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溫泉的歷史

地理雜談

導讀日本溫泉 我國發現和應用溫泉治病,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裡就有了“溫泉”的記載。寇水出代群靈丘縣高壓山……,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漢代天文學家還專門寫了《溫泉賦》,文中寫到:“覽中域之珍輕,無斯水之神靈。……於是殊方跋涉,駿奔來臻,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臣民,資 ...


日本溫泉

我國發現和應用溫泉治病,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裡就有了“溫泉”的記載。寇水出代群靈丘縣高壓山……,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漢代天文學家還專門寫了《溫泉賦》,文中寫到:“覽中域之珍輕,無斯水之神靈。……於是殊方跋涉,駿奔來臻,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臣民,資厥成分。六氣淫錯,有疾療兮。溫泉泊焉,以流歲兮,除苛,服中正兮。熙哉帝哉,保性命哉。”這一段文字生動的描述了當時的勞苦大眾紛紛去溫泉洗澡的盛況。公元400年,北周庾信寫了《溫泉碑文》,記述了溫泉的治病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我國的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國最早的溫泉分類學者之一。

●溫泉文化起源與變遷

溫泉文化究竟起源於何處?這個答案也許已年代久遠得不可考了。一開始,人類發現溫泉,更發現動物在泉水中恢復疲憊。據說一開始並不知道溫泉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後來是因為看到一只受傷的小動物在泡過溫泉之後奇跡般地迅速復原,這才使他們開始認真地研究起溫泉的功能。現代人漸漸把泡溫泉作為休閑養生、解壓甚至治療的方法,這種趨勢迅速在壘球漫延。

秦始皇建“驪山湯”是為了治療瘡傷,徐福為了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輾轉漂流到了日本歌山縣,至今當地仍保留了“徐福”之湯溫泉浴常到了唐朝,唐太宗特建“溫泉宮”,詩人也留下了不少創作。描寫脂粉美女從溫泉出浴的情形,足見我國悠久的溫泉歷史文化。

溫泉的變遷分為幾個階段。第一代溫泉是洗浴的文化,就是人們常說的“泡湯”;第二代溫泉文化是洗浴加游戲,強調溫泉的動感、豐富;第三代溫泉則是洗浴加休閑的文化,突出溫泉是一種休閑旅游;最新的第四代溫泉文化是最具包容性的,它不再專屬年輕人,而是與上一代共同享有的引入保健概念的全新溫泉。這就是溫泉的文化變遷,它最直接地反映著人們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隨著社會大眾對健康的日益重視,第四代溫泉閃亮登常這類溫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供適合不同體質的溫泉浴,且通常會在入口處設有診所,讓游客在泡湯前接受簡單的體檢,以體現保健溫泉的宗旨。根據體檢結果,可在保健醫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溫泉。另外,還有諸如恢復疲勞、減肥美容之類的水療方案可供人們選擇,以及多種多樣的設施保證游客一年四季都可盡情享受。第四代溫泉大量運用中醫理論設計具保健作用的“個性化泡湯”產品。

●有關溫泉的典故

○《水經注》中的溫泉

《水經注》是我國古代一本著名的地理學著作,作者是1400多年前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

《水經注》中載有溫泉31個,按溫度的不同從低溫到高溫分5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如“炎熱特甚”的溫泉,可以將雞、豬等動物的毛去掉“炎熱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燙爛;“炎熱奇毒”泉水可以將稻米煮熟。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礦物質、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

《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脖,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麼自在,四十日後,身中百病愈”,真實的記載了溫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脖、“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湧如湯。杜彥回日,可治百病,水清則病愈,世濁則無驗”等,都說明早在當時人們對溫泉的醫療價值已有了相當的認識和研究。

○華清池史話

華清池恐怕是人們最耳熱能洋的溫泉,素有“天下第一溫泉”之稱。早在西周時這裡的溫泉便已被發現,叫“星辰湯”。幽王曾在此建“驪宮”,至秦始皇以石砌池,名“驪山湯”、“神女湯”。後經漢、隋、唐歷朝帝王修擴,至唐玄宗時,宮室擴建井納湯池於其中,宮室改名“華清宮”,湯池從此電改叫“華清池”。

華清池因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在此一濯芳澤,以及他們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從此蜚聲天下。華清池現存唐代湯池中有一個海棠湯,池內平面呈盛開的海棠花狀,便是當年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也稱貴妃池。楊貴妃有羞花閉月之貌,她的美更因溫泉水的滋養而更嫵媚迷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記錄的便是楊貴妃在海棠湯出浴後的嬌態,為吐人留下了一幅美麗的“貴妃出浴圖”。據說,楊貴妃能民期“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六七歲仍風流倜儻,都與長期泡湯沐浴大有關系。

華清池見證過多少歷史風雲變幻。現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是發生在這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覽華清池後感慨萬千,親筆題寫“華清池”金字匾,並欣然作詩曰:“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李世民與溫泉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相傳,唐朝太宗李世民率兵東征,途經一地,征途遙遠,將士們疲憊不堪。唐太宗李世民的坐騎嶼失前蹄,不想竟踏出一泓清澈的泉水。將上們在此安歇休整,洗浴征塵,神奇的泉水將疲勞一掃而光,軍隊士氣大振。貞觀上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在驪山溫泉營建“湯泉宮”(也即今日之華清池)。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新宮竣工,李世民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溫泉銘》來頌揚驪山溫泉。

《溫泉銘》中說:“朕以憂勞積慮,風疾屢嬰,每濯患於斯源,不移時而獲損。”原來李世民患風濕病多年,正是在驪山泡溫泉治愈的。李世民以帝王之尊而如此隆重的親自為溫泉立銘宣傳,足見當時世人對溫泉的認識和重視。

●國外溫泉探秘

○大和湯裸泡天人合一

日本享有“溫泉王國”的美譽,日本人愛好溫泉的程度實在是不必多說,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泡湯對日本人而言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發展出一套不同於其他各國的泡湯文化及溫泉療效整理,我們稱之為“湯治文化”。

日本溫泉有講究的“日式澡堂使用法”,在日本泡溫泉,基本上是裸泡。當你在浴室脫盡衣物時,最初可能對裸露有些抵觸,不過這正是日式浴法的第一步,請你不必躊躇。只用一條備用的小毛巾遮住進入浴室,且小毛巾一般不放入池中。在進入浴池之前先用熱水淋一下胸部及下腹部(這叫“淋水”)。這是最基本的禮節,從衛生上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去,慢慢進入浴池。日本的澡堂溫度相當高,溫泉有時則可達45℃,不習慣的人會感覺相當燙,所以,應該從腳尖開始再到腰、胸、肩的順序,慢慢將身體浸入。進入浴池後,可一直浸到水沒過肩頭。日本的浴池很深,所以腰觸到浴池底部,自然肩會浸到水下。不過,這樣一來,心肺的負擔很重,有心髒病和高血壓者務必注意。

然後到“洗潮清洗身體和頭發。如果浴室裡沒有水龍頭或蓮蓬頭的話,用小桶或洗臉盆打水衝洗。洗完頭發和身體之後,將香波與肥皂完全衝洗干淨,再次沉入浴池,讓身體發熱。最後,出浴池,淋浴全身,然後用毛巾擦身,回到更衣處,穿上衣服。

泡過溫泉後,換上日式休閑服,干淨的榻榻米、古色古香的壁燈、低矮的茶幾,頗有味道。去餐廳美美地飽餐一頓地道豐富的日式菜肴。像這類的溫泉小旅館,據說在日本有7.5萬家。

○高麗湯水質細膩養美人

韓國人其實是比日本人更喜歡洗澡的民族,只是沒有日本那麼豐富的溫泉文化。他們在硬件設施上絲毫不亞於日本,韓國高麗溫泉湯似乎愈來愈好,湯頭、浴池都有著十分顯著的發展。

早期的溫泉區,談不上什麼先進設施,更別論所謂的溫泉鄉情調。但近十年來,一家家新的溫泉飯店、溫泉大眾浴池愈建愈大,紛紛號稱東洋第一,一派高麗湯挑戰大和湯的景像。韓國人尤其善用漢方做成澡堂中的“麥飯石蒸氣員和各種“漢方烤箱”,近兩年更推出日本絕無,高麗僅有的玉之湯,用韓國玉鋪成的浴池,還有黃土做的三溫暖等等,使得各國泡湯族紛紛組團前往。

韓國溫泉最大特點就是人性化的服務。大多數溫泉都分室內,室外和兒童區,室內除了有各式按摩池外。化妝間內更會免費提供毛巾,化妝品,吹風機、飲用水,體重機、搓背機等,十分體貼周到。針對女性的服務更是琳琅滿目:搓澡,全身美容按摩、經絡按摩、腳按摩、拔絨毛、修指甲、敷艾草等美容項目。據說韓國女人之所以漂亮起來一是泡溫泉洗澡;二是化妝。

韓國的溫泉是從花崗岩中湧出,水溫較低、水質細膩,對皮膚大有益處。還有從地下120米深處抽取的岩層海水同綠茶混合的海水綠茶溫泉,浸泡在融合了綠茶的溫泉中,茶香彌漫,全身松軟舒適。

目前韓國共有80個各式著名溫泉,知名的溫泉有金剛山地溫泉、金浦藥岩溫泉、一東溫泉、儒城溫泉、隆昌海地溫泉、水安堡溫泉、洪川溫泉、白岩溫泉、尺山溫泉、慶州溫泉等。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