體育館的演出或比賽要立即停止,觀眾應躲在排椅下,舞台腳下或樂池,震後有秩序地組織觀眾分路疏散;正在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慌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空曠安全處疏散;正在上課的學生,迅速在課桌下躲避,地震停止時,在教師統一指揮下,迅速撤離教室,就近在開闊地帶避震,切忌擁擠、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