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陸”和“洲”及其劃分

地理雜談

導讀 地球表面71%是大洋和海,29%是陸地。海洋形成一個不間斷的水面,把陸地分為幾個大板塊和無數的小塊。為方便起見,人們通常把海洋和陸地都區分為幾大部分,並給予不同的名稱。最大的陸地單位有二,一個是“大陸”,另一個是“洲”。 所謂“大陸”,是和“大洋”相對而言的,“大陸”的四面完全或幾乎完全為大洋所包圍;所謂“洲”,是以大陸為劃分基矗比如歐亞大 ...




地球表面71%是大洋和海,29%是陸地。海洋形成一個不間斷的水面,把陸地分為幾個大板塊和無數的小塊。為方便起見,人們通常把海洋和陸地都區分為幾大部分,並給予不同的名稱。最大的陸地單位有二,一個是“大陸”,另一個是“洲”。




所謂“大陸”,是和“大洋”相對而言的,“大陸”的四面完全或幾乎完全為大洋所包圍;所謂“洲”,是以大陸為劃分基矗比如歐亞大陸,分為亞細亞洲和歐羅巴洲,其他每個大陸構成一個大洲,唯一的例外是大洋州,它是澳大利亞大陸和太平洋(主要是中部)很多島嶼的總稱。這樣,就有了六個大陸和七個大洲。




大陸和大洲的主要區別在於,大陸一般指整個大陸板塊本身,大洲習慣上把大陸附近的各個島嶼都囊括其中;此外,大陸都有天然界限,如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大陸完全為大洋包圍,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南、北美洲大陸之間,過去雖然有非常狹窄的地峽相連,但自從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後,連這種細小的聯系也被切斷,可視同於四面環水了。




由於以上的原因,大陸的劃分向來都很簡單,大洲的範圍和界線在有些場合(如亞洲和歐洲,亞洲和大洋州之間),界線就不那麼明確,劃分細則在專業領域內長期存在爭議。




為什麼既有“大陸”又有“洲”呢?這主要是因為大陸是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上的概念,單純從地質構造和自然地理因素出發,不考慮任何社會因素。洲的劃分則受人類發展歷史的影響。最明顯的是亞歐大陸,原本是一個巨大陸塊,而且從地質構造和平面形態上看,歐洲好比是這塊巨陸的一個半島。但從古希腊甚至更早的時代起,人們就把這塊大陸區分為二,各有名稱。當時也許是因為古人地理知識的局限所導致,後來由於習慣沿革的關系,加之兩邊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有很多方面差異顯著,人們就仍然沿襲這樣的劃分。又如大洋州,它的眾多島嶼與澳大利亞大陸相距甚遠,地質構造上也很難說有什麼聯系,但為方便起見,同時考慮到大洋州居民彼此間的歷史關系,還是把它們劃作了一個大洲單元。




不僅如此,像南、北美大陸除了南、北美洲的區分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劃分方式。那就是把北美洲的南半部,即墨西哥和有時被人們稱為“中美洲”的那一部分、連同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並為一個大洲,即拉丁美洲。這雖然不是按地質構造和自然地理因素劃分,但從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廣大地區的人文歷史發展、經濟文化特點看,同北美洲的其余地區的關系比較疏遠,而同南美洲的關系卻可以說是密不可分。因此,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它們視為一個統一的地理單元,並廣泛使用“拉丁美洲”這一概念。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