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最後的土著民族及其土地薩米(The Sámi)和因紐特一樣,是歐洲最後的土著民族,大約有7萬5千人生活在挪威、瑞典、芬蘭北部以及克拉半島。挪威有4萬多人,瑞典有1萬5千到2萬5千人,俄羅斯有2千人,芬蘭有7千人。從基因和生物學的角度看,學者們認為薩米人是和其他民族同化後的歐洲土著民族,他們的語言從語言學角度講屬Finn-烏戈爾語系。他們是怎樣生活在這裡的?關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現在仍然是一個研究的課題。按遠古石頭上的刻劃圖案所顯示的考古證據,薩米人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完結後就已遷徙到該處居祝早期他們聚集於大西洋、北極洋與波的尼亞灣一帶,後來才逐漸移入內陸。本來薩米人占據大部份芬蘭土地,後期移居來的芬蘭人將他們推回北極圈之內。薩米人以前為游牧民族,他們狩獵野鹿,在荒原間捕魚和采集野果,在和暖季節則販賣肉類、皮衣與自家特制工藝品。但芬蘭境內的薩米人愈來愈多地開始農業生活,漸漸地他們比其它北歐國家的薩米人更安定地駐扎下來。薩米人的深藍捆紅彩花邊的傳統衣飾、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藝 ,今日已被人們認定為最能代表北方極地的獨特色彩。薩米人搭建的錐型蓬帳,飼養馴鹿的優良技術,原始的語言都成為旅行者爭相一睹的。薩米人的語言和聚居地語言是民族的證明。薩米語和芬蘭語同屬 Finn-烏戈爾語系,但兩種語言卻完全不同。現代的薩米語大致可分為3類。主要的語言是北薩米語和山岳薩米語,其比率占他們全人口的70%。在芬蘭生活的薩米總人口的約三分之一是以薩米語為母語的。現在在芬蘭全國,約有600個學生通過薩米語接受教育。初等教育能夠接受薩米語授課始於20世紀後半。1992年在公共機關使用薩米語的權利得到認可。薩米議會將薩米人定義為“本人將自己看作薩米人,把薩米語當作母語學習的人”、或者“父母或祖父母中的一方是以薩米語為母語的人”(在瑞典也可是曾祖父母中的一方)。這樣,薩米的語言並不只是作為日常交流的一種工具,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民族的證明。芬蘭的薩米人約有 7 千人,他們分散地居住在北極圈內拉普蘭地區。集結成較大村落及社區的,主要在東拉普蘭的薩利色爾卡 (Saariselka) 一帶。薩城北面二十多公裡的伊瓦洛(Ivalo)是芬蘭其中一個重要社區,那兒的 Skolt 薩米人舊時本住在俄國境內,如今遷入芬蘭,卻擁有與該地傳統迥異的方言以至民間服飾。游客假若要尋訪最精彩的薩米村,一定要經過伊瓦洛,再向西北多走 39 公裡 到伊納裡 (Inari) 。這著名的薩米文化“代言人”,建有詳盡展示薩米人歷史和資料的 Siida 薩米博物館 (Saamelaismuseo) ,並畫滿薩米人圖畫的薩米教堂。雖然該處崇拜薩米人改信的基督教,但禮儀間仍采用地道薩米語。伊納裡西面 14 公裡 ,亦有正宗薩米人經營的馴鹿場,每逢夏季的中午,農場都舉辦公開的游覽項目。

薩米的信仰薩米人既信仰“誓多”,也信仰基督教,現在的薩米人大多屬於基督教盧塔派,這是由於16世紀基督教廣泛傳播的結果。薩米人的巫術(宗教原始形態之一,信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靈魂和精神存在)被認為是邪教而遭到了滅絕。巫術信仰寄宿於被稱做“誓多”的神聖的場所(奇石、湖泊、山谷、絕壁等)的精靈的力量,他們向精靈獻上供品(馴鹿骨、角、所有的動物、金、銀、日用品),祈求維持安穩的生活。民族服裝民族服裝依地區的不同而不同,它標志著出生地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例如:男子皮帶的扣、帽帶的位置、女子靴子的裝飾情況等)。現在只在正式的場合才穿民族服裝,因此游客可以認為它和日本的“和服”處於同樣的位置。薩米歌曲薩米的歌曲是在和精靈交流時才唱的。古代宗教的主流巫術(原始宗教之一,信奉禱告師根據神靈附體而做預言和宣告)認為,禱告師為了和神靈交流而處於忘我狀態時,要擊鼓歌唱。薩米歌曲都是即興表現自己的心情和目睹的事物,旋律和節奏本身就是表現主題的核心,唱詞的作用大多是用幾個簡單的單詞來補充旋律要表達的意思。歌唱對薩米人來說並不是人人都會的,特別是將聲音用得像樂器一樣,那可以說只是具備那種才能的人的一種特技。現在為了傳承已經開始消亡的薩米人的傳統文化,一些教育場所在教授薩米歌曲。最近還出現了利用樂器伴奏演唱薩米歌曲,並且出現了世界著名的歌手。

薩米的傳統工藝薩米的傳統工藝,都是在自然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傳統的薩米手工藝品是用木頭、骨、角、毛皮、革、真珠、鈴、絲繡、花邊織物、布制品等制作而成。過去的生活必需品全都要靠自己的手用純自然的材料制作。(例如為縫制革的線就使用了馴鹿的阿肌裡腱。)為了把材料加工成產品,需要很多道工序和很長的時間。熟皮的作業在冬季進行,到了太陽光照亮手的春季才開始縫制,一切按照自然界的安排進行。制作的產品或作日用品使用、或作土特產品賣掉。賽鹿節每年3月,拉普蘭人都要在北部最大的湖泊伊納裡湖上舉辦一年一度傳統民間節日——賽鹿節。“馴鹿王之賽”是最精彩的賽事,選手需駕駛未經訓練馴鹿行駛 2 公裡,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選手才可以跑完全程。馴鹿養殖場大多是由薩米人經營的,在參觀馴鹿的同時可以請他的主人講解一下薩米人的生活和文化。另外,薩米人還可以為游客舉行一場地道的進入北極圈的歡迎儀式——為游客解除煩惱;淨化心靈;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