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支離開大陸的國民黨部隊

歷史

導讀抗戰期間,國民黨軍華中部隊第一兵團表現並不差,但在國共內戰的尾聲中,卻只能倉皇逃亡,一路披星戴月,由湖南逃至廣西,再被解除武裝進入法國所控制的越南。聊以自慰的是,在樹倒猢猻散的窘狀中,這支部隊保持了基本的建制與尊嚴。1949年渡江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蔣介石與李宗仁明爭暗鬥,眾將領各懷鬼胎,心存觀望。盡管兵敗如山倒,國民黨內仍 ...

抗戰期間,國民黨軍華中部隊第一兵團表現並不差,但在國共內戰的尾聲中,卻只能倉皇逃亡,一路披星戴月,由湖南逃至廣西,再被解除武裝進入法國所控制的越南。聊以自慰的是,在樹倒猢猻散的窘狀中,這支部隊保持了基本的建制與尊嚴。1949年渡江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蔣介石與李宗仁明爭暗鬥,眾將領各懷鬼胎,心存觀望。盡管兵敗如山倒,國民黨內仍有一些孤臣孽子,懷抱少時讀諸葛武侯《出師表》的愁緒,“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忠實地執行上級的命令,其中一位就是本文的主角黃傑。黃傑,湖南長沙人,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擔任教導第一團偵探隊第一排中尉排長。七七事變發生時,黃傑正在廬山軍官訓練團任隊長,帶職受訓,隨即投入了激烈的淞滬抗戰,接著又調任成都中央軍校教育處長。直到1944年5月,黃傑才重新帶兵,擔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並在該年年底攻擊龍陵,經三個月的激戰連克龍陵、芒市、遮放、畹町等四大據點,與新一軍及美英盟軍在緬北姆色舉行會師典禮,這是抗戰末期盟軍著名的一戰。盡管如此,在國民黨陣營中,黃傑並非真正具備分量的人物,他沒有高明的政治手腕,也沒有出眾的才華,在國民黨黨政軍高官的合影中,他總是被安排站在後排較不顯眼的位置。在大批精銳部隊被殲、蔣介石最重要的親信將領被俘或投降之際,黃傑這樣的人成了蔣介石沒有選擇中的惟一選擇。自1949年8月起,白崇禧轄下華中戰區部隊第一、第三、第十、第十一、第十七,五個兵團總計30萬人開始南竄,而此刻的解放軍主力四野與二野士氣如虹,行軍迅速,無堅不摧,先頭部隊早已趕到國民黨軍前方,第三、第十、第十一兵團不但轉往海南島未果,絕大部分尚未達到欽州之前即遭解放軍合擊包圍,全軍覆沒。最後剩下黃傑統帥的第一兵團在東、北、南三個方向的包圍下,孤軍西進。這時已是1949年12月了——當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時,流竄於西南山林之間的黃傑想必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想依照原定計劃進入雲南,但駐守雲南的盧漢倒戈,入滇之路又告中斷。此時,他連續接到白崇禧與陳誠的兩封電報。白指示:“為適應當前情況,各部隊應力求避戰,保存實力,輕裝分散,機動出擊,化整為零,各自選擇適當地區,以安全為第一。”陳則指示:“……弟以貴部如出北海防城,照目前敵情,恐於事實上難以達到,不如並力西進,重行入安南,保有根據地,然後相機行事,留越轉台,皆可自衛,未知兄意如何。”接到這兩項指示,黃傑立刻召集屬下軍官舉行會議,為了保存華中部隊中這僅存的力量,會中一致決定“假道入越,轉運回台”。於是,黃傑隨即向白崇禧、陳誠發出電報,並寫了一封信給法國駐越南高級專員,洽商假道事宜。12月12日,雙方簽署協議。法方同意黃傑部借道海防轉回台灣,同意分為500人一組,在指定地點將武器交付封存,由法方護送至碼頭,所經路線由法軍負責一切安全,並提供糧食補給,中國軍隊則由軍官帶隊,保證軍紀嚴明。協議既成,黃傑遂下令各軍向中越邊境愛店集結,並要求各部造具人員編組名冊及各種械彈器材統計表,准備入境越南。不料命令剛剛下達,解放軍已經尾隨而至,全力截擊。第十四軍第六十三師當即被殲,第九十七軍副軍長郭文燦被俘。時間緊迫,已無法協調各部行動。13日早上,黃傑只好下令緊急入境越南,其中第十四軍第十師擔任掩護工作,擋住解放軍快速縱隊的強攻,最後隨著余部由愛店進入越南。解放軍追擊至愛店停住腳步不久,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即通過廣播,譴責在越南的法軍不應同意國民黨軍入境,並且要求法方負起所有的責任。法國方面謹慎從事,國民黨政府已徹底垮台,美國態度曖昧不明,因此,此刻明目張膽地冒犯新中國政府並不適當。黃傑進入越境不久,即感到法方代表閃爍其詞的態度。接著,法方派專機將他接到河內,軟禁在一座洋樓裡。根據法方的情報,解放軍正在芒街一帶集結,展現軍事力量,法方軟禁黃傑及限制國民黨徒手官兵的行動,是一項向新中國示好的動作。自1949年12月13日起至1950年元月底止,入境越南的人員總計是三萬三千四百余人,各部都是殘缺不全,而且混雜著眷屬、百姓、地方警察、游雜人員等。1950年3月,法方又將他們移至富國島和金蘭灣兩處。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軍艦駛入台灣海峽。在兩極對峙中,法國自然歸入西方陣營,同時越盟的革命活動日益熾烈,法軍在越北的戰事一再失利。此時,美國與法國就富國島的國民黨官兵的去留曾幾度交換意見。美方建議武裝一部分國民黨軍人,直接投入越北戰事,法方以此舉將提供新中國介入的理由,予以拒絕。總之,美法雙方都將這批國民黨兵員視為某種可資運用的活棋,在靜觀情勢中猶豫不決。1951年底,富國島的官兵進行了集體絕食抗議,要求盡速將他們送回台灣,引起了國際視聽的注意,加上美國政府不斷施壓,幾個月後法方終於同意放行。1953年5月23日,第一批前來接運的三艘軍艦到達越南陽東。黃傑回到台灣以後被譽為 “海上蘇武”,在眾叛親離的混亂歲月中,他對蔣介石的忠心不二算是通過了嚴峻的考驗。返台兩個月後,黃傑即被擢升台北衛戍司令部司令,並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連續擔任“陸軍總司令”兼台灣防衛司令、“總統府參軍長”,等於是蔣介石此時在台灣的第一號看門人。 (摘自《秦風圖文筆記》 秦風/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