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貪官和珅墓地被盜挖

歷史

導讀房山區青龍橋鎮上萬村的一處山包前,有5個不起眼的墳包,但環繞周圍的7棵古松顯示出墓主人身份並不普通。就在10天前,其中兩個墳包被盜,是何人所為還不清楚。當地人都管這處墓地叫做和家墳,相傳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墓地。房山區文物保護所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由於沒有文獻資料,尚無法認定是和珅的墓地,但確是一處列入一般級保護的古墓。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上 ...

房山區青龍橋鎮上萬村的一處山包前,有5個不起眼的墳包,但環繞周圍的7棵古松顯示出墓主人身份並不普通。就在10天前,其中兩個墳包被盜,是何人所為還不清楚。當地人都管這處墓地叫做和家墳,相傳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墓地。房山區文物保護所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由於沒有文獻資料,尚無法認定是和珅的墓地,但確是一處列入一般級保護的古墓。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上萬村,沿著公路前行不久,路邊可以看到7棵高大的白皮松。與周邊空曠的田地對比,在初春季節,墨綠色的巨大樹冠顯得非常醒目。當地的村民將此處也稱做“七棵松”,松樹樹身上掛有市園林局認定的一級古樹銘牌,樹齡當在300年以上。松樹樹枝大多有被砍掉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松樹在上世紀60年代曾被人砍掉枝杈做過家具,現在已沒有原來繁茂。松樹下方就是和家墳,如今只能看到一個較大的墳頭居中,其余四座墳頭已不太明顯。在一座小墳頭處,赫然出現一個半平方米大小的長方形洞口,這就是由盜墓者最新打的盜洞。洞內底部折向墳頭方向,已被松軟的黃土回填。“這應該是棺材蓋板上的木屑。”一位村民指著洞口外的一小片木屑告訴記者,在不遠處的主墳背後,有一個更大的盜洞,主墳以前就被盜過,盜墓者應該沒發現什麼。這個小墳應該是第一次被盜,估計盜墓者有所收獲,至少墳內有棺材,有沒有陪葬品就不清楚了。在墳地周邊住著兩戶人家,其中一戶是來村裡租地務農的吳女士。吳女士告訴記者,盜墓的時間在2月28日深夜,在此前發生了兩件奇怪的事情。一是鄰居養的20多頭豬,突然之間都死了,養豬的鄰居隨後就搬家走了。而另一戶鄰居養的大狼狗,也在盜墓前一天被毒死了。據吳女士轉述鄰居的說法,曾有陌生人到家裡要水喝,事後分析可能是盜墓者來踩點,“他家的狗看到陌生人就叫。”據推測,盜墓者晚上怕有動靜招來人,所以把狼狗毒死後才下手。盜墓次日,吳女士和鄰居一起報了警,民警到現場查看了現常“這已不是第一次盜墓了。”一村民說,相傳這是和珅的墓地,可能是認為貪官的墓地裡寶貝多的原因,主墳已被盜多次。和家墳到底是不是和珅的墓地,村民自有他們的說法。據年長的村民說,從他們爺爺輩起,這個地方就叫做和家墳,但十裡八鄉都沒有姓和的,也沒見過有人來認墳,這在農村很不合常理。而且以前和珅在房山開過礦,房山也有很多王爺的墳,和珅葬在房山也很有可能。此外,墓地沒有任何碑文,應當也與和珅被處死有關,和珅的後人也怕墓太招搖而被盜。但這7棵古松以及墓的規模還是能證明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墓背靠山包,面朝一條現在已經干涸的小河,這都是古人選墓地所講究的好風水。一直研究和珅歷史的丁先生說,史料記載和珅在天津薊縣曾給自己修建豪華墓地,但是後來和珅並未葬在薊縣,葬在何處是個謎,他分析很有可能就是葬在和家墳。房山區文物所的工作人員表示,和家墳是在10年前的文物普查中,被定為一般級保護文物,確屬古墓,但是否為和珅的墓地,目前沒有文獻佐證,還有待今後調查。房山區青龍湖派出所的民警證實接到過村民報警,目前還在調查之中。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