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地理》論壇志願翻譯小組譯者:jackk168轉載請注明來源及譯者

一次2008年9月的研究顯示 海洋酸性的變化比以前預測的快了10倍,將使得海洋生態系統失去平衡。Photograph by Micheal E. Long/NGS全文Helen Scales
國家地理新聞2008年11月24日一項新研究表明,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增長水平可能地球上的海洋酸性的變化比以前預測的快——在這酸性增長的過程中會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從2000年開始,科學家測量了在華盛頓州海域Tatoosh島周圍的海水的酸性。 發現酸性的增長比氣候模式預計的快了10倍。研究同時也顯示了,海水酸性的腐蝕作用將會引起沿海魚類的驚人變化,還會危及貝殼類海產的供應。芝加哥大學的共同研究者海洋生物學家Timothy Wootton說,“我們在研究中明白了酸性的增長和我們展望下個世紀的進程一樣重要。”“這就是發出了警告標志,海洋變化的速度要比人們所想的快得多,”他說。在過去的200年裡,由於人類活動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海洋酸性增長了30%。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後會形成碳酸,轉而對海洋生物造成一種負面影響。實驗室研究表明,隨著海水酸度的增加,就會使許多海洋物種像是硬珊瑚、海膽和銀海藻的碳酸鈣甲殼和骨骼開始腐蝕。動態平衡Wootton和同事們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模型,這個模型是基於Tatoosh島岩石海岸的物種如何相互影響的實地數據而建立的。令人吃驚的是,在酸性逐漸增加的情況下, 不是所有碳酸鈣甲殼物種被嚴重地侵蝕。相反的是,一種轉變發生了:一些較大貝類和藤壺遭受侵蝕,反而一些較小的藤壺和鈣基海藻的狀況要好一些。一位共同研究者,哈佛大學生態學家在這周的全國科學院的期刊《Proceedings》上說,在自然界,“不同的物種為了爭奪生存的空間而吃掉對方,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動態系統。”
他說,“當你改變了活動場地——在這個事例中是改變了酸度,從中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共同研究者Wootton說,“蚌類(貝類)通常在生態系統占主導地位,因為它們善於生長和消滅其它生長在石頭上的物種。”他說,“但當貝類的數量下降時,這就意味著其它物種——無論是否有殼——可以做的更了”Nancy Knowlton是加利福尼亞拉由拉市,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一位生物學教授,她並沒有參與這次的研究。她指出當試圖理解各種帶殼類物種如何對應海洋酸化時,采用這種“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方式的重要性。Wootton警告,在沿海生態系統的酸度轉變可能會對依賴於貝類和同類海產的甲殼類產業帶來災難。需要更廣泛的模式?雖然實地調查確實顯示貝類的數量總體下降了,但我們需要尋找更長期的預測模式。“這是系統中的慣性,因為其中很多的物種都生存了很長時間,”共同研究者Wooton說。我們所看到動態生物系統中的一點點變化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放大。這些是第一次測試的海洋酸度數據是在溫帶海域得到的——而不是在熱帶海域。沒有人知道其它地方是否也發生著同樣急速的變化。“在Tatoosh島的規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Wootton暗示。“有可能在我們島嶼周圍海域的生態過生物機制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真的需要從其它遠離赤道的地方獲取更多的數據去了解那裡的模式是怎麼的,”他補充說。海洋生物學家Knowlton說,“這是這麼多氣候研究中的典型——幾乎所有事情都向著比我們原來想像更糟糕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